第四章 两立体相交
相贯线的特性:
1、公有性: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公
有线,相贯线上的点是两立体表面的公有 点(两立体上两条线的交点)。
2、空间形状:一般情况下,相贯线是
由直线段、直线段和曲线段、曲线段所围 成的空间封闭线,特殊情况下可变成平面 曲线和直线段。
3、可见性:可见的相贯线一定位于两
立体都可见的表面上。
4、分界线。
• 特殊点: 最高、最低、最左、最右、最前、最
后点及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点。
• 一般点:2-3个一般点。 • 分清可见性,连线。 • 求相贯线上公有点的方法:
表面取点法,辅助平面法和辅的曲表面的投影具有
积聚性时,相贯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 与曲表面有积聚性的投影重合,这时, 可利用有积聚性的投影,通过表面取点 的方法作出相贯线的其余投影。
取辅助平面的原则: 所取平面与两曲面体的截交线的投影 都是简单图线,如圆或直线。
例三. 求圆柱与圆锥相交的相贯线。
P
截交线2
截交线1
相贯线上 的点
作图步骤:
ⅰ)分析两立体表面性质:H、V面投影 无积聚性; ⅱ)分析两立体相交情况:相贯线是空间曲 线,其前后、上下均不对称。
ⅲ)辅助平面法作图:找特殊点(最高、低、 左、右、前、后),转向点、一般点;
4
8 2
6 1
75
3
Pv
1″
Qv
6″ 5″
Sv 4″ 3″
8″ 2″7″
例五. 求圆柱与圆柱相交的相贯线。
f
e h
YQ
g
YQ
1′
2′
7′ 3′ 5′
4″86″″1″2″5″7″3″
YQ QH YQ 1
4
8
6
2 73 5
(三)、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 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一般为空间曲
线,特殊情况下可为直线或平面曲线。 1. 两共锥顶的锥体或轴线相互平行的柱
ⅳ)顺序连接各点,判别可见性。 Ⅴ)补全圆柱与圆锥轮廓线的投影。
P面选择:
过锥顶的铅垂面 一组正平面 一组水平面
圆柱 圆锥
椭圆 直线
椭圆 双曲线
直线
圆
6′ 4′
8′
2′
1′ 5′ 3′
7′
46 8
1
2
5
73
PV1 PV4 PV3
PV5 PV2
例四. 求圆柱与圆锥相交的相贯线。
1′5′ 3′
7′ 2′
4.4、 同坡屋顶画法
同一屋面上各个坡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相同的屋面称~。
斜
脊
屋脊线
线
天沟线
屋脊线
檐口线
同坡屋顶具有下列一些特点: 1、 凡是屋檐平行的两屋面一定相交于水 平的屋脊,其水平投影与两屋脊的水平投影 等距。 2、 凡是屋檐相交的两屋面必相交于倾斜 的屋脊或天沟,其水平投影应通过两屋檐水 平投影的交点而且是它们的角平分线。如果 两屋檐正交,则在水平投影中斜脊或天沟成 为与屋檐成45°角的直线。
5′4′ 3′ 1′
7′ 8′ 9′
6′
作图步骤: 1.分析相交情况: 设三棱柱的三个侧面 分别与半球相交,交线均为圆弧,投影为 椭圆或圆弧。
2.分别求作三条截交线的V面投影,并判 别可见性。
2′
3.补全两立体的投影,注意判别可见性。
2
5 4 3
6
8 7 9
1
3、 两曲面立体相贯
• 一般情况,相贯线为封闭的空间曲线 • 求相贯线的一般方法:求出相贯线上 一系列公有点,然后依次光滑地相连, 并区分其可见性。
相交,得两条交线,求其V面投影,并判别 可见性;
3′
5′
4′
1′ 7′
6′
4. R面截切三棱柱,与AEBF、AECG、
BFCG三表面相交,得三条交线,求其V面 投影,并判别可见性;
5. 补全三棱柱的V面投影。
6. 补全三棱柱的V面投影。
r
7
1
8
2
5 (6)
34
2、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
例2. 求作三棱柱与半球相交的表面交线。
S C
A
S
求作相贯线的一般方法:
求出相贯线上一系列公有点,根据可见性,
C
将这些公有点分别按直线或曲线连接起来(曲
P
线需要光滑连接),最后完成两立体的投影。
1、特殊点 2、一般点
A
相贯线的形状与两立体的关系
相贯线不仅与两立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与两立体的相对位置有关。
由于立体可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两大类,所 以立体相交就有以下三种情况:
体相交时,它们的相贯线为两条直线。
2.两同轴回转体相交,其相贯线为一垂直 于回转轴的圆。如果圆平面垂直于投影面, 则在此投影面上交线的投影为一线段。(下
图中圆锥与球的相贯线为垂直于圆锥轴线的圆, 圆柱与球的相贯线为垂直于圆柱轴线的圆。)
3.当两个二次曲面公切于同一球面时,则相贯线 为两条平面曲线,当曲线所在平面与投影面垂直 时,则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成为一直线段。
例1. 已知三棱柱与三棱.柱相交,求作相贯线。 作图步骤:
1.分析相交情况: 设三棱柱的三个侧面
(铅垂面)分别是P、Q、R面,它们均与
三棱柱截交。
p′
2. P面截切三棱柱,与AECG、AEBF、
q′
CGBF的三表面相交,得三条交线,求其
2′ 8′
V面投影,并判别可见性;
3. Q面截切三棱柱,与AEBF、BFCG两表面
4.3 两立体相贯
复杂的机器零件、建筑形体和水工建筑物等一般 都可分为由若干个基本立体(如柱体、锥体、回转体 等)通过各种方式组合而成。其中有一种组合就是通 过两立体相交而成。
相交的两立体称为相贯体 它们表面的交线称为相贯线。
在工程图样上,要完整地图示出各组合体的形状, 就必须绘出它们表面的相贯线
1、 平面立体与平面立体相贯。 2、 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 3、 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
1 、平面体与平面体相贯
• 两平面立体的相贯线是闭合的 空间折线或平面多边形。
• 各段折线是两立体相应棱面的 交线
• 相邻两折线的交点是某一立体 的棱线与另一立体的贯穿点
• 求两平面立体相贯线的方法: 求两个相应的棱面的交线,或 求一立体的棱线与另一立体的 贯穿点。
例一:求两正交圆柱的表面交线。
a′ 1′
c′ 2′
b′
3″ d″
a″ 1″
b″
3
d4
a
c
1
b2
例二:求两圆柱的表面交线。
8′ 3′ 4′ 5′ 9′
2′
6′
1′
7′
4″ 3″58″″29″″6″ 1″ 7″
4
3 8
59
2
6
1
7
(二)、辅助平面法
根据“三面共点”的原理,用一个与两 曲面立体都相交的平面截两个曲面立体,则 两组截交线的交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用这 种方法求作相贯线,称为辅助平面法 。
例:已知同坡屋顶四周屋檐的水平投影及各 屋面的水平倾角α,试作出该同坡屋顶的水平 投影和正面投影。
b
a
1
2
3
h
g
c d
4
5
6
e
f
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