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焦车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推焦车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一、 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1.1工程名称:焦化厂二、三炼焦推焦轨道大修1.2工程地点:焦化厂二、三炼焦焦炉南侧1.3工程简介:焦化厂二、三炼焦推焦轨道经长期使用后,部分钢轨基础预埋件与混凝土结构剥离,基础下沉严重,多处轨道接头处基础混凝土被压溃,出现“低接头”现象。

致使推焦车在运行过程中颠簸较为严重,间台区两侧轨道基础下沉严重,南北轨偏差逐渐增大,对炭化室底砖的异常磨损增多。

根据轨道现状决定凿除原有轨枕基础,重新浇筑混凝土砼墩,利用推焦车循环时间逐段调整轨道。

21轨距:12000±5mm ;2.2轨枕水平度:±3mm/12m ;2.3同一断面轨道水平度:±3mm ;3.推焦车有关参数及运行特点3.1推焦车自重为400吨,每个车轮对轨道的正压力为50吨;3.2推焦最大推焦力为90吨,则每个车轮给轨道的侧推力为11.25吨;3.3推焦车作用于轨道的压力为一个正压力,一个侧推力;3.4推焦车每日来回运行次数110趟;3.5推焦车不停产运行,调整轨道时利用循环时间施工。

二、编制依据1.检修方案及现场勘查2.《钢轨焊接第3部分:铝热焊接》TB/T 1632.3-20053.招标文件和甲方要求三、施工部署1.组织机构: 成立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施工。

2.劳动力的组织: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组织钢筋工、混凝土工、钳工、焊工等分期、分批有序进场。

(具体见劳动力计划表)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 施工员 安全员 技术员质检员 预结算员材料员3.机械设备及材料的准备:3.1根据施工材料计划,及时组织各项工程材料进场,供施工使用。

3.2认真组织好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仪备的进场。

(具体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4.组织技术准备: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检修方案及有关设计文件,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了解检修意图及施工达到的技术质量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5.施工现场准备:开工前对整个施工场地进行勘查、排障,修建临时施工用房和施工人员休息区,接通水、电及施工排水沟。

现场各种地下临时水、电设施完成后,地上做出明显标识。

施工现场夜间施工照明采用移动式低压碘钨灯(24V),随现场施工地点具体情况设置,白天回收至工具棚。

线路及灯具经检验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用。

(具体“施工平面布置图”)四、施工方法及具体施工步骤1.施工方法1.1拆除整条基础,重新做钢筋混凝土基础,并对基础内的钢筋进行加固,混凝土标号为C25(见图1)1.2每隔1000mm新增设预埋一组钢轨止推挡,以抵抗推焦车的侧推力。

(见图2)1.3轨道钢垫板由预埋式改为活动式,尺寸为360mm*450mm*20mm。

钢垫板下面新增加1块弹性垫板,尺寸为360mm*450mm*8mm,此结构一是能保护混凝土基础不被压溃;二是能保证钢轨在轴向自由伸缩;三是能更好的保证推焦车的运行平稳。

1.4轨道压板螺栓全部改为弯钩预埋,并与基础钢筋全部焊接在一起,原来每组螺栓为两根,现在全部增加为4根M24*350mm(见图1)。

此结构能更加有效的保证钢轨的锁紧效果,能保证轨道压板不退后、松动。

1.5轨道内侧压板由原单孔压板改为双孔加宽压板,轨道外侧压板全部由原单孔压板改为双孔止推座,撑住钢轨腰部,此结构能增加钢轨的强度,防止因推焦产生的反向侧推力,而剪断钢轨。

1.6轨道全部采用QU100型重轨,接头采用“铝热法”焊接,以利于推焦车平稳运行。

2.具体施工步骤由于本次施工为不停产施工,所以对基础改造“分点”施工,即将整条轨道基础支撑点分为1、2、3、4、5、6…….利用偶数点的部位,固定住钢轨。

将奇数点的部位凿坑,基础做完并达到使用强度后,利用奇数点的部位固定钢轨后再对偶数点的部位进行施工。

整个施工过程钢轨需反复拆装两次,才能达到施工目的。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2.1首先综合分析推焦车与焦炉及磨电道相对应的位置关系最终确定一个标准水平点,并做好标记。

2.2利用推焦车来回运行的间隙,凿奇数坑,凿坑尺寸为250*500*1000(深*长*宽)2.3待坑凿好后将Φ14的钢筋编入坑内并与原基础钢筋联住,横筋、立筋交错焊接(采用J422焊条),并将钢筋两头部分预先向上弯出基础面约150mm(主要作用为利于在下一步凿出偶数坑后,与坑内编入的钢筋焊住,从而形成一个整体钢筋砼结构),将地脚螺栓(熄焦车轨道地脚螺栓材质为304、螺栓焊接使用A302焊条)安装,固定在钢筋上,螺栓焊接使用J422焊条,地脚螺栓每组选用4个。

2.4将每个坑内用水冲洗干净,装上模板并安装上轨道止推挡,再灌入混凝土,按比例掺入早强剂,并用振动棒震实,同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2.5待奇数点坑内混凝土强度达到使用值后,对基础标高、中心线进行复测,地脚螺栓完好,螺母拧入自如。

检验基础质量合格后利用推焦车循环时间逐段拆除钢轨。

在地脚螺栓处先放上一块弹性垫板,再放上一块钢性垫板,用水平仪对照标准水平点,测量好每个部分的水平,再将钢轨安装上去,再将钢轨安装上去,钢轨的内侧采用双孔压板,外侧采用双孔止推轨撑板,以增加钢轨的强度,并在每块压板后面焊上1根止推挡。

2.6依照上述步骤,对偶数点部位的混凝土基础及轨道安装进行施工。

2.7待上述工作完成后,采用“铝热法”将每个钢轨接头焊接起来,并打磨抛光接头表面,以利于推焦车平稳运行。

2.8轨道焊接完成后,再一次精确调平,调直轨道水平及轨距,在每块止推挡板上焊好止推挡,以防止钢轨松动、蛇形等。

五、“铝热法”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1.1对焊接钢轨进行全面检查。

状态严重不良的钢轨应预先予以更换,轨头压塌、掉块部分应予以切除,严禁钢轨带伤焊接。

1.2备齐作业机具、材料、安全防护及劳保用品,并确认其性能良好,质量可靠,严禁使用受潮焊剂焊接钢轨。

1.3钢轨端头应做外部处理:检查钢轨端头,并用钢丝刷清洁钢轨端头100~150mm ,使其满足铝热焊要求。

1.4调整轨缝使其满足焊接要求。

2.技术要求2.1《钢轨焊接第3部分:铝热焊接》(TB/T 1632.3-2005)的有关规定要求施工作业。

2.2铝热焊焊缝距离轨枕边缘应不小于100mm 。

2.3调整对轨架,用1m 直尺分别紧贴钢轨的轨头、轨腰,并用钢板尺紧贴轨脚,一般情况下必须做到三处均密贴方为水平对正。

必须保证接头的作用面一侧水平对正,钢轨内侧纵向要求平直,以1m 直尺同时测量两轨平顺度,错动不大于0.2mm 。

2.4焊接时轨温应不低于0℃,放行车辆时,焊缝处轨温应降至 300℃以下。

3.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现场铝热焊接工艺流程图4.施工工艺 4.1焊接准备4.1.1 检查焊剂及模具根据焊接钢轨材质和型号检查焊剂及模具是否匹配。

4.1.2 轨端处理开裂、掉块、压塌等伤损轨头必须切除;清洁钢轨,除锈、去油,轨端面应为色泽均匀的银灰色;轨端必须平整、垂直,无偏斜,用直角尺测量,垂直机具、材料准备轨端处理 轨端对正 扣箱及封箱 拆模与推瘤 热打磨与冷打磨 探伤、检查和水平偏斜度不得大于 1mm。

4.1.3 调整轨缝宽度按照焊剂生产厂家的工艺要求控制,同时应测量轨温,必要时采用拉伸器拉伸钢轨控制锁定轨温,并做好记录。

4.1.4 钢轨对正必须使用功能全面、性能稳定的对轨架,对轨架要安设牢固、位置合适、便于调整。

调整对轨架。

4.2 安装并固定砂模安装前应检查砂模,确认完好无损、无受潮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受潮砂模。

安装时,砂模中心应与焊缝中心重合,先装底模后装侧模,砂模必须和钢轨外轮廓(轨底、轨腰及轨头)密贴良好,确认后固定砂模,用专用封箱泥封闭砂模缝隙。

,由二人相对将左右两片砂模扣到钢轨接缝处。

扣箱时要将砂模端平、对准钢轨接缝,并将砂型平直地推向钢轨;,即用弓性卡将砂型卡牢。

检查轨脚处砂型是否对正,如稍有偏斜,可做少量调整。

对正后,拧紧弓形卡上的螺丝至砂型对缝严密;,若不合适,可稍作修整,使其合格;,然后将其装到砂模框拉簧杆上,调整底板砂型框位置使底板砂模与先装好地左右两片砂模校正,最后转动砂型框转把,使底板砂模与轨底密贴;,注意底板两侧伸出长度应一致,底板应与轨缝对中;,砂模卡好检查是否两侧轨底角伸出长度一致,如果不一致应调整;最后再检查一遍砂模安装是否正确,砂模是否有开裂、掉砂,封箱是否封严。

4.3 装填焊剂将焊剂缓慢均匀倒入坩埚,成自然锥形,盖上坩埚盖,谨防受潮。

4.4点火及浇注将坩埚放置在砂模正上方,点燃高温火柴,将高温火柴斜插入焊剂中,盖上坩埚盖,开始反应。

操作人员必须戴上墨镜,观察反应过程。

反应完成后,钢水注入砂模,开始浇铸。

当灰碴停止流入灰碴盘时,用秒表开始计时。

浇铸完成 1 分钟后,移去坩埚,将其放在干燥的地方,再撤走灰碴盘。

4.5拆模浇注完成后按焊剂工艺要求时间开始拆模。

4.6推瘤按焊剂工艺要求时间开始推瘤。

4.7热打磨在浇注完毕20分钟后,敲掉冒口棒,拆除对轨架、轨高微调器。

用专用设备打磨钢轨顶面和侧面,顶面焊缝应高于钢轨面0.8~1.0mm,以防止冷却后造成焊缝低塌。

4.8拆除对轨架浇注完成后按焊剂工艺要求时间拆除对轨架。

4.9冷打磨在浇铸完成后1 小时左右进行冷打磨,冷打磨接头平直度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相关要求。

焊缝上下角圆顺、整体光滑平顺,无棱角毛刺,便于探伤。

5.焊缝检验外观检验、超声波探伤按《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 1632.1-2005)的有关规定要求施工作业。

6.质量控制6.1焊缝设置好后, 将焊缝两侧各15m范围内的扣件上好。

6.2为确保获得良好的连接面, 所有的毛刺或飞边都应打磨掉, 从轨端起至少100~150 mm 范围内, 任何油漆、铁锈和其它污垢都应用钢丝刷除尽。

6.3钢轨对正应检查四个要素: 设置轨缝;尖点设定;水平对正;不等倾斜调整。

6.4安装前将侧砂模在焊缝处钢轨的两侧轻轻摩擦, 确保侧模与钢轨完全密贴无间隙。

6.5目测检查坩埚及坩埚盖是否有任何破损的痕迹, 清除坩埚内部杂质, 并确认置熔塞在正确的位置。

6.6检查焊药包有无破损或受潮的迹象。

6.7拆模后,焊缝两侧的封箱泥必须清除干净, 避免封箱泥及多余的砂模进入高热的焊头。

六、工程质量控制1.施工中,将组建一个由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以及各相关人员的项目部,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2.施工过程控制2.1施工准备:在正式开工前几天,项目部组成人员及班组长要进驻现场,做好充分施工准备工作,以利工程的顺利开展。

2.2技术人员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要深入考虑,领会检修要求及技术文件,记下存在或不明确问题。

2.3请建设单位组织与施工单位代表进行技术交底,领会检修意图及技术要求。

在正式开工前应按分部工程分别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有关班组长及全体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讲明以下内容:,不得出现颠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