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

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

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2012-01-20 14:21:42 来源: 网易财经有6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2)网易财经1月20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于今日发布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

公告显示,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平稳增长,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出口高速增长,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2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85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31.6和29.9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商用车市场下降较为明显。

201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448.53万辆和1447.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5.2%,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29.6和28.0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0%和6.3%,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38.1和36.2个百分点。

(见附图1~3)2011年12月,全国汽车生产169.20万辆,同比下降9.3%;汽车销量168.92万辆,同比增长1.4%。

其中,乘用车生产136.42万辆,同比下降5.6%,销售136.89万辆,同比增长4.6%;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2.78万辆和32.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1.9%和10.4%。

2011年1~4季度,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8.2%、-0.8%、4.4%和-0.7%。

二、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平稳发展2011年,在节能汽车推广政策的作用下,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发展。

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全年累计销售983.93万辆,同比增长4.0%;占汽车销售市场的53.2%,汽车市场占有率较2010年增长0.8个百分点(见附图4)。

三、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略有下降2011年,由于汽车下乡、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征等刺激政策的退市,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9.4%,回落明显。

受此影响,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11.22万辆,同比下降2.6%,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42.2%,市场份额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4.64万辆,占轿车市场的29.1%,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较排名第二的日系车高出7.5个百分点(见附图5)。

四、节能汽车推广政策成效显著2010年6月,节能汽车推广政策开始实施。

至2011年9月,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车型由推广前的101个增加到427个,14个月共生产433万辆。

2011年10月,节能汽车推广政策调整,将节能汽车推广标准提高了8%,推广车型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从百公里平均6.9升调整为6.3升。

节能汽车推广政策对节能技术的持续进步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汽车产品升级换代提速。

2011年10~12月,节能汽车推广车型快速发展,产量逐月攀升,列入第七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的49个车型共生产25.55万辆。

2011年,节能汽车推广专项核查制度建立,为政策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组织了两次全国性的汽车燃料消耗量专项核查行动,在市场抽取了148辆样车进行油耗检测,发布了两批节能汽车推广专项核查检测结果公告。

五、汽车节能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2011年,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乘用车产品节能管理体系。

从汽车燃料消耗量检测方法、限值、标识等国家标准到汽车燃料消耗量公示制度、汽车燃料消耗量抽样核查制度,以及与燃料消耗量挂钩的节能汽车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车船税减免等财税政策,都已建立并实施。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了“中国汽车燃料消耗量网站”,进一步完善了汽车燃料消耗量公示制度。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12批“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累计发布127家企业、3912条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数据。

在中国境内市场上销售的所有轻型汽车(包括进口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情况都可通过“中国汽车燃料消耗量网站”查询、对比。

2011年12月,《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一阶段)》等一批重要标准发布,汽车产品节能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六、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深入推进2011年,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继续推进。

截至2011年底,共有75家汽车生产企业的361个车型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

2011年,列入推荐目录的车型共生产12784辆,同比增长74.3%,其中商用车生产5722辆,乘用车生产7062辆。

2011年,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等重要标准通过审查或发布,对电动汽车应用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七、经济效益实现较快增长2011年1~11月,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50万亿元,同比增长16.8%。

2011年1~11月,17家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302.70亿元,同比增长6.8%;累计实现主营业收入1.84万亿元,同比增长5.4%;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06.09亿元,同比增长11.3%。

八、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1年,4家汽车生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超过200万,其中上汽销量接近400万辆,达到396.60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分别达到305.86万辆、260.14万辆和200.85万辆。

上述4家企业(集团)2011年共销售汽车1163.45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62.9%,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见附图6)。

我国汽车销量前十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汽车1609.1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0%,占有率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九、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汽车整车累计出口81.43万辆,同比增长49.5%,比上年同期增加26.94万辆,创历史新高。

其中乘用车出口47.61万辆,同比增长68.3%;商用车出口33.82万辆,同比增长29.1%。

1~11月,汽车整车累计进口93.24万辆,同比增长28.15%。

2011年1~11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297.48亿美元,同比增长33.0%。

其中进口金额672.88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出口金额624.60亿美元,同比增长33.6%。

附图重点企业(集团)情况: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长城、比亚迪和吉利,分别销售32.44万辆、29.60万辆、22.86万辆、17.15万辆、13.66万辆、8.98万辆、6.33万辆、5.23万辆、5.20万辆和4.52万辆。

与上月相比,比亚迪、广汽和奇瑞增速比较明显。

12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45.97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

2011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江淮和长城,分别销售396. 60万辆、305.86万辆、260.14万辆、200.85万辆、152.63万辆、74.04万辆、64.17万辆、56.68万辆、49.48万辆和48.68万辆。

与上年同期相比,长安、广汽和奇瑞有所下降,其它企业各有增长,其中长城增速更快。

2011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609.1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

2011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乘用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通用五菱、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奇瑞、重庆长安、一汽丰田和比亚迪,分别销售121.79万辆、118.56万辆、116.58万辆、103.49万辆、80.86万辆、73.98万辆、63.43万辆、54.31万辆、52.90万辆和44.85万辆。

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庆长安、比亚迪和奇瑞呈一定下降,其它企业保持增长,其中东风日产增速居前。

2011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830.75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7%。

2011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商用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东风公司、北汽福田、一汽、金杯股份、江淮、江铃、重汽、重庆长安、长城和南汽,分别销售64.83万辆、63.23万辆、27.93万辆、27.27万辆、27.05万辆、18.38万辆、15.91万辆、13.49万辆、12.17万辆和11.38万辆。

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重汽和重庆长安下降较快,北汽福田降幅略低,其它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金杯股份和长城增速居前列。

2011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81.64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70%。

2011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凯越、朗逸、科鲁兹、捷达、宝来、桑塔纳、赛欧、夏利、悦动和福克斯,分别销售25.35万辆、24.75万辆、22.12万辆、21.79万辆、20.70万辆、20.40万辆、19.79万辆、19.65万辆、19.10万辆和18.90万辆。

2011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212.55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1%2011年,在行业内骨干轿车企业中,合资企业表现不俗,其中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和神龙等五家企业增幅高于全行业,增长分别达到16.54%、10.62%、16.57%、18.18%和8.24%,分别高于乘用车行业增幅9.92、4.00、9.95、11.56和1.62个百分点。

2011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奇瑞、吉利、长安福特、神龙和一汽丰田,分别销售111.87万辆、100.54万辆、97.63万辆、66.54万辆、58.56万辆、46.88万辆、43.28万辆、41.54万辆、40.41万辆和39.97万辆。

2011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647.2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4%。

2011年,从SUV主要品牌销量排名情况来看,哈弗稳居榜首,本田CRV保持稳定增长,途观、逍客和IX35排名首进前五,其中逍客从去年的第十一位上升至第四位,表现更为出色。

2011年,销量排名前五位的SUV品牌依次为:哈弗、本田CRV、途观、逍客和IX35,分别销售16.44万辆、16.00万辆、12.92万辆、11.13万辆和10.30万辆。

2011年,上述五个品牌共销售66.79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