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原理期末复习题(开本)

国际贸易原理期末复习题(开本)

《国际贸易原理》期末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2、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

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

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

3、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4、易货贸易:易货贸易是指在换货的基础上,把等值的出口货物和进口货物直接结合起来的贸易方式。

5、转移价格: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目标,在公司内部销售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又称划拨价格。

不受市场一般供求关系影响,是跨国公司借以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一种手段。

6、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7、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8、总贸易: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9、专门贸易: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10、协调制度: 全称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11、欧佩克: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

12、普遍优惠制: 简称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这种税称为普惠税。

13、服务贸易自由化:所谓贸易自由化就是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

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进行贸易自由化。

自由贸易政策允许货物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国际价值规律作用下,可以刺激竞争,鼓励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世界性的分工和贸易发展,扩大市场;同时使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服务贸易自由化。

14、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就是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海关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国法律保护的商标、专利及著作权等,将其权利状况书面形式通知海关总署,以便海关在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督过程中,能够主动实施法律保护的制度 15、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对国外生产的服务销售所设置的有阻碍作用的政策措施。

该定义中的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仅仅增加国外的服务生产者的负担,并且 "壁垒"(barrier)指国际贸易政策中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体现的形式。

二、填空题1、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产物)。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国际贸易只是到了()才真正具有世界性,成为世界贸易。

4、斯密主张分工,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

5、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论,他的代表作是(《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6、俄林认为,商品价格的()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7、广义的国际贸易是指国家或地区间(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8、按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际分工可分为(垂直国际分工)、(水平国际分工)和混合型国际分工。

9、(国际价值)是商品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10、按征税的目的,可把关税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11、二战后出现的贸易自由化表现在()和()。

12、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合称为(贸易壁垒)。

13、由于()是随着国内外价格差额的变动而变动,所以它是一种滑动关税。

14、贸易保护主义在70年代初期以来的抬头,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称之为(新贸易保护主义)。

15、保护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亚历山大。

汉密尔顿)和德国的(李斯特),他们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手段来保护本国工业发展。

16、海关凭以计征关税的依据是()。

17、自由经济区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贸易型)、(工贸型)、(科技型)。

18、()已成为仅次于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的世界第三大产业部门。

19、目前,全世界共有(50)个最不发达国家。

20、石油输出国组织现有(11 )个成员国。

21、从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大体上可以有()、进口替代和()。

22、()就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

23、目前,普惠制给惠国共()国,其中欧盟25国实行一个普惠制方案,其余国家各实行一个方案。

24、普惠制从(1971)年7月1日开始实施,有效期10年,现在已进入第四个10年。

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性的非关税壁垒的加强程度与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成(反比)关系。

26、高额的进口关税称之为()。

27、除关税以外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称之为(非关税壁垒)。

28、世界贸易组织于( 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

29、根据进口许可证有无配额,进口许可证可以分为(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和(无定额的)的进口许可证。

30、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明显加速。

当前,一个以欧盟为核心的欧洲经济区,一个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核心的美洲经济区,一个()已在朦胧中出现。

三、单项选择题1、对外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 B )。

A、各国出口贸易额之和B、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C、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额之和D、世界各国进口贸易额之和2、国际价值是由( A )决定的。

A、国别价值B、中等劳动强度C、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不等价交换是指不相等的( D )的交换。

A、国别价值B、国际价值量C、商品价格D、商品价值4、( B )的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

A、生产关系B、国际分工C、经济D、世界市场5、二战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 C )。

A、不断下降B、比重不大C、不断上升D、没有变化6、二战以来,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最基本变化是( A )。

A、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明显地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B、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明显地低于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C、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一样D、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比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有一点增加7、不同时期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不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贸易中出现了( C )。

A、自由贸易B、新贸易保护主义C、贸易自由化D、超保护贸易8、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C )。

A、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B、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C、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D、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9、19世纪上半叶德国保护贸易的代表人物是( B )。

A、汉密尔顿B、李斯特C、李嘉图D、凯恩斯10、国民待遇原则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担义务,保证一方的( A )在另一方的领土上享有与本国同等待遇。

A、公民、企业、产品、船舶B、公民、企业、产品C、公民、产品、船舶D、企业、产品、船舶11、当前最重要的特惠税是( B )。

A、英联邦特惠制B、《洛美协定》C、普遍优惠制D、协调制度12、对于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而言( A )。

A、关境大于国境B、关境小于国境C、关境等于国境D、关境与任何成员国的国境无关1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商品交换活动,称为该国的(B )。

A、国际贸易B、对外贸易C、货物进出口D、国际服务贸易14、按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 C )提出的。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和俄林D、罗伯特逊15、比较成本论是由(B )提出的。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俄林D、李斯特16、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B )。

A、自然条件B、社会生产力C、国际生产关系D、政府的政策17、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征税的一种( B )。

A、惩罚关税B、进口附加税C、反补贴税D、保护关税18、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的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 )。

A、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B、进口押金制C、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D、“自动”出口限制19、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抵制欧洲国家和日本等低价钢材和钢制品出口,采取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 C )。

A、国家垄断B、征收国内税C、最低限价D、禁止进口20、某国对某种商品规定,全年进口额在200万美元以内者征税10%,超过200万美元以上的部分,除原征关税外,再加征关税60%,这种措施称为( B )。

A、混合税B、进口附加税C、关税配额D、罚款21、进口商品加工后大多是在区内使用,只有少数是用于再出口的经济特区是(D)。

A、自由贸易区B、保税区C、出口加工区D、自由边境区22、在贸易区内,各成员国取消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但仍各自保持对区外国家的贸易壁垒,这种经济一体化形式属于( D )。

A、关税同盟B、共同市场C、经济同盟D、自由贸易区23、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提供者和接受者始终是(C )。

A、最不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24、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C )。

A、欧洲理事会B、欧洲议会C、部长理事会D、执行委员会25、表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由务虚转向务实,开创了其组织发展新阶段的会议是( D )。

A、汉城会议B、曼谷会议C、西雅图会议D、茂物会议26、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给予关税优惠的待遇,其主要特点是( A )。

A、普遍的、非歧视的、互惠的B、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C、非普遍的、非歧视的、互惠的D、非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四、多项选择题1、对外贸易的作用有(ABCD )。

A、互通有无,调剂余缺B、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生产总量C、可以阻止利润率的下降D、是发展对外关系的纽带和手段2、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包含(A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