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

第二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的概念和意义
(一)运动训练的概念: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二)运动训练的意义(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
1、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主要构件(主体要素)。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自于遗传效应、生活效应和训练效应等多元途径,其中训练效应是运动员获得与提高竞技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只有通过长期、系统、科学的训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才能达到较高水平,创造优异成绩。

2、运动训练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使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

成功的选材的是成功的运动训练的前提。

没有科学的训练,再好的素材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选手。

3、运动训练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对其训练效果的最好检验。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1)每名运动员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目标就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专一性。

同时,运动员的选材必须注意训练的专一性。

(2)选用多种多样的训练内容、方法、手段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专项竞技水平。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1)无论哪一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构成。

(2)各子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良好发展的优势子能力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滞后的劣势子能力产生补偿作用。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1)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不论所包含的时间跨度有多大,不论是多年的训练过程还是周、课时的训练过程,它总是连续发生和不断进行。

(2)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训练过程都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内容、手段、负荷彼此相连又各具特点。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与劣变性
(1)外部施加人体的负荷,能引起人体功能的改变,使之更好地承受外部施加的负荷,这是运动适应现象。

不同训练负荷,有机体产生不同的运动适应。

(2)运动负荷超出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运动员的机体会产生劣变现象。

劣变现象会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会导致运动员过早结束运动寿命。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与应变性
(1)训练和比赛过程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原已确定的训练计划和比赛计划都需要给予相应的调节,实施必要的变更。

(2)原定的训练和比赛计划是理想的,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训练和比赛计划的应变是绝对的。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与导向性
(1)多种学科的现代科技(决策、人文社会、医、力、化、数、计算机等科学)支持运动员的各种竞技能力(身、技、战、心、智等)。

(2)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又引导着竞技体育的更快发展。

三、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学的定义
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过程一般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和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活动的科学)
(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特征
本源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

1、在各单项运动训练实践、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运动训练实践是运动训练学建立和发展的源泉。

(它没有承接和移植其他领域的成熟学科作为构建自己学科的母学科)
2、大量应用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人体遗传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等各门学科的知识。

3、主要从方法学
的角度研究运动训练
过程的一般规律,从
理论和方法上回答众
多的共性问题。

其理
论的主要价值在于应
用。

(三)运动训练学的研究任务
1、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探索新的运动训练规律。

2、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内容体系。

3、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

4、运用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四)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
1、理论体系(框架)
依理论研究涵盖的领域,运动训练理论分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面。

(1)一般训练理论:通常指超出专项范围,阐明运动训练基础理论和训练过程
中带有共性及普遍性问题的理论体系。

(适用于众多运动项目的共同
规律,是在高层次上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

)(2)专项训练理论:是指密切结合专项训练实践,研究适用于专项训练活动需
要的指导性理论以及具体的可应用的训练方法。

(3)项群训练理论: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

△项群: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

(由不同项目的本质属性所引起的项目之间的异
同点作为划分项目类属的基本依据,根据各个运动项目固有的特点将它们划归不同的类属)
△注意: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发展是:先有专项训练理论,后有一般训练理论,
再有项群训练理论。

2、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内容
(1)竞技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2)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和特点;
(3)运动训练原理和原则;
(4)运动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5)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
和智能训练;
(6)运动训练过程的计划和控制;
(7)运动员选材;
(8)运动负荷、营养和恢复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