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第三章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
课件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素材,但所需要的 教学资源素材往往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这就需要对包 括文本、视图、音像等各类教学媒体资源素材进行大量 的收集,并进行合理组合和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 体教学资源库。对教学资源素材的收集、整合,自始至 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体现现代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 方法。
三、
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二) 声音素材的采集
1. 从网上下载音频素材 2. 从CD/VCD盘上获取音频素材 3. 从音频素材库获取 4. 用麦克风录制声音
三、
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三) 声音素材的处理
通过前面介绍的方法获取到的声音素材 通常需要通过音频处理软件(如audition等 )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对音频的处理,应 根据需要和创作软件决定音频格式的选择,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② 位图图像。位图也称为像素图像或点阵图像,是由多个点组成的。 当位图图像放大时,可以发现其整体图像是由无数单个方块组成的,位图 图像在缩放时会产生失真。
二、 图形、图像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2. 图像素材的常用格式
(1)BMP格式。BMP位图文件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最通用的一种格式, 几乎所有与图形图像有关的软件都支持这种格式。 (2)JPEG 格式。JPEG格式使用有损压缩方案。这种格式的最大特点是文件 占据存储空间非常小。 (3)GIF 格式。支持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使用无损压缩,文件比较小。 (4)PSD格式。 Photoshop 专用的标准内定格式,也是唯一可以支持所有图 像模式的格式。 (5)png格式。最不失真的格式,吸取JPG和GIF的优点,但不支持动画效果。
二、 图形、图像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3. 图像素材的采集
(1)通过键盘或抓图软件捕捉屏幕静止图像。
① 利用键盘的Print Screen或ALT + Print Screen键抓图。 ② 使用专门的抓图软件抓图,如HyperSnap、Snagit、红蜻蜓 抓图精灵和超级捕快等。
(2) 利用视频播放软件采集单帧视频图像。 (3)通过素材光盘获取图像。 (4)用相机拍摄获得图像。
三、
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选择的素材有助于系统地、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 按一定逻辑顺序来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知识点 是选择素材的基本依据,应按教材的主要知识点的 顺序系统地编排各类素材,这样才能做到具体教学 内容不遗漏,保证素材的覆盖率和教学内容的系统 性和完整性,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求。。
四、
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一) 视频的概念和视频素材的常用格式
2. 视频素材的常用格式
(1)本地影像视频文件格式。 ① AVI格式。 ② MPEG格式。 (2)流视频文件格式。
RM/RMVB、ASF、WMV、MOV、FLV、 WebM格式
四、
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二) 视频素材的采集
1
视频摄录、转录,即用摄像机、 视频卡采集。
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 状。描述对象可任意缩放不会失真。适用于描述轮廓不很复杂,色 彩不是很丰富的对象。
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 储的任意画面,是人类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是多媒体制作中最常 用的素材,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媒体。有的图像可直接用于教学,如 生物课中的各种动、植物图像,历史课中各历史资料的图像,语文 课文中相关背景资料图像等;有的可以作为课件制作的背景,如山 水风光、边框图案等;有的用来点缀课件画面,如花草、动物图案 等。图形、图像界面外观是反映课件个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
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1)简短的语音素材可直 接使用WAV格式。
(2)欣赏的音 乐素材常使用CD或 MP3格式。
(3)用于网络传播时常 使用流式媒体格式(RM或 WAV格式)。
四、
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视频作为多媒体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在多媒体 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视频本身可以由文 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中的一种或多种素材 组合而成,其具有声音与画面同步、表现力强的 特点,能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二、 图形、图像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3. 图像素材的采集
(5)扫描采集图像。课本、照片、杂志、宣传画、教学挂 图是一些常见的、传统的承载图像的媒体,可以借助扫描仪 将这些图像输入计算机中,供课件制作使用。
(6)从网络上下载图像素材。网络是一个资源的宝库, 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图像用于课件制作。
二、 图形、图像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一、
文本素材的采集与制作
(二) 文本素材的采集
1. 键盘输入 2. 手写输入
3. 扫描输入 4. 语音输入
一、
文本素材的采集与制作
(三) 处理文本素材应注意的问题
1. 选择适当的中文环境 2. 使用规范化的文字 3. 提高文字的总体表达效果 4. 课件字幕要有良好的艺术性
二、 图形、图像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视频格式转换,可用格式工厂、
2
解霸工具、超级转换秀、 WinMPG Video Concert等转换。
获取视频 的方法
3
视频截取,可用屏幕抓图软 件Snagit、屏幕录像专家截取。
4
通过光盘存储素材采集。
5
网络资源下载。
五、
动画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动画可以使多媒体课件更形象、更生动地表现事 实。在教学中,如果把一些动态过程或微观现象制作 成动画播放给学生看,将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 解。
三、
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原则
3. 教学性原则
素材的选择必须符合教 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紧紧围绕教材知识点,做到 主题鲜明,能突出学科中的 重点和难点,并且能取得常 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教学 效果。
三、
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原则
4. 典型性原则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提高教学与教育质量的 重要手段,典型的素材是实现最优化的基本条件 之一。因此,选择素材要选择那些能普遍反映同 类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属性的有代表性、规范性的 素材,同时应尽量选取具有个性特征、新颖性和 新奇性的素材。
三、
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原则
1. 真实性与科学性原则
使用多媒体素材时,要注意内容的真实性与科学 性。素材的选取对真实性要求很高、很严,而科学本 身就是求实、准确,反对弄虚作假,失去真实性就失 去科学性。多媒体教学软件必须准确表达学科的知识, 因此对素材的选取必须严格把关,保证学科内容的正 确性,不能违背科学原理,要做到阐述准确,表达严 谨,数据可靠,资料翔实,操作表演规范、统一。
三、
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2. 声音素材的常用格式
(1)WAV格式。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利用该格式记录 的声音,其音质与原声基本一致;但需要的存储空间很大,不 便于交流和传播。
(2)MP3格式。是现在最流行和通用的声音文件格式,具有 占用空间小,传输速度快的特点。
三、
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2. 声音素材的常用格式
4.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调整大小。 、。
2 调整亮度和对比度 。
3 消除背景的阴影 。
4 修复 。
5 旋转 。
6 合成图像 。
三、
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在多媒体课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声音可以更好地表达 教学内容,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大脑保持兴 奋状态,使视觉思维得以维持;同时还可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增加学习兴趣,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 考问题。当然,声音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更主要的作用 是直接、清晰地表达语意。
二、 图形、图像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一) 图形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在图形文件中一般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 些特点,因此图形我们也称为矢量图。
二、 图形、图像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1. 常用的图形文件格式
(1)DXF格式。(2)WMF格式。 (3)3DS格式 (4)FLIC格式。
二、 图形、图像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一、
多媒体素材的概念
二、
多媒体素材的基本类型
1. 文本
文本主要是指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 文字。文本信息是准确、有效地传播教学 信息的重要媒体元素。在多媒体课件中, 概念、定义、原理的阐述,问题的表述, 标题、菜单、按钮、导航等都离不开文本 信息。
二、
多媒体素材的基本类型
2. 图片
二、
多媒体素材的基本类型
三、
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原则
5. 少而精原则
为达到一定的结果,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 花费的必要时间最少,投入的必要精力最小, 是教育过程优化的准则之一。尤其是在当今, 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时间都非常珍贵,所以 素材必须少而精。素材的选择要满足学生掌握 知识点所需时间,信息块数量应保证产生长时 记忆的时间,以促进学生有效完成学习。
三、
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原则
7. 技术性与易实现原则
良好的技术是实现素材质量的保 证,也是实现教育性、科学性、思想 性和艺术性的保证。选择素材要考虑 易于实现,并考虑低成本与高效能。
三、
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原则
8. 艺术性原则
教学媒体的设计要符合美学原理,应以完美 的艺术形式和手段去表现教学内容,使内容的表 现形式富于美感,能引起学生美好的感受,达到 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激 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因此,在素材选择方面也要 遵循艺术性原则。
3. 音频
二、
多媒体素材的基本类型
4. 动画
二、
多媒体素材的基本类型
5. 视频
与动画相比,视频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 录。若干有联系的图像数据连续播放便形成了 视频。视频信息量比较大,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适宜呈现一些学生感觉比较陌生的事物。通常 情况下,视频采用声像复合格式,即在呈现事 物图像的同时伴有解说效果或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