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法规 第一章

建设法规 第一章

•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
•《招标投标法》优于《合同法》
17
法律规范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民法通则》等
• 地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重 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并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促进 作用。
4
•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 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的 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 的法则。
• 特点:产品体积庞大、具有固定性、建设周期长 、资源占用多、建设过程工作量大、牵涉面广、 内外协作关系错综复杂
33
分析:
• 主体:是沈水春等9位购房户和织里镇某房地产开发公司; • 客体:是那9套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房; • 内容:主体双方各自应当享受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具
体而言是沈水春等9位购房户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按时、 足额支付购房款的义务,在按合同约定支付房款后,该9位 购房人就有权要求开发商织里镇某房地产公司按时交付质量 合格的商品房。开发商织里镇某房地产公司的权利是收取购 房人的购房款,在享受该项权利之后,就应当承担义务,即 1、赔偿损失;2、按时交付合格的商品房给购房人,即消除 危险,挑梁加固由开发公司按设计单位出具的加固施工图加 固并经质监部门认可,费用由开发公司承担,而且如该房今 后发现结构问题,严重影响安全使用,有开发公司负责。
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 、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10
1.2工程建设法律概述
• 1.2.1 概念(了解) • 工程建设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
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 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 、法规的统称。 • 简言之,建设法律是调整建设活动或建设管理活 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
1.1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1.1.2 工程项目建设的阶段划分及内容
序工 程 项 目 建 设 程
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阶段 工程项目建设准备阶段 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阶段 工程竣工验收与保修阶段 工程项目后评价阶段
6
1)、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内容
包含以下环节 投资意向
投资机会分析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立项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土地管理法、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刑法
刑法
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15
2Z201022 熟悉法的形式
法律形式
制定机关
效力
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
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仅次于宪法
行政法规 国务院
低于宪法和法律
建设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
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14
法律体系表现形式(即基本框架)
法律部门
表现形式
宪法 民法 商法
宪法、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立法法、国籍法
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著作权法、专利法、 招标投标法
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
经济法
建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
行政法
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
11
1.1.2 调整对象(第二页)
• 调整对象:即建设关系,也就是发生在建设管理 活动和各种建设活动中的社会关系。
– 工程建设行政管理关系:即国家机关正式授权的有关机 构对工程建设的组织、监督、协调等职能活动;
– 工程建设经济协作关系:即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平等主 体之间发生的往来、协作关系,如发包人和承包人签订 工程建设合同等;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自治 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 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只在本辖区内有效、效力低 于法律和行政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自治 地方建设规章 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
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低于 同级或上级地方性法规
司法解释 国际公约
18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条例)
• 《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条例》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 • 《城市房屋拆迁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19
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地区有效的有关 条例)
• 《北京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 《天津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
•工程建设法规的实施:守法、司法和执法
•执法(处罚违法行为):建设行政决定、建设行 政检查、建设行政处罚、建设行政强制执行。
•司法(解决争议):行政调解、行政复议 、行政仲裁
•守法:按照建设法律、法规等规范要求,规范自 身的建设行为,不得违反。
26
1.2 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1.2.1 概念 • 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而
28
建设工程法人制度
•1、法人成立的条件(法人不是人,是一个组织)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注:法人与其他组织最主要的区 别)
•2、所有组织的分类(所有的组织不都是法人):
•1)法人
•2)其他组织
•3)内设机构
31
1.2.2 构成要素
• 工程建设法律关系客体:是指参加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主 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一般分为 :财、物、行为和非物质财富。
• 工程建设法律关系内容:即建设权利和建设义务。
32
案例
• 2000年5月,家住浙江湖州市织里镇公园路9幢商住楼内的 沈春水等9位购房户,先后向湖州市消费者协会织里分会投 诉:他们于1996年5月向织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所购的9间3 层楼商住房,存在挑梁、墙体裂缝,屋内漏水等严重质量 问题,要求退房或赔偿损失。
建设活动中的民事关系(采取民事手段方式)
24
2)、作用
(1)、规范指导建设行为 必须所为的建设行为,如:施工许可证的申领 禁止所为的建设行为,如:透露标底、投标人名称、数量等 影响公平竞争的情况,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2)、保护合法建设行为
(3)、处罚违法建设行为
25
1.2 工程建设法规的实施(如何实现法律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缔结的协议
对法院审判有约束力 具有法律效力
16
法的形式(我国法的形式是制定法形式) 法的效力层次
1 法的纵向效力: •宪法至上(宪法是最高效力)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例:《安全生产法》优于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 法的横向效力: •新法优先于旧法
•(例:07《物权法》优于95《担保法》)
7
2)、工程建设准备阶段
包含以下五个环节
规 获拆报

划 取迁建





使





8
3)、工程建设实施阶段
包含以下四个环节
工程 勘察 设计
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重大和技术复杂项目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未经原勘察设计单位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 勘察设计文件
施工 准备
13
1.2工程建设法律体系
概念(了解) • 法律体系:也称法的体系,通常指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各
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宪法、行政法 、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经济法、婚姻法、民事诉 讼法) • 建设法律体系:是指把已经制定的和需要制定的建设法 律、建设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建设部门规章和地方 政府规章等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相互协调的完成统一的体 、规定、办法等)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 建设市场管理 • 建设活动主体资质管理 • 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 • 安徽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 • 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 • 城市建设
21
1、我国的工程建设法规体系
城乡规划法律制度 建设用地法律制度 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法律制度 招标投标法律制度 建设合同法律制度 建筑工程法律制度 市政建设法律制度 房地产法律制度
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 工程建设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是指由
工程建设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建设管理 和建设协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7
1.2.2 构成要素
• 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 和法律关系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一个要素 就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 工程建设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建设活动,受工 程建设法律规范调整,在法律上享有权利、承担义 务的当事人与参与者。 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法人与其他组织) 和自然人。
22
1.2.2 立法原则
•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原则(是工程建设法规立法的基本 原则)
• 法制统一原则:各部门建设法规所确立的有关内容应 相互协调、不应互为矛盾
• 责权利相一致原则:任何一个主体享有权利,同时应 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23
1.2.3 工程建设法规的地位、作用与实施
1)、地位
作为构成主体的民法通则是国家的基本法,其效力仅次于 宪法。 主要调整三种社会关系:建设活动中的行政管理关系(采 取行政手段方式) 建设活动中的经济关系(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民事的手 段相结合的方式)
2
1.工程建设程序哪些是必须的? 2.本案中的建设法律关系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3.应如何具体地分析该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及责任的 承担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