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概述PPT课件
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课程名称: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课程类别:畜牧兽医专业、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 专业必修课 学时:64学时 主讲教师: 授课对象:畜牧兽医专业、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 专业高职生
项目一 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基础知识 任务一 概述
一、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研究历史与现状 二、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成就 三、动物寄生虫病的危害性 四、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研究范畴
二、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的成就
1、显微镜和电镜的发明大大推动了寄生虫微 观学的研究; 2、疟原虫、血吸虫、利什曼原虫等重要寄生 虫生活史的发现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血吸虫病
3、高效、广谱抗寄生虫药物的开发和科学应 用,使得因寄生虫病引起大批家畜死亡的现象 得到了有效控制。
如:丙硫咪唑、阿维菌素
三、 动物寄生虫病的危害
(二)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指以寄生虫为病原体,既可感 染人又可感染动物的一类疾病。
我国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非常严重。世界卫生组织专 家委员会公布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69种,我国 有59种。以血吸虫病为例,它流行于70余个国家和 地区,大约有2亿血吸虫病人,5~6亿人受感染的 威胁,湖南省洞庭湖区人民及家畜受其影响较大。
研究对象:
与兽医有关的寄生虫,包括家畜、家禽、伴侣动 物、人畜共患、实验动物、水生动物、野生动物等 寄生虫。
群体与个体动物寄生虫病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慢性小肠球虫肠管粗细不匀,剪开外翻
急性小肠球虫肠内出血严重
急性小肠球虫肠管粗有密集出血点
盲肠球虫:盲肠急性出血
绵羊螨虫
3、影响畜禽生长发育和繁殖:幼年畜禽最易遭到寄 生虫感染,使生长发育受阻。种畜感染寄生虫后, 由于营养不良,常致母畜流产,配种不上,公畜配 种能力降低等。
4、畜禽产品的废弃:按照卫生检验法规的规定,有 些寄生虫病的肉品及脏器不能利用,甚至完全废弃, 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如猪囊尾蚴病、牛囊尾蚴 病、细颈囊尾蚴病等。
一一、、动动物物寄寄生生虫虫病病防防治治技技术术研研究究历历史史与与现现状状
历史:
17世纪中叶,虎克发明显微镜,发现了多种原生动物; 1758年,林奈发明了双名法,形成了近代寄生虫学的框架 ; 19世纪中叶,德国人Leuckart首次探知了吸虫的生活史, 使得危害几亿人的血吸虫病才得以控制; 1879年,英国学者Manson发现了丝虫病; 1897年,美国科学家Ross发现疟原虫传入人体的途径; 1900-1911年,发现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
4、寄生虫生物模型的建立为医学、生物学研 究提供了大力支持。
如:秀丽新杆线虫,马副蛔虫
三、 动物寄生虫病的危害
(一)动物寄生虫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引起畜禽大批死亡:如鸡球虫病,牛、羊肝片吸 虫病,猪弓形虫病,猪姜片形吸虫病,牛、羊消化 道线虫病,猪、牛、羊、兔螨病等。
2、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动物寄生虫病虽然多呈慢 性,有些甚至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以明显地降低 畜禽的生产性能,如牛患肝片吸虫病时,产奶量下 降10%-25%,肉牛减重12%。羊螨病可使羊毛损失 50%~100%。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公元14世纪,明朝赵浚著《新编集成马医方》中有关于蜱的 记载。
一、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研究历史与现状
创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殖民医学 → 热带医学
动物原虫病
动物学 → 蠕虫学
寄生虫
媒介蜘蛛昆虫 →蜘蛛昆虫学
动物蠕虫病 蜘蛛昆虫病
一、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研究历史与现状
发展阶段: 1、描述性寄生虫病
2、试验寄生虫病 3、生化与分子寄生虫病
一一、、动动物物寄寄生生虫虫病病防防治治技技术术研研究究历历史史与与现现状状
历史:
公元前2700年,西汉中后期的《黄帝内经》有关于蛔虫病 的记载;
oss
公元6世纪,后魏的《齐民要术》记载了牛羊疥螨治疗方法, “羊有疥者,间别之,不别,相污染,或能合群致死”;
公元9世纪,唐代李石著《司牧安骥集》有医治马浑睛虫的 方法,歌曰“恐他点药治疗难,开天穴内针得力”;
四、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的研究范畴
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是研究寄生于畜禽的寄生 虫及其引起疾病的课程,它包含动物寄生虫和动物 寄生虫病学部分内容。前者研究寄生虫的种类、形 态构造、生理、发育史、地理分布及其在动物分类 学上的位置;后者研究寄生虫对家畜机体的致病作 用,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 免疫、诊断、治疗和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