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人体寄生虫 ppt课件
14
常用的驱虫药有甲苯咪唑(安乐士)、阿 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驱钩蛔)、 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六一宝塔糖),详 见常用驱肠虫药。由于蛔虫在人体内寄生 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能避 免再感染,大约一年蛔虫病可“自愈”
15
16
预防保健
包括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 几个方面。1、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 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 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2、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 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3、对病人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 措施。驱虫治疗既可降低感染率,减少传染源,又可改善 儿童的健康状况。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 节,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服药。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 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 4、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不要自行用 药,以免贻误病情。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 唑,左旋咪唑和构橼酸哌嗪(商品名为驱蛔灵)等,驱虫 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
4
1、每天均产卵约为10000~30000个
2、成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个别报道十二指 肠钩虫可活7年,美洲钩虫可活15年
5
流行
一般在雨后初晴、或久晴初雨之后种植红薯、玉 米、桑、烟、棉、甘蔗和咖啡等旱地作物时,如 果施用未经处理的人粪做底肥,种植时手、足又 有较多的机会直接接触土壤中的钩蚴,则极易受 到感染。钩虫卵在深水中不易发育,因而,钩虫 病的流行与水田耕作关系不大。但如采用旱地温 床育秧,或移载后放水晒秧等,则稻田也有可能 成为感染钩虫的场所。在矿井下的特殊环境,由 于温度高、湿度大,空气流通不畅、阳光不能射 入以及卫生条件差等原因,亦有利于钩虫的传播。 据四川省调查不同类型的矿井,煤矿工人的平均 感染率仍高达52.0%
血吸虫病的宿主钉螺一般生活在草滩、池 塘、沟渠等野外多水区域。人们如果接触 了野外不明水域的水,血吸虫的幼虫尾蚴 就容易进入人体,造成感染。同时,受感 染者的大便中会带有毛蚴。如果在野外随 意排泄,毛蚴通过水进入钉螺体内,就会 造成大规模扩散的恶性循环。
6
防治
1、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 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 育或杀灭作用
2、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耕作时提倡穿鞋下地, 手、足皮肤涂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 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 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
8
9
2、疥虫
1、这种寄生虫通过身体接触传播。雌疥虫在的人的皮肤上产卵, 引起皮肤反应和发炎。当雌疥虫把卵埋在皮肤下人的反应会加剧, 如刺痒,这就是疥疮。 2、疥虫离开人体皮肤尚可存活 2~4 天,在矿物油(中可存活 7 天之久,在 50℃ 的环境中 10 分钟即死亡,卵在室温下约可存活 10 天。湿度高及低温之环境,有助于疥虫之存活。 3、症状:刺痒、疼痛、脓结、皮肤刺激
10
传播
疥疮大多为流行性的案例,少数为偶发性 的感染,较常发生在较为拥挤的环境 〔如∶学校、精神医疗机构、安养院、监 狱、军队〕、战争、饥荒、免疫不全的患 者,或部分饲养宠物的饲主身上。冬天较 夏天有较多的疥疮案例发生,主要因为冬 天人们彼此有较多较频繁的接触
11
1、疥虫的传播和感染,与卫生善有关,经 由与患者亲密接触或性行为而感染疥虫, 受感染的衣服和被褥,也可能传播疥虫, 但此途径并不常见。室温下,疥虫离开人 体皮肤尚可存活2-4天,在矿物油中可存活7 天之久,在50℃的环境中10分钟即死亡,卵 在室温下约可存活10天。湿度高及低温之环 境,有助于疥虫之存活
主的血液中,它会让宿主 患上血吸虫病。它们生活 在水中,当人们接触到受 污染的水后,血吸虫就会 刺破他们的皮肤。这种寄 生虫会引起发炎(肿胀), 损害器官,尤其是肝脏。 成虫能寄生在人类宿主身 上数十年,可能数年不显 示任何症状。它们随排便 离开寄主,在钉螺寄主中 度过它们的余生。 症状:发热、疼痛、 18 咳嗽、腹泻、肿胀、昏睡
常见人体寄生虫
寄生虫一般都是吃进来的。有的幼虫 囊虫等也分布在肺部,皮下,甚至脑 部眼部。寄生虫对人体是有害无益的, 对人体的损害多是掠夺营养,引起炎 症,阻塞血管等
1
1、钩虫
这种寄生线虫的生命开 始于人体外,它通过受污染 的水、水果和蔬菜进入人体。 钩虫幼虫在人的内脏里生长, 它们附着在寄主内脏壁上, 吸寄主的血,有时会让寄主 患上叫做肠虫病的贫血症。 症状:虚弱、腹痛、恶 心、腹泻、贫血
2
3
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 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 的 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 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 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 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感染期蚴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当其与人体皮肤接 触并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 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主动钻入人体,时 间约需30分钟至1小时,感染期蚴侵入皮肤,除主 要依靠虫体活跃的穿刺能力外
12
3、蛔虫
蛔虫是寄生于人 类内脏最多的寄生线 虫,可长到15到35厘 米长。蛔虫通过摄食 传播。蛔虫卵孵化后 很快刺穿人的内脏壁, 进入血液。通过血流 进入肺部,然后被咳 出和吞咽,再次回到 内脏。 症状:发烧、疲 劳、过敏、皮疹、呕 吐、腹泻、神经问题、 喘息和咳嗽。
13
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 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小儿蛔虫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食欲不振,或 喜食异物,面黄形瘦,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触 之腹部柔软,或可扪及虫团聚散,并可见吐蛔或 便蛔,且大便干稀不稠。有些患儿出现淡色白斑、 巩膜出现兰色斑点,下唇或出现颗粒样大小白点, 舌苔薄腻或花剥,舌尖红尖。 该病发生原因是因小儿吞食了蛔虫卵所致,感染 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手或食入不洁的饮食而致。 若平素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素蕴湿热者更 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