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决策行为理论

决策行为理论


问题:600人生命处于威胁之中。面临如下难题,如何选择?
方案甲:200人能得救。 方案乙:有三分之一的机会救出全部600人,三分之二的机会失败(600人 全死亡)。 同样的问题,换个表述方式: 方案丙:400人死亡。 方案丁:有三分之一的机会没人死亡,三分之二的机会600人全死亡。 实验结果是大多数人选择了甲,换个表达方式后,大多数人选择丁。
一个红球或黄球
一个黑球或黄球
红球30个黑球(未知)源自黄球(未知)100美元
0美元
0美元
100美元
100美元
100美元
不可传递性
求职者 A B C 智商(IQ) 120 110 100 经验(年) 1 2 3
决策准则:若IQ差距超过10分,选择IQ高的人; 若IQ差距不超过10分,选更有经验的人。
按照上述决策原则有:B>A>C>B
A1=0.11U(100万)+0.89U(100万)
1 B1=0.11[ 11 U(0)+ 10 U(500万)]+0.89U(100万) 11
A2=0.89U(0)+0.11U(100万) B2=0.89U(0)+0.11[
1 11
U(0)+ 11 U(500万)]
10
若A1>B1,则A2>B2,反之亦然。
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是,人们对两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一样的。去商店A还 是去商店B就是在 (5块) 和 (20分钟开车)之间做选择了,经济学认为, 这个选择在问题一里和在问题二里是一样的。 但是,行为学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大不一样的: 在问题二里选择去商店B的人比问题一里多得多。大多数人认为,为125块 钱的东西省个5块开车20分钟实在不值得,但是10块钱的东西能省一半就 应该去。所以,就这个问题而言,人们做决策时不是仅仅看看省了多少钱 (经济学认为人们是这样的),更多的是看看这钱是在什么背景,什么情 况下省的。这就和前景理论挂上了勾,因为前景理论的第一句话,决定损 益的参考点,实质就是考虑经济活动的背景。
A : p1 , r1 ; p2 , r2 ;.......;pn , rn B : q1 , 1 ; q2 , 2 ;......;qn , n
期望效用理论建立在一套公理上: 连通性:所有“彩票”都是可以比较的 传递性:优劣关系是连续的 复合保序性:优劣关系是可以组合的,组合后保持优劣关系不变 相对有序性:没有无限优,也没有无限劣的“彩票” 如果违背上述原则,就无法期望效用最大化。 期望效用表达如下:
Daniel Ellsberg 悖论(1961年)
100个球,其中红球30个,黑球和黄球一共60个,你随机选, 选中收益如下表: 下注选项 一个红球 一个黑球 红球30个 100美元 0美元 黑球(未知) 0美元 100美元 黄球(未知) 0美元 0美元
你期望选红球或黑球? 若改变情况见下表: 下注选项
Satus quo bias 由Bill Samuelson和 Richard Zeckhauser最先提出。他们发现 人总是偏爱现状,不太爱改变,要变也往贴近现状变。 例如:90年代初,New Jersey 和 Pennsylvania 要改革汽车 保险,给保民们两个选择,A.贵的,但是赔偿高,权利多,B.便 宜的,赔偿低,权利有限。两州给保民的这两个选择内容都差不 多。 在 New Jersey,原来大家就是买的贵的那种(default),结 果改革后,75% 保民选了贵的。在 Pennsylvania,便宜的那种是 default,所以改革后大部分人选的还是便宜的那种。 前景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些效果。因为东西的售出,现状的 改变都意味着自己的“失”,先不管“得”的多少,这“失”本 身就很让人不愉快。根据前景理论,人们憎恶“失”并回避损失, 这样就导致相应的结果了。
决策行为理论与应用
你曾经收购一个企业5000万,近几年运行不太好,如果现在 卖出得到2500万,但是目前企业在研制一个新产品,产品若研发 成功,则企业价值回到5000万,若产品失败,企业价值为0。新 产品开发成功的可能性为50%。继续经营还是现在卖出? 问题表述A 方案一)若现在卖出,稳得2500万; 方案二)现在不卖出,50%价值为5000万,50%价值为0。 问题表述B 方案一)若现在卖出,损失2500万; 方案二)现在不卖出, 50%没有损失,50%损失5000万。
Sunk-cost effect(沉没成本效应)
沉没成本,指是没任何捞回本钱指望的东西,钱,时间。这样,从理性的角 度,沉积成本不影响你的决策。 沉没成本效应作用杀伤力最大的战场是金融股票市场了。股票证券以及各 种金融产品的交易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采用止损策略,反而执意要弥补无可 弥补的损失的话,损失更大。 此外,企业投资大项目通常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理性,而常常被保本作用给 抓住。有好多研究关于企业投资决策失误的,都是项目开始后发现不对头,但是 只能追加投资硬着头皮走到黑了。比如说协和号飞机,开始研究后就发现商业化 成本太高,但是没办法,最后飞机还是上天了,但成本太高,已经离开市场了。 个人的保本作用可以用loss aversion 来解释。企业的保本作用可以用个人问 责制度来解释。当决策者面对沉积成本决定撤出时,这就清清楚楚的意味着损失,
EV pi U(ri)
i 1
n
随后人们对上述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例如:提出主 观期望理论、随机期望理论等。 期望效用理论是自二战以来决策研究的主要范式。 然而经典的期望效用理论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和悖论。
理性决策悖论
Maurice Allais Paradox,(1952年)
问题一 A1: 稳得100万 B1: 10%得500万;89%得100万;1%得0 问题二 A2: 11%得100万;89%得0 B2: 10%得500万;90%得0
金钱的价值或者说效用随着获得金额的增加(财富的增多)而递减。
效用
财富
有了这样的假定,圣彼得堡游戏的期望值并非无限的。
期望效用理论
Daniel Bernoulli的解释并不能完全接受,但是边际效用递减的理 论成为后来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 1947年,John von Neumann and Oskar Morgenstern 提出了 “期望效用理论”。 这是标准化行为理论,并不是描述人们的实际行为,而是要解释, 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人们如何表现自己的行为。 面对的问题是:两个不确定的方案或者“彩票”如何选择?
。。。。。。。。。。。。。。。。。。。。。。。。
如果第n次掷硬币就出现正面,玩游戏的人可以得到2 n 元, 大多数人表示,只愿意化几元钱来玩这个游戏。 这个游戏的平均回报(期望值)是无限的。 为什么人们不愿意支付更多的钱,来玩可能得到无限大的回报?
1738年,Daniel Bernoulli 对此进行了解释,并成为现代决策理论的起 源。
前景理论可以解释了这种现象:表述方式改变了参照点,这样第一种 表述给人是赢的感觉,当然大家选择肯定的赢。第二种表述给人是损失 的感觉,当然大家选择是尽可能的回避损失。
四种方式 有人一方面回避风险,同时一方面追逐风险。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这个现象。
比如说,很多人都买保险,虽然发生不幸是小概率事件,大家还是想回避这个风
问题一。说是您想买个夹克和帽子。您来到商店A,夹克125块,帽子 10块。售货员(很明显,厂家的),说商店B(离商店A开车20分钟) 的夹克正在搞活动,只要120块钱。帽子还是一样的价。请给出您转 到商店B买东西的概率(0-100%)。 问题二。您想买个鼠标和打印机。您来到商店A,鼠标10块,打印机 125块。售货员说商店B(离商店A开车20分钟)的鼠标正在搞活动, 半价,只要5块钱。但打印机还是一样的价。请给出您转到商店B买东 西的概率(0-100%)。 您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真的是一样的吗?
Endowment effect(禀赋效应) 行为学上的endowment,简单的说,指的是自己拥有的东西。 Endowment effect就是,您如果一开始手里拿的是钱,那么你买别人的 东西时,别人的东西对你的钱是相对贬值的;如果您一开始手里拿的是 货想换别人的钱,那货在您自己眼里就不是贬值的(哪怕它是)。 卡勒曼在UBC的时候,和 SFU的Jack 还有Chicago的Richard Thaler,找了几十个加拿大的大学生(UBC和SFU的)做实验。他们用 咖啡杯子(mugs)和巧克力看人们对咖啡杯子(或巧克力)的出价是否跟 他们拥有这个咖啡杯子有关。当控制住低买高卖的因素后,他们发现, 如果有此杯在手,你对杯子的价值评估的确高一些。 对自己拥有的具有高估的现象。
那么决策者必须为此负责。但是,如果追加投资,胜负未定呀,我们一直在努力。
这样决策者还能撑上一阵,也许有翻本的机会也未可知。
心帐理论 斯诶勒也举了个自己的例子。说某年和夫人被邀请去瑞士讲学,随后 就在那里自费逛了一周。那时候瑞士法郎坚挺得不行,幸好讲学有笔报酬, 可以用来支付旅游费用,所以两口子玩得很开心。斯诶勒接着说,假设他 是去纽约讲学,收到同样一笔数的报酬,然后再到瑞士玩一周,肯定没有 前面那种情况爽。 以此为例,斯诶勒给出了心理帐户的定义。心理帐户是人们用来管理, 描述和追踪自己各项经济活动开支的一个系统。研究心帐理论是为了更好 的描述,预测和解释人的决策和行为,以此来解释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 人的反常活动(Anomalies)。 象国内的会计从业要考试上岗学习一套会计体系一样,心理帐户也有 一个体系,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评估,归帐和平帐。评估就是事前事后 评价某笔经济活动的损益情况。但斯诶勒加了个交易效用。意思是说,您 买东西不仅看这东西好坏,价格平贵,也看这买东西的过程愉快与否。归 帐就是把各项经济活动归到各帐户中。人们经常常使用的支出帐户有食品, 日杂,休闲等,收入帐户有工资收入,意外收入(windfall)等。平帐就是 计算各帐户的开支和收入以及最终结果,以此作为以后决策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