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救护理ppt课件
.
4
病因
动脉硬化
B
高血压病 A
病因
C 颅内动脉瘤
凝血机制障碍 E
D 动-静脉畸形
.
5
发病机制
高血压→脑内A硬化→微血管瘤―→破裂
BP ↑
出血
高血压→血管痉挛― ― ― →坏死、破裂
缺血缺氧
.
6
高血压性 脑出血的 发病部位 以基底节 区最多见
.
7
脑出血
基底结—60-70% 脑叶—10% 脑干—10% 小脑—10% 脑室—3-5%
▪ (2)血压过低者应升压治疗,以保持脑灌注压。
.
24
治疗——降低颅内压
▪ 脱水剂: 20%甘露醇:250ml于30分钟内静滴完毕, 依照病情每6-8小时1次,7-15 天为一疗程。 10%甘油果糖:250~500ml静滴,1-2次/ 日,5-10天为一疗程。
▪ 利尿剂:速尿40~60mg(V)
.
脑出血急救处理
.
1
发病趋势
•美国
•中国
.
2
脑血管病的类 型
脑血管病
缺血性
出血性
24小时内恢复 超过24小时
破入脑实质
脑表面
TIA
脑梗塞
脑出血
SAH
.
3
脑出血概念
▪ 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 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口/年,在我国
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左右。急性期病 死率约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 中最高的。
向偏盲 轻型 凝视出血病灶
失语
.
11
临床表现
▪ 基底节区(内囊)出血 壳核出血达30-160ml或丘脑较大量出血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重型 高热、昏迷、瞳孔改变 呕吐咖啡色样物(应激性溃疡)
.
12
丘脑
▪ 丘脑性感觉障碍 ▪ 运动障碍 ▪ 丘脑性失语 ▪ 丘脑性痴呆
▪ 眼球运动障碍:
▪ 眼球常向内下方 凝视。
①血压≥200/110mmHg 时,在降颅压的同时可慎重平稳
降血压治疗,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 180/105mmHg左右.
②血压170~200/100-110mmHg,暂时尚可不必使用降
压药,先脱水降颅压,并严密观察血压情况,必要时再用 降压药。血压降低幅度不宜过大,否则可能造成脑低灌注。
③血压165mmHg/95mmHg,不需降血压治疗。
25
脱水剂的应用指南建议:
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 速度:10—15ml/min 小剂量:0.25g-0.5g/kg/次 缩短间隔时间:4小时内,配合速尿和甘油果 糖。
.
26
时间就是大脑
( The time is brain)
=
.
27
院前急救护理
▪ 1 要保证呼吸道通畅:由于病人舌根后坠易阻塞 呼吸道引起窒息。松解衣领,取下义齿,侧卧位, 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并及时清除口腔呕吐 物。
.
8
基底结出血
▪ 壳核出血-60% (豆纹动脉外侧支) ▪ 丘脑-10% ▪ 内囊 ▪ 尾状核头部
.
9
临床表现
▪ 有高血压病史 ▪ 多在活动状态下急性发病,迅速进展 ▪ 有明显的全脑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 血压明显增高 ▪ 有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 可有脑膜刺激征
.
10
临床表现
▪ 基底节区(内囊)出血 壳核出血量 < 30ml或丘脑数毫升出血 (三偏)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
.
21
治疗原则
▪ 防止再出血 ▪ 控制脑水肿 ▪ 降低颅内压 ▪ 维持生命体征 ▪ 防止并发症
.
22
SUCCESS
THANK YOU
2020/7/11
.123
23
治疗——调控血压
▪ (1)脑出血患者不要急于降血压,因为脑出血后的血压升 高是对颅内压升高的一种反射性自我调节,应先降颅内压 后,再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降血压治疗。
I: 1.头偏向一侧 2.彻底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 3.舌后坠使用拉舌钳 4.必要时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
31
急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P3:潜在并发症:脑疝 I: 1.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 2 昏迷患者应头偏向一侧。搬动应保护头部,动 作轻柔,以免加重出血,转运途中注意车速平稳, 保护患者头部免受振动。
▪ 3 吸氧,身体注意保暖。
.
28
院前急救护理
▪ 4 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若血压升高,脉 搏减慢甚至呕吐,则为颅压升高表现,遵医嘱进 行降颅压处理,防止脑疝发生。
▪ 5 开放通道:留置针 ▪ 6 发病1~2 h内禁食。 ▪ 7 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 8 救护车上工作人员应提前通知急诊室,做好准
▪ 常出现丘脑下部受损的症状及体征。 ▪ 血性脑脊液,无肢体瘫痪,酷似蛛网膜下腔出血。
.
17
四、诊断
▪ 1、临床特点 ▪ 2、辅助检查 ▪ (1)血液检查:血糖升高,血细胞中性多核细
胞升高等; ▪ (2)影像学检查: ▪ ① 头颅CT扫描:首选 ▪ ② 头颅MRI检查 ▪ ③ 脑血管造影(DSA)
怀疑脑血管畸形- DSA
▪ (3)腰穿检查
.
18
鉴别诊断
▪ 脑梗死 :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
19
脑梗死
▪ 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 ▪ 多无颅内压增高症状 ▪ CT显示低密度梗死灶
.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突然发病 ▪ 剧烈的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 脑膜刺激征阳性 ▪ 神志多清楚 ▪ 偏瘫少见
昏迷早且重,四肢弛缓性瘫痪,去大脑强直,
双侧瞳孔呈针尖样,中枢性高热,呼吸不规则,多
于24-48小时内死亡。
.
15
小脑
▪ 约占脑出血的10% ▪ 头痛、眩晕、呕吐、枕部剧烈疼痛、
平衡障碍,行动不稳、共济失调, 无肢体瘫痪
.
16
脑室出血
▪ 头痛,呕吐,迅速进入昏迷或者逐渐加深。双侧 瞳孔缩小,脑膜刺激征阳性。
备及时抢救。
.
29
急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P1:颅内压增高---与脑血管破裂有关 I1: 1.遵医嘱使用脱水剂,甘露醇和速尿。
2.头部尽量制动,有条件冰帽使用。 3.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4.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
的变化。
.
30
急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P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病人意识障碍,呼吸道内分泌物不 能自行排除有关。
.
13
脑叶
▪ 约占脑出血的10% ▪ 年轻人多由血管畸形引起:烟雾病 ▪ 出血以顶叶最多见,依次为颞、枕、额叶 ▪ 表现: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较常见、昏迷少见。
遗留癫痫,偏瘫程度较轻
.
14
脑干
占脑出血10%左右, 绝大多数为脑桥出血 小量出血(轻型):
突然头痛、呕吐、眩晕、复视、眼球不同轴、 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等 大量出血(>5m1,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