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层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楼层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XXX项目1#楼、10#楼、11#楼、12#楼主体沉降观测方案四川XXXX信息工程有限公司2015年8月拉菲2-1项目1#楼、10#楼、11#楼、12#楼沉降观测方案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 设计负责人(签名):审核人(签名):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签名):年月日目录1 工程概述 01.1项目概况 01.2作业内容 01.3测区概况 02 设计依据 03 方案设计 (1)3.1资源投入 (1)3.2测量作业 (1)4 沉降变形允许值和报警值 (5)5 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 (6)6 成果与资料提交 (7)7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7)7.1安全生产措施 (7)7.2文明施工措施 (8)8 服务承诺 (8)附录沉降观测布点示意图 (9)项目1#楼、10#楼、11#楼、12#楼沉降观测方案1 工程概述1.1 项目概况项目建设单位为四川XXXXXX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深圳市物业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宜宾市翠屏片区天柏组团城北新区范围内。

该项目由1#楼(包括1栋、10栋、11栋住宅楼),2#楼(包括2栋、3栋、4栋住宅楼),3#楼(包括5栋、6栋、7栋住宅楼),4#楼(包括8栋、9栋住宅楼),12栋、13栋、14栋住宅楼和地下室组成。

12栋住宅楼:33层,高度99.25m,建筑面积为13169.09㎡,本项目总用地面积51969.00㎡,总建筑面积252728.25㎡。

独基、筏板基础。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建筑,为有效指导本次沉降观测,特制订此技术设计。

1.2 作业内容针对拉菲2-1项目中的1#楼、10#楼、11#楼、12#楼栋建筑主体在建设过程中垂直方向的位移进行周期性的观测。

1.3 测区概况宜宾位于中国四川盆地南部年平均气温18℃左右。

测区内部施工车辆往返穿梭、施工人员往来、设备震动等因素将对观测产生影响。

2 设计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6、施工总平面图;7、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

3 方案设计3.1 资源投入1、本项目组成人员及分工人员情况表2、仪器选用仪器设备情况表3、仪器精度与检校所采用观测仪器为DS05级,满足本项目精度要求。

为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对所采用的仪器,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中要求的检验项目定期进行检验和校正。

3.2 测量作业1、基准网建立根据本项工程实际情况的需要,在远离待测主体且稳定的位置采用钻探机钻孔置入法埋设3个深式水准点BM1、BM2、BM3作为沉降观测基准点。

本项目采用假定高程基准,假定基准点BM1的高程为500.0000m,其它基准点和观测点高程由此推算而来。

基准点采用二等水准观测的要求进行观测。

2、沉降观测点作业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要求,建筑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

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的特征点上,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

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建筑物的四大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主要转角)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

每幢楼沉降观测点一般应埋设在一层剪力墙或柱+0.30m标高处,施工时将沉降观测点预理在指定位置,并将上口打磨成圆头。

具体观测点的布置详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实际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水准基准点的设置:宜选择在相邻建筑物(原有老建筑物没有沉降变形量)或公路之上,位置适宜、观测方便,并准确测定其水准基点高程。

3、沉降观测精度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实施: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采用精密水准仪与铟瓦条码尺配合施测,视线长度S ≤30m ,前后视距较差≤0.5m ,前后视距累积差≤1.5m ,视线离地面高度≤2.80m 且≥0.5m ,相邻基准点高中误差≤0.5<mm>,每站中误差≤0.15<mm>,环闭合差≤0.30<mm>)n 4/(]/[•∆∆±=∆R M式中: M ∆——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m> ∆——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 R ——水准测段长度<km> n ——测段数N F WW M W /]/[±=式中: w M ——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m> W ——经过各项改正后的水准环闭合差<mm> F ——水准环线周长<km> N ——水准环数水准观测的限差(mm )*注:表中n 为测站数。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注:采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对同一尺面的两次不同读数不设限差,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执行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

4、观测方法施测方法:采用环形闭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每测段或全线路为偶数站。

计算时将环线闭合差按测站数进行平差,准确计算出各沉降点的高程。

相邻两次观测的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沉降量。

5、精度保障为保障测量精度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严格按照“五定”的原则进行施测。

固定的基准点和观测点。

基准点构成闭合水准网,严谨平差后,以固定的基准点为起算依据施测观测点;固定的仪器。

仪器采用天宝DINI03水准仪,并经过国家职能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每次施测前应对仪器i角进行检查,仪器稳定可靠是数据准确的重要保障;固定的作业人员。

变形观测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工程师及以上的职称,项目组人员应具有丰富的水准测量经验,同一项目应固定人员施测;固定的观测路线。

每次施测的线路应基本一样,在每个转点位置应有标示;基本固定的观测环境。

温度、湿度、阳光等外界因素也是影响测绘精度的重要原因,在变形观测测量中,应保证测量的观测环境基本相同;使用合格的软件。

外业采集回来的原始数据,应使用合格的软件,进行严谨平差。

6、周期设计待基准点、观测点埋好稳固后,即可进行首次观测,之后每加建3层观测1次;封顶后每月1次至竣工验收。

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根据观测数据反映,当最后100天内各观测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01mm/d-0.04mm/d,说明基础沉降已趋于稳定,即可停止观测。

结合项目地基土压缩性能,取0.02mm/d作为本项目地基土沉降稳定标准。

如果沉降速率均大于0.02mm/d,则应继续每月观测1次直至建筑物趋于稳定。

预计观测期次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待基础起至±0.O0并且达到埋设观测点条件时进行观测点埋设,待观测点稳固后进行第1次观测。

之后荷载每增加3层观测1次。

封顶后至竣工验收期间预计每月观测1次。

如遇强降雨、基础四周大面积积水、荷载突然增加等情况,请现场相关单位及时通知我方增加观测次数。

7、具体工作量统计4 沉降变形允许值和报警值原则上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变形允许值和报警值数据确定。

如果委托方未提供该数据,则在征得委托方同意的情况下,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相关规定: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注:本表数值为建筑物地基实际最终变形允许值;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变形观测的变形量预警值,一般取允许变形值的60%”。

故本项目沉降变形允许值和预警值如下表:沉降变形允许值和预警值一览表5.5.7款中公式α=LS S BA 计算。

式中:A S ——A 点的累计沉降量(mm );B S ——B 点的累计沉降量(mm );L ——A 、B 两点间的距离(mm )。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3.4条规定,对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当Hg >100m 时,基础允许倾斜值为0.002; 当60<Hg ≤100时,基础允许倾斜值为0.0025。

5 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在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各方人员紧密配合下,我单位已及时、准确、优良地完成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将本项目作为2015年度我单位的重点工程。

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本项目,从技术设计、外业观测、内业处理、技术总结到资料审查都严格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等相关规范执行,并制定以下措施。

单位领导亲自部署和监督,工作组从技术设计、外业观测、内业处理、技术总结到质量审查、审核实行全方位指导。

挑选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项目负责人承担此工程。

使用检定合格的DS05级水准仪配合2.0m因瓦尺进行外业观测。

严格执行三级检审的制度,确保测绘成果质量。

6 成果与资料提交每周期观测后,交付该期观测成果资料,计算观测点高程、观测点本周期相对于前一周期的相对变化量、相对于第一周期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

每次沉降观测后,及时向委托方或监理反馈观测结果,若测量后发现平均沉降量或建筑倾斜较大,立即向委托方汇报;若测量结果正常,则在每次测量结束后2—3天内向委托方提供观测成果。

全部观测结束后提交技术总结报告,包括:1、变形分析报告。

2、水准基准点及沉降观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3、沉降量统计表。

4、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7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7.1 安全生产措施为确保安全生产,我单位制定了如下的安全制度:1、现场建立工程负责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2、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制订管理细则,做到人人重视生产安全,大家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3、做好安全教育、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

为做好本次沉降观测,不出现任何的安全事故,本次沉降外业观测将继续按以往的积累经验做好以下几项安全工作:1、所有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2、测量时积极与建设单位沟通,请他们予以配合。

3、测站上必须有专人负责测站安全。

4、注意往返于本单位和现场之间的行车安全。

7.2 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是企业文明积累的必然结果,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展现,是企业赢取良好社会形象的手段。

我单位将以此为契机,展现我单位测量队伍的风采,进一步树立我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由此特制定以下文明施工措施:1、搞好文明施工生产,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根据施工部署,将每次观测工作有序和合理的进行。

2、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做到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3、在施测过程中,应积极与施工方协调配合,遵守施工方现场的规章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