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福建版新课标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共42页)福建版新课标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认识“窗口”[课时]:1节课[教学内容]:了解windows窗口的组成;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了解我的电脑中硬盘资源;设置“窗口”视图[教学重点]:窗口的组成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设置窗口视图;窗口操作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认识窗口的各组成部分,掌握并熟练应用各组成部分功能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动脑、动手的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对窗口操作的正确习惯。

[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电脑室、远志广播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上学期,老师和大家一起学生了Windows的最基本知识,大家还记得我们讲了那些内容吗?学生回忆,回答二、新课教学(一)、窗口的组成师:我们知道,在Windows环境下的所有应用程序都是在窗口中执行的,关闭窗口,也就关闭了程序。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个最常见到的窗口,它具有Window s窗口的许多共同特点。

(师给出一张“我的电脑”的图,同时就着图讲解,过程中注意突出最大化按钮和还原按钮的区别。

(二)、窗口的基本操作1、最小化窗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刚才讲过的窗口右上角的那三个按钮的作用。

先来看最小化按钮的作用(师做示范操作)。

让学生自己练习一下,同时找学生做给其它学生看。

2、最大化(还原)窗口让学生自己试,然后总结得出:单击“最大化”按钮,窗口会扩大到整个屏幕,此时“最大化”按钮变成了“还原”按钮;单击“还原”按钮,窗口恢复原状。

3、切换窗口师打开两个窗口,请同学观察两个窗口的标题条有什么不同(生答),师给出当前窗口的概念:把标题栏呈深颜色的窗口称为当前窗口。

单击任务栏中的某个窗口的图标按钮,就可以切换为当前的窗口(师作操作)。

学生自己试。

4、移动窗口师作讲解:指针指向“我的电脑”窗口标题栏,进行拖动操作,可以移动窗口。

5、改变窗口的大小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鼠标指针的形况是什么样子的?对,当指针成这种形状的时候我们只要向左右拖动就可以改变窗口的宽度。

那么我们又怎么来改变窗口的高度呢?下面老师想请同学来完成这个任务。

(请同学来操作)。

师把鼠标的指针形状变为,提问:有谁知道老师现在这种指针能改变窗口的什么大小(生答,师总结,能同时改变高度和宽度。

)6、关闭窗口有没有同学知道怎么关闭窗口(生答单击“关闭”按钮,窗口关闭。

)7、滚动条学生可以自已在实践中摸索。

在此,也总结了一句顺口溜:滚动条作用大,向下翻看要用它。

(三)了解我的电脑中的硬盘资源师:在“我的电脑”中,可以看到所有的磁盘,哪这些磁盘中又放着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教师演示如何查看C盘中的资源试一试:请学生浏览本地硬盘D中的的资源情况(四)设置“窗口”视图同时展示两个窗口:(1)无“工具栏和地址栏”的窗口,(2)各栏齐全的窗口师:大家来看看,这两个窗口有什么不同?生观察回答。

教师演示讲解如何设置窗口视图试一试:用鼠标单击工具栏上的“文件夹”按钮,在“我的电脑”窗口中看到了什么?再次单击“文件夹”按钮,“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变化?第2课整理“桌面”[课时]:1节课[教学内容]:给桌面设置背景图;排列桌面图标;调整电脑时钟;调整任务栏位置[教学重点]:设置桌面背景;排列桌面图标[教学难点]:排列桌面图标[教学目标]:1、掌握改变桌面背景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学会把自己喜欢的图片设置为桌面背景;学会排列桌面上的图标;以及电脑时钟的调整方法;并且调整任务栏位置的操作方法。

2、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根据书上的提示学习、掌握设置桌面背景的操作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良好的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微机的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并初步树立资源管理的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电脑室、远志广播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小青蛙)咦,小青蛙好像有点不开心,怎么回事呢?(小青蛙说:妈妈给我买了一台电脑,可我把桌面弄成这样了,天天看着这样的桌面,哪能开心呀,怎么办呢?)哦,小青蛙的桌面确实不好看,乱七八糟的,你们看老师的桌面(课件演示),怎么样,漂亮吧!想不想把你们的桌面也变漂亮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桌面的一些操作吧(板书课题),小青蛙,你别急,一起来学吧!过渡:首先我们来整理桌面上乱七八糟的图标。

(板书:图标)二、排列桌面图标1、排列图标出示零乱的桌面师:现在老师要给图标排队了,认真看噢!教师操作演示:鼠标右击(强调右击)→选择“排列图标”→选择“自动排列”,单击,在前面打上√师:哈哈,一下就排好队了,自动排列有个特点,就是排好队后怎么都不会乱,(演示图标拖不动)要想拖动图标,只能取消自动排列,再单击,可以取消。

2、试一试(课件出示)桌面上的图标通常都在屏幕的左边,设法将这些图标移动到屏幕的右边,再利用“自动排列”功能排列图标。

三、学习设置桌面墙纸1、过渡:图标是整齐了,可是桌面还不漂亮,我们还要给桌面贴上漂亮的墙纸!(板书:墙纸)2、师运用课件讲授设置桌面墙纸的方法。

右击鼠标→选择“属性”→选择“背景”→选择一幅喜欢的图。

如果这里的图我都不喜欢,我还可以单击“浏览”,到计算机里去找。

然后,单击“确定”2、试一试(1)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图片,改变桌面的背景。

(指名上台演示)(2)在“显示属性”对话框中,分别选择“显示图片”中的“居中、平铺、拉伸”,看看背景图有什么变化,说说他们的作用。

四、调整电脑时钟师:经过我们的修饰,整个桌面看起来就漂亮多了。

其实啊,在“桌面”上还摆着一个时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它在哪?生观察,找到时钟的位置。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应该利用这个时钟来设置时间。

做一做:学生根据“做一做”中的操作步骤,试一试调整电脑时钟,将时间调整为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

五、调整“任务栏”师:接着我们来看看桌面上很关键的一样东西,那就是任务栏了,这个任务栏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改变位置。

大家就动手试一试吧!把任务栏拖动到你喜欢的位置。

做一做:学生根据“做一做”中的操作步骤,试一试调整“任务栏”的位置第3课学会启动软件[课时]:1节课[教学内容]:使用“计算器”程序;浏览网页;启动“ACDSee”软件[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教学难点]:计算器的使用[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一些混合运算时,小键盘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网页的浏览;以及用ACDSee查看电脑中的图片。

2、通过对一些算式的计算,掌握计算器的操作;3、加深学生对软件操作的了解。

[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电脑室、远志广播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件事往往需要借助相应的工具来完成,对于我们面前的电脑,我们让它替我们完成不同的任务,就需要在电脑中安装不同的软件。

二、使用“计算器”程序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道数学题目,谁想来挑战一下它?出示题目:789×258=学生想一想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把它算出来?请电脑来帮忙!(二)介绍电脑中的新朋友——计算器1.如何找到新朋友——计算器?师示范:单击任务栏的“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就可以打开“计算器”了。

学生练习:找新朋友。

2.如何使用新朋友——计算器①学生自己用计算器去计算刚才的题目。

(师巡视,但不指导)②介绍“计算器”的几个主要按钮。

Backspace—删除键C—清除键*—乘号/—除号③用鼠标指挥计算器师示范:计算789×258=学生练习:(1)45+34*35-4096/16= (5600-8*34)/23=(2)完成课本P19的“试一试”三、浏览网页师:我们常说的上网查找资源,得通过电脑中,叫做“浏览器”的软件浏览网页,从而查找资源。

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款浏览器叫做“IE”。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20的“做一做”,一起来启动IE浏览器,并且浏览向个网站。

四、启动“ACDSee”软件师:接下来,老师带来的朋友是一款看图软件,利用它可以很方便地浏览图片,还可以对图片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22的“做一做”,启动ACDSee,浏览电脑中的图片。

第4课建立文件[课时]:1节课[教学内容]:建立文本、图像、声音文件[教学重点]:相应软件的打开、文件的保存[教学难点]:文件名的组成[教学目标]:1、学会建立文本、图像、声音这几种常见常用的文件;熟练掌握文件的保存方法;了解文件名的组成;认识几中常见的文件扩展名2、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动脑、动手的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电脑室、远志广播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知道利用电脑我们可以看故事、听音乐、欣赏图片,而且这些故事、音乐、图片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电脑中的。

这节课我们通过不同的软件,来学学如何建立文字、图像、声音等“电子”文件。

二、建立“文本”文件师: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文本文件入手,文本文件的特点就是文件的内容只有文字与字符。

我们可以用记事本程序建立文本文件。

1、教师演示操作文本文件的建立:(1)打开记事本: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2)输入一段文字:同学们,大家好!(3)保存文件:开始→保存强调三点:①找位置(找到文件要保存的磁盘/文件夹);②起名字(给文件命名——HI);③点“保存”:(单击对话框中的"保存"按钮)。

2、打开相应的文件夹,请学生观察文本文件的图标和名字。

二、文件名的组成师:文件图标下方的文件名和保存时,我们所写的文件名多了“.txt”,而这个“.txt”也是文件名的一个部分。

1、教师板书并介绍文件名的组成:一个文件的文件名格式为:主文件名.扩展名。

通常主文件名由用户取名,文件扩展名由创建文件的软件自动生成,用于标识文件的类型。

“.txt”是文本文件的扩展名。

2、找一找:请大家找找“HI.txt”中,哪个是主文件名,哪个是扩展名。

3、请学生在D盘自己的文件夹下也建立一个文本文件,内容为一句简单的自我介绍,文件名为:myname。

三、建立“图像”文件师:接下来,就由大家自己动手来建立一个图像文件吧。

看看谁完成的最快最好!1、教师指出“画图”软件的位置,请学生自己打开2、教师简单演示用“椭圆”与“颜色填充”工具画简单图形。

再请学生也动手画一个简单图形。

3、学生自己操作保存图像文件,文件名为:pictur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