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天津市市内主要旅游景点简介
第一节.天津大悲禅院
窑洼木叶动萧森,一棹将来冷不禁。
秋色无多雨里过,诗人几个寺中寻。
未开菊径犹疑浅,才入芦塘便觉深。
半坞白云真可爱,焚香啜茗细谈心。
——《九日寻秋大悲院》
三百年过去,这座地处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上的佛教古刹历经风雨,今天,它作为天津佛教活动的中心和著名的文化胜迹强烈地吸引着八方来客。
1.位置: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26号
2.大悲禅院历史大事记
3.建筑格局
4.主要建筑介绍
大悲殿所供观音,为千手千眼法像,用柏木雕成,表层布纯金,经年色泽不减,光耀如新。
前殿是天王殿,供奉原望海寺弥勒佛;两厢为四大天王,殿高10米,门上悬“古刹大悲禅院”匾额,为津门宿儒王襄篆书。
中殿是大雄宝殿,供奉明代新铸高7米的铜质鎏金释迦牟尼像,两侧有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和十八罗汉。
位于院中央的大雄宝殿内曾珍藏着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铜、木、石刻造像数百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西院是附属部分,由文物殿、方丈院和中国佛教协会天津分会用房组成。
5.国宝舍利
6.大悲草堂与天津文化
“大悲草堂”
“草堂”就是指当时的大悲院,而“草堂社”就是设在大悲院内的一个诗社,是天津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文化社团,它的出现,标志着天
津的诗歌创作已出现群星灿烂的局面。
大悲院同当时的香林苑道观(在今河北区界内的张氏问津园、狮子林桥望海楼)一起,打造了天津的第一次文化大爆炸的繁荣景象。
7. 消失的镇海之楼
旅游业是为人们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
它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招览观光并为其服务。
开展国内旅游不但是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新形式,而且是回笼货币,增加资金积累的一种好办法。
同时,大力开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如交通、建筑、商业、饮食、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的发展、扩大劳动就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望海楼
1.望海楼教堂简介
旧称圣母得胜堂,位于河北区狮子林大街西端北侧,斜对狮子林桥,以其旧址望海楼而得名。
2.历史大事记
3.教堂的建筑
该堂虽经焚毁重建,而前脸始终未动,基本形状也未变。
平面呈长方形,长55米,宽16米,建筑面积 812平方米。
堂身坐北面南,高10米,石基砖木结构,青砖墙面,尖券门窗。
教堂正面有三座塔楼,远看呈笔架形,中塔楼高12米。
正厅东西侧各有八根圆柱,支撑拱形大顶,形成三通廊。
北端为主祭台。
4.望海楼周边地区情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