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课程作业Array徐州市交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学院:设计学院学期:2015—2016(2)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景观设计徐州市交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的资料,分析受访者对徐州目前交通现状的总体评价,徐州交通拥堵的成因及治堵措施的效果,总结出城市交通组织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为进一步全面解决徐州交通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现状;交通拥堵;缓解拥堵;徐州交通一、调查目的与意义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挤及堵塞现象,加上城市车辆数目的急剧增长,车辆与路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以徐州为例, 徐州有890多万人,徐州汽车保有量从2010年13154万辆,增长到2015年26723万辆。
数字的增长最直观地表现在堵车频率的增加。
而徐州的交通资源配置尚未到位,地铁正准备建,快速路网未成形;每年还有30 万人在驾校苦学,随时准备加入这座没有交通平峰的城市。
因此,徐州交通拥堵将进入常态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
限行、限购、拥堵费……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尝试运用多种行政或市场方式来缓解人们对日益严重的拥堵的抱怨,但效果不彰,不少举措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因此,如何破解徐州城市的交通拥堵难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点。
分析徐州治堵现状,立足于长远目标开出缓解拥堵的良药,这正是本课题调查研究之所在。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了徐州市的交通状况,分析了徐州市交通问题的原因,并且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解决办法,必将为徐州交通状况的改善做出一份贡献。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1、调查研究时间:2016年7月16日2、调查研究地点:徐州市九里区3、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图表法。
4、调查研究具体步骤:(1)确定调查对象(2)设计调查问卷(3)安排具体事项(4)展开问卷调查(5)筛选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三、调查对象(徐州)简介以及公路概况徐州古称彭城,为华夏九州之一。
徐州地处南北方交界,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
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历史上有11位徐州籍皇帝。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中国工程机械生产基地。
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靠微山湖。
交通方面,公路四通八达,拥有强大公路系统:全国地级城市罕见的22条主干、四环线和90条县乡公路格局(在所有的地级市只有徐州一个城市)国道:1、311国道(徐州—西峡)全长:1748公里2、104国道(北京—福州)全长:2024公里3、205国道(山海关—广州)全长:3160公里4、206国道(烟台—汕头)全长:2375公里5、310国道(连云区—天水)全长:1613公里高速公路:1:连霍 2:京沪 3:京福 4:徐宁 5:徐济(建设中)城市内部也是道路纵横,交错相通。
可以说徐州的交通系统十分的强健,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还是存在的,例如在某些上下班时候拥堵现象及其严重,交通事故频发,乱闯红灯现象时有存在等问题。
本次调查就是为了了解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
四、调查办法及问卷主要内容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各个路口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挑选采访者填写问卷,然后根据收集的问卷进行分类汇总,从中得到想要的数据。
调查者大致男女比例相当,被调查者年龄结构上:20岁到40岁的被调查者比较多,占接近70%,由此可以看出徐州出行人员大部分为20岁到40岁市民,符合徐州市出行人员的比例标准。
同时被调查者涉及了各学历、各职业、各个收入阶层的人员,保证了调查的随机性。
问卷主要的调查问题是对一些简单的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徐州市基本交通状况,例如人们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常遇的交通状况核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下交通现象问题进行提问,涉及面广,题量适中。
(见附页)五、调查分析:徐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基本状况1、徐州市民日常出行主要为机动车,其中公交车比重最大。
由上图得知,在徐州市市民的出行方式看,公交车的所占比重为最大,这与徐州市公交系统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其服务时间较周边其他城市较长,公交班次及路线较多,价格民众化。
由调查数据可知市民出行主要的工具机动车辆占据很大的比重。
另外私家车的比例较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根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随着徐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根据车管所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市机动车已达189.2万辆;市区机动车41.3万辆,汽车34.9万辆,汽车年增长率达25%,而道路资源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
2、调查者上下班/上下学,乘坐最常采用的交通工具,单程需花的时间长虽然有近70%的市民可以在半个小时内达到目的地,但仍需要注意的是有将近30%以上的人需要花费4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如果是上下班时间或许还需要更多。
这说明徐州市交通状况存在滞慢问题。
在交通工具上花费的时间长短可以反映一座城市的交通状况,交通的拥堵、太久的等待会使市民增加焦躁感,不利于生活和学习。
3、市民违反交通规则严重徐州市民违反交通规则类型27%28%6%3%36%0%闯红灯横穿马路不按规章制度停车超速行驶没有违反过其他调查显示结果没有违反过交通规则的市民仅占36%,将近30%以上的调查者闯过红灯,35%的人不按规则停车,其他的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也有存在。
对于一个城市的交通管理来说,市民违反交通规则比例占多数,这不得不承认是个难题。
另一方面,对于相当的步行者调查结果显示39%左右的偶尔或经常横穿马路,以及存在的超速行驶现象,都将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4、人们交通意识淡薄在种种交通违法情况的原因中,人们对交通法规的意识占了很大的比重。
从调查者就可以看出,闯红灯、横穿人行横道现象太严重,在对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的调查中仅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市民具有较好的交通安全意识。
一些人自认为非机动车辆不会受到交通部门处罚,便肆无忌惮,横冲直撞。
更有可恶的是一些行人,面对协管员的劝导,置若罔闻,恶语相向。
5、上下班时候十分拥挤上班时间段8点到11点,以及下班时间段下午6点左右,是调查者认为最为拥挤的两个阶段。
徐州市民交通拥堵时间的在一天中的起伏变化,与人们的活动时间相符,符合人们的生活作息时间。
6、红绿灯、人行横道和隔护栏杆设置合理程度与否70%以上的调查者认为徐州市城市道路红绿灯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改进。
更甚至将近95%左右的调查者对人行横道和隔护栏杆的设置表示不满意。
这表明徐州市红绿灯设置有待并应该尽快调整。
红绿灯对保障路人的出行安全有极大的作用,徐州市应极其重视此不满现象。
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的状况,调查者对徐州交通整体比较满意的比例还是不太高仅占17%左右,不满意的比重达34%,这表明徐州市的交通状况继续改进。
尽管市民对徐州市交通状况存在不满意,但大部分的调查者认为我市的交通状况还是有希望改善的。
六、交通拥堵的成因与治堵措施分析1、导致徐州交通拥堵的成因分析(1)高达82%的受访者认为,主城区道路占道停车会增加高峰期交通压力;(2)78%的受访者认为城郊结合区域,企事业上下班时间过于集中;(3)76%的受访者认为,汽车增长速度过快抵消了交通管理措施的作用;(4)69%的受访者认为,徐州交通规划未切实实行“公交优先”的整体战略;(5)66%的受访者认为,是交通管理政策重“安全”、轻“畅通”所致。
导致交通堵塞的原因2、治堵措施效果分析调研数据显示,受访群体对5大措施具有积极的预期:(1)91%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快徐州地铁与轨道交通的工程建设速度;(2)84%受访者认为要加快处理简易程序交通事故速度;(3)83%受访者认为要加快改善大型居住区的商业与公交综合配套;(4)82%受访者认为要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5)78%受访者认为要增加公交中快速公交线路与公交专用道。
(6)75%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拥堵区域部分时段可实施单双号通行与取消中心城区道路两边的占道停车政策(详见下表)。
表:改善与缓解徐州交通拥堵的措施支持率调查改善徐州交通拥堵现状的措施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好说基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加快地铁与轨道交通的工程建设速度52% 39% 7% 2% 0% 增加公交中快速公交线路与公交专用道40% 38% 17% 4% 1% 取消中心城区道路两边的占道停车政策32% 40% 20% 7% 1%八、调查研究总结通过这次对徐州市交通状况的调查研究,我们不仅了解了徐州市的交通状况,也分析出了一些造成交通问题的原因,并且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同时,在这次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徐州的治堵需当作一项“系统工程”进行规划与实施,强调每个被纳入系统的要素间协同配合,最终形成一种机制与治堵模式。
治堵是个系统工程,因此也没有一用就灵的灵丹妙药,要假以时日,在实施工程前需科学地规划与部署相关政策与战术,同时也需关注治堵工程的“民意底线”,取得社会共识。
在交通建设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市民对于徐州市交通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相信凭借奋发的徐州市民的努力,一定可以一一顺利消除这些问题。
附: 调研照片:调查问卷 :非常拥堵区域部分时段可实施单双号通行 32% 43% 19% 5% 1% 强化交通法制观念,加大交通违章处罚力度 36% 41% 17% 5% 1% 学习上海交通治理经验,机动车上牌总量控制33% 40% 20% 5% 2% 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43% 39%14% 3% 1% 提高用车成本、开征拥堵费、加收停车费24% 32% 22%15%7% 加快改善大型居住区的商业与公交综合配套38% 45% 14% 3% 0%加快处理简易程序交通事故速度 42%42%12%3% 1%徐州市交通状况调查问卷亲爱的朋友:您好!城市公共交通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了解徐州市道路交通状况并寻求疏解之策,以促进徐州市交通畅通,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我们展开了本次调查研究。
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为我们填写一份调查问卷。
此问卷采取匿名方式填写,对您所填写的资料我们将严格保密。
感谢您对我们活动的支持与合作!填写说明:1.请在每一个问题后的“_______”上填上适合自己的情况的序号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