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钻根植竹节桩监理实施细则

静钻根植竹节桩监理实施细则

宁波XXXXXXXXXX工程静钻根植竹节桩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审批:XXXXXXXX监理有限公司201x年x月目录1 工程概况 (3)2 监理工作依据 (4)2.1 合同 (4)2.2 合同约定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4)2.3 设计文件 (4)2.4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2.5 其他相关依据 (4)3、监理工作流程 (4)4质量控制的要点及目标值 (6)4.1 静钻根植竹节桩材料控制点及标准 (6)4.2 根植竹节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9)4.3 静钻根植桩控制目标值 (11)5、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2)5.1 开工审查 (12)5.2 图纸会审 (13)5.3 原材料进场检验 (13)5.4 轴线、桩位复核 (14)5.5 植桩过程旁站监理 (14)5.6 施工进度控制 (15)5.7 施工造价控制 (15)5.8 施工安全监管 (16)5.9 工程验收 (16)6、应形成的记录 (17)1 工程概况(按照具体图纸编写)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防火设计的建筑分类为甲类;其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为二级(变配电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建设工期要求为611日历天,安全达到合格,并确保达到宁波市安全文明标化工地要求。

本桩基的部分工程为静钻根植竹节桩,第一、二节为竹节采用特种钻机专用钻杆进行预钻孔,钻出的土浆(渣)随时清运。

钻至设计深度后,采用专用钻头对钻孔进行扩底,扩底后桩径约为原桩径的1.6倍,扩底高度约为扩底后桩径的1.5倍。

2 监理工作依据2.1合同1) 监理合同;2) 监理委托方与第三方签订的正式合同、协议及附件。

3)工程洽商记录和会议纪要。

2.2合同约定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1、《静钻根植桩基础技术规程》Q/NZD002-20112、《静钻根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2012浙G373、《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12浙G224、《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5、《宁波市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细则》2001甬DBJ02-1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8、《地基基础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2.3设计文件1)地质勘察报告;2)施工图及施工图引用的标准图;3)图纸会审纪要和设计变更联系单。

2.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2)宁波XXXXX工程监理规划。

2.5其他相关依据1)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及施工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2)由建设单位提供且认可的工程建设计划;3)经监理单位审核,建设单位同意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4)国家、地方及相关部门颁发的工程建设的法令、法规、政策和规定;3、监理工作流程4质量控制的要点及目标值4.1静钻根植竹节桩材料控制点及标准4.1.2静钻根植桩的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4.1.3静钻根植竹节桩桩端水泥浆原材料用量4.1.4管桩的外观质量4.1.5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4.2根植竹节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4.2.1材料机械检验管桩材料检查1)、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竹节桩,代号PHDC。

产品质量应符合《静钻根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2012浙G37)的规定。

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PHC、PC。

产品质量应符合《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13浙G22)的规定。

3)、外观检查:类型、尺寸、生产日期、外观质量等。

4)、书面检验: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水泥进场检查1)进场水泥生产厂家资格(采用甬统表C01-21《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资格报审表》)进行报验,检查其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等;审查符合国家现行产口标准和设计要求后,再(采用甬统表C01-23《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审表》)进行原材料报验,核查其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定报告;并做好情况汇总表;并按200T为一批次进行复试;机具设备检查1)、桩机等机具设备型号、数量、性能应能满足设计及施工需要。

2)、桩机应施工所在地具体规定,按有关部门要求进行备案。

3)泥浆制备系统自动计量设备、测量设备等应定期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使用。

4)电焊机等小型机械设备应由施工单位组织验收合格后使用。

作业条件检查1)、施工测量人员应对桩基的轴线、水准点、桩位进行测设,并报监理复核。

2)、施工前应规范要求进行试桩。

根据试桩结果,由设计人员确定水泥用量、扩孔高度等施工参数。

3)、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并有书面技术交底记录。

4)、打桩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对邻近施工范围内的原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检查,并排除桩基范围内的高空、地面和地下障碍物。

对影响工程的,应采取有效加固措施或隔振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5)、场地必须平整、坚实,能保证打桩机械在场内正常运行。

必要时宜铺设塘渣,经压路机碾压密实。

6)、雨期施工时,场地四周应挖排水沟以利排水,保证移动桩机时的安全。

7)、夜间作业应准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4.2.2 成孔1)每枚桩开钻前,施工方应向监理方上报开钻申请表,监理方对此进行检查开钻条件(如桩位偏差、桩机水平度、钻杆长度、人员等)。

2)桩位定位准确,水平位移偏差不大于50mm,钻杆垂直度精度为1%,钻头扩大翼尺寸应符合要求;3)钻机就位应平稳准确,确保在钻孔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动;4)钻机就位稳固后,监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检查,在检查合格后方同意进行钻孔;5)钻孔过程应一次不间断完成,根据地质情况控制钻孔速度(粘土,2~6m/min;中密砂,1~5 m/min;密砂,0.2~5 m/min),边钻边喷水或膨润土混合液,并且利用钻杆边钻边修整和护壁;6)钻孔到设计孔深后,上下反复提升和下降钻杆进行桩孔的终孔修整,修整完毕后打开钻头部位扩大翼,按照设定的扩大直径分数次进行扩孔。

7)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应会同有关各方对成孔深度等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8)检查桩的中心距不大小于附表Q的规定值:静钻根植桩的最小中心距4.2.3 注浆1)扩底完成后,开始注入水泥浆:桩端水泥浆注入量为扩底部分体积的100%,水灰比0.6,注浆压力0.8~1.3Mpa,水泥浆强度不低于20MPa;桩周水泥浆注入量为(钻孔体积-扩底部分体积)*30%,水灰比1;2)在桩端水泥浆注入后2小时内必须开始植桩;3)注入量1m³水泥浆的原材料用量见附表;4.2.4 接桩1)采用焊接接桩(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由持证上岗的建筑焊工,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法,将桩端板焊接,把两节或三节桩连成整根。

焊接时沿桩周对称焊接、分层焊接,其中抗拔桩采用药芯焊丝,承压桩采用实芯焊丝。

2)接桩时端板保持干净整洁,上下节桩错位不大于2mm,焊接层数不得少于2层,焊缝饱满、连续,焊渣清理干净;3)接桩完成后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沉桩,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min,严禁水冷或焊机完毕即沉桩;4.2.5 植桩1)植桩前把固定桩的专用工具放置于桩孔周围合适的位置;2)采用专门的吊车设备将桩吊入到桩孔内;3)桩的植入应和钻孔、水泥浆喷射保持连续。

植入过程中,必须采用检测尺对桩进行定位,随时检测,偏差超过30mm。

必须进行校正。

同时用2台经纬仪互成90°对桩进行垂直度检测,偏差不得超过0.5%;4)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50mm,-50mm;4.3静钻根植桩控制目标值由于本项目质量目标为一次性验收合格,故施工质量除了满足上述质量标准外,还必须达到下列各项要求:(1)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异形桩应在使用前将供应单位资质、备案证明、配合比报监理方进行审查,根植桩进场后应审查随车送货单及合格证明文件,并进行三方联合验收。

(2)承载力检验●抽检数量: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抗压试验桩数量6根,B桩3根,试荷载为4700KN,C桩3根,试荷载为5500KN,抗拔试验检测桩数量2根,试桩荷载为700KN。

(3)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总桩数100%,I类桩要求90%以上,无III类桩;(4)桩位偏差●静钻根植桩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5)其他质量要求●每200T水泥必须有1组试件,不足200T的,按200T算。

●水泥土试验每台班不少于2组。

5、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5.1开工审查5.1.1 协助业主做好以下工作:1)协助业主做好开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2)配合业主对原土层中障碍物的处理;5.1.2 审查承包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审查总承包商提交的分包单位的企业资格报审,根据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的规定,核查相关的资料,并提出审核意见。

2)复核建筑定位和现场基准点是否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并做好平行测量记录。

3)审查总承包商提交的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尤其在质量管理制度、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机械选择、现场用电方案、安全责任制和材料、能源和劳动力供应计划等方面),并提出审核意见。

4)审查施工单位进场的桩机、电焊机、切割机、计量仪器等设备和有关测量仪器是否具有合格证、检测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机械设备验收合格记录,作出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手续是否齐全的审查结论。

5)审查施工管理人员及特殊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作出人员数量及资格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6)审查水泥供应商的资格,根据相关的规定,核查相关的资料,并提出审核意见。

7)检查桩机试运转情况,并做好试成桩记录,确定成桩控制标准。

8)审查总承包提交的工程开工报告,参加业主主持的第一次工地例会,提出开工条件审查情况,要求业主及施工方及时完善落实,具备开工条件后签发开工令。

9)详细程序见《监理工作制度》,监理方在本过程中应形成的资料为:●分包资格审查记录;●方案审查记录;●机械设备审查记录;●人员审查记录;●主要材料审查记录;●试沉桩记录;●定位测量、基准点复核的平行检测记录;●第一次工地例会会议纪要;●开工报告。

10)本过程中存在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对于审查不合格事项可签署意见后退回重报,或另行书面通知整改后重新报审;●对于未经审查擅自施工的应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停工,待上述各项工作完成,由施工单位申报,监理审核后方可开工,对于擅自施工部分工作质量应进行鉴定,符合的应签署意见,不合格的书面通知返工。

5.2图纸会审1)熟悉图纸对图纸中疑义处进行整理汇总;2)组织相关各方进行会审;3)会审中问题返回至设计处理。

4)详细程序见《监理工作制度》,监理方在本过程中应形成的资料为:●各方签认的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对会审中问题处理的联系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