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能源行业概况综述1.1能源行业定义能源是生物界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
能源行业既是利用先进技术开发这种物质基础并不断产生新能源,从而为人类赖以生存提供保障。
人类社会能发展至今在某种意义上讲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开发和先进能源技术的利用。
能源行业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在我国也不例外。
1.2我国能源行业60年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就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能源评价。
去年央视能源频道组织的“中国能源六十年盛世庆典”大型系列活动。
首次全景展示了我国石油、煤炭、电力、新能源、节能减排等诸多能源行业领域的发展。
石油工业在建国那段峥嵘岁月里,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全面的复苏。
随着73年的石油危机煤炭工业又燃烧起了荣光,中国成了煤炭行业的佼佼者。
煤炭的大力发展带动了中国电力工业的进步。
上个世纪初中国电力终于点起了星星之火。
直到现在在环保和低碳生活的提倡下,中国新能源也肩负着世界的使命携手进步。
发展是辉煌的,但是依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让我们不得不谨慎前行。
1.3我国能源行业的市场情况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改革开放后,能源的供给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能源节约的效果也日益显著。
随着市场消费结构的优化,能源行业的市场环境也逐步趋于完善。
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使人们更加注意环境,能源的不必要浪费也取得了进展。
但是,作为人口大国,消耗大国这个市场也存在着各种问题。
例如:可利用资源约有限,能源使用效率偏低,能源消费还是以煤为主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具体概括有以下几点:1.3.1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现阶段,我国的优质能源的资源相对不足,这一点严重制约了能源供应能力的提高;长久以来能源的不均分布也增加了居民电力等持续稳定供应的难度;经济的粗放式增长、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低水平的能源技术装备和相对落后的管理水平,都多少影响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
此二者的水平都高于那些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
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我们单纯依靠增加能源供应已经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
1.3.2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加大中国作为第一产煤大国,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煤炭的消耗工业生产占第一位,而我国煤炭技术的开发和净化技术的更新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使得工业生产产生大量的用煤浪费和污染。
这种不合理的的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造成我国煤烟型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前景都将非常广阔但是如果这种状况不得到改观,在更大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压力下,此工业的发展令人堪忧。
1.3.3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中国能源市场的价格机制未能完全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
1993年以后,中国已经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对外需求迅速增大。
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都存在缺口,尤其是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工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一些煤矿生产安全欠账多,电网结构也不尽合理,能源危机处理机构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问题固然存在,但行业如果要更好的发展就不能怕问题,而是要积极的解决问题,迎难而上。
本文借此,针对能源行业展开调研,侧重于石油、电力、煤炭三个能源的行业情况做了深刻合理的分析。
二、能源行业运行分析2.1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现状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而我国能源行业的需求状况则如下分析:2.1.1煤炭资源丰富,优质资源少我国煤炭保有资源查明储量为11800亿t。
其中:基础储量3260亿t,资源量8540亿t。
在基础储量中,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768亿t,内蒙古、山西、新疆、陕西、贵州五省(区)保有查明资源储量为9561亿t,占全国的81%。
我国煤种比较齐全,但优质资源比较少。
褐煤和地变质烟煤数量比较大,占查明资源储量的55%;其中变质炼焦烟煤数量比较少,占查明资源储量的28%,且大多数为气煤,肥煤、焦煤、瘦煤仅占15%;高变质的贫煤和无烟煤数量更少。
仅占查明资源储量的17%。
高硫煤查明资源储量约1400亿t,占全部查明资源储量的14%。
2.1.2 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我国石油总产量1.89亿t,同比增长1.07%;消费3.89亿t,比2007年增加2395万t,增长增幅较2007年上涨1.7%。
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1.3%,比2007年增加0.8%。
总体预测,我国原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预计2015年原油产量将达到2.00亿t左右,呈缓慢上升趋势。
预计2020年原油产量为1.81亿t左右,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如果GDP增长率保持7%左右,预计2020年石油需求总量将达到6亿t,按照我国年产2亿t石油的供给能力,每年需要进口4亿t石油。
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突破50%,预计2020年将达到60%,这种增长的势头至少要延续到2030年2.1.3 天然气需求急剧攀升,缺口大我国天然气仍处于勘探开发早期,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BP世界能源统计》统计数据,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46万亿m3,占世界探明总储量185.02万亿m3 的1.3%,储产比32.3年。
我国天然气总产量761亿m3,消费量807亿m3。
预计2020年总产量达到1200亿m3,需求量达到2000亿m3,需求缺口达到800亿m3。
2.2能源资源结构问题能源失衡使得我国石油、天然气等洁净能源供应紧缺,大量依赖进口,我国能源供应战略安全受到制约;为进口石油、天然气,每年须支付大量的外汇;煤炭是不清洁的燃料,其燃烧带来了大量的空气污染排放。
这些能源问题,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要支撑我国今后经济和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能源的制约,进而超越能源的制约。
2.3能源生产消费发展趋势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能源生产消费发展趋势:(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将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生产供应格局。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达26亿t标煤。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见表1。
(2)未来能源结构有所优化,但消费仍以煤炭为主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先天性能源结构特点,决定了经济发展依赖的一次能源仍以煤炭为主,长期难以改变。
根据世界银行计算,如果我国能源消费对GDP弹性系数始终保持接近,到2020年,我国总体能源需求将会翻一番,将超过50亿t标准煤。
今后,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将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洁净煤技术,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碳排放,发展可替代能源和新能源,作为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趋势。
随着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迅速发展,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发电结构中火电比例可能减少到50%,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将分别达到30%、8%、12%。
三、中国能源宏观环境分析3.1能源行业的社会环境分析煤、电、油气自2009年开始我国从煤炭的出口国已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且特点是,上半年受工业增加值回落的影响,需求低迷,而下半年受需求拉动逐步回暖,逐步向卖方市场转移。
煤炭的产量已经达到近30亿t的能力,开采量已经达到极致。
2009年,整个电力行业从4月份开始回暖,6月份同比转为正增长,8月份开始发电小时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环比速度也在逐步增大,整个能源形势的V字型从电力工业的供应情况明显体现,电力行业走出谷底。
同时,电力装备出口在逐步扩大,单机装机量由过去30 kW为主逐步向60 kW过渡,2009年一年出口了1800万kW的电力装机,水平较高,目前包括水电、核电在内的电力装备都在研究并正在探讨出口的问题。
原油产量1.89亿t,与2008年基本持平,净进口近2亿t。
产油量已经不足进口量,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
炼油行业也逐步复苏,炼油行业的复苏主要靠三大板块拉动:一是汽车消费;二是物流运输;三是国内外航线。
三大板块促使炼油行业的开工率不断提高。
从煤、电、油气三个领域说明,中国能源行业总体向好,基本稳定。
3.2能源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3.2.1能源发展的战略和目标中国能源发展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能源发展道路,最大程度的实现能源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发展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国内能源的稳定增长,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促进世界能源的共同发展。
中国能源的发展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将给国际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为世界能源安全与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的能源在逐步考虑国际大合作的环境,和4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30多项联合开发和技术服务协议,累计投资达600多亿美元。
2009年,进行了200多亿美元的对外合资合作谈判,利用国外资源来开发能源。
进入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行等组织都对整个国际形势有比较乐观的反映:首先认为整个国际的经济形势已经走出低谷,逐步向好,这给中国的能源和经济带来利好的消息。
三架马车是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出口,出口这架马车,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通过国际金融形势的向好,应该给三架马车中的出口带来新的动力。
其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弄呢雇员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2全面推进能源节约中国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节能工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到上世纪末实现了经济增长翻两番、能源消费增长翻一番的目标。
为继续升入推进能源节约,中国政府进一步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正果政府始终将节约能源作为公关调控的主要内容,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的突破口和抓手。
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到“六个依靠”依靠结构调整,这是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依靠科技进步,这是节能减排的而关键所在;依靠加强管理,这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