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的反射平面镜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灯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B.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2.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3.在地震救援当中,常用的生命探测仪主要有红外探测仪和音频探测仪两种,红外探测仪能探测得到红外线,音频探测仪能探测到微弱的心跳声和呼吸声,关于这两种探测仪说法不正确的是()A.红外探测仪是通过感知温差来进行生命探测的B.红外线和声波都可以发生反射C.音频探测仪进行探测在晚上较安静的时候使用比较合适D.被救的人感受到红外探测仪发出的红外线之后通过呼救让音频探测仪探测到声音4.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
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
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 a、p b、p c、p 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
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A.p a、p b、p c、p dB.p d、p c、p b、p aC.p c、p d、p a、p bD.p b、p a、p d、p c5.(2016科学例卷改编)吃饭的时候,小科突发奇想,闭着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对着调羹看父亲。
突然,他说:“爸爸,你的脸还不如我的调羹大!”这是因为()A.爸爸的脸上没有反射光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调羹上的光发生了反射D.一只眼睛无法看清物体6.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为9厘米,倒放的幻灯片在银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像。
若调节镜头的位置,使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缩短为4厘米时,则银幕上将出现()。
A.不能成像B.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成清晰的正立、放大像D.成模糊的正立、放大像7.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
无水时,射灯从S 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光点P 。
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 、b 量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a P 、b P 两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
则两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A .a b P P 、B .b a P P 、C .a b P P 、在同一点上D .不能确定二、简答题8.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平面镜中画出AB 的像。
三、填空题9.如右图所示,两平面镜MP 、PN 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 斜射到MP 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 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 与MP 夹角为__________。
10.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平面镜、牙刷、白纸等器材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探究,他们先将平面镜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牙刷A和B,将A牙刷立在平面镜前,让A牙刷的一部分露出镜面上边缘,在平面镜后移动B牙刷,直至观察到A牙刷的像与B牙刷恰好组成一支和A或B完全一样的牙刷,请分析:⑴实验中,用平面镜而不用透明玻璃板的好处是。
⑴观察到A牙刷的像与B牙刷组成一支和A或B完全一样的牙刷说明。
11.如图在一张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平面镜反射,最后射到刻度尺上P点,形成一个光斑。
如果在箭头所指处用力向下压桌面,则刻度尺上光点将会向_____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利用这样的装置,可把不易觉察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_________________,“放大”到直接看出来。
四、探究题12.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为了看请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_________的(选填‘粗糙’或‘光滑’);(2)在A板上让光束从EO方向射入,发现在B板上沿OF方向出现反射光线。
现他让一束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射将沿________ ( 选填‘OH’或‘OE’或‘OG’)方向射出;(3)如图乙所示,当他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结果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3.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小金进行了实验。
(1)小金应选择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作为实验材料之一,以便观察到其后方的蜡烛,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等;(2)小金按甲图实验,将蜡烛靠近(1)中所选的材料一段距离,像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3)小金做了三次实验,获得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处理是_____,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14.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
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
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时,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在如下表格中。
(1)根据实验数据表格的分析,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个现象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这样的结论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如图乙所示,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从而确定___________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__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2)如果玻璃板没有与纸面垂直,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同学将蜡烛放在直立的玻璃板前,让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根据他看到的现象,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一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就越小。
请你用实验中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和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
(1)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法。
(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科学推理”)(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将玻璃板绕EF轴做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________。
(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动”)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直接观察白纸,看这个像能否成在白纸上;若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19.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实验一先后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透明物体的颜色(1)由表1可以看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决定的。
实验二将不同颜色的光分别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纸上,观察纸的颜色,得到的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2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2)由表2可以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决定的。
(3)请你由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把红色的遮阳伞?________2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
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______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______。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______(选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1.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
(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
(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
(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_____。
A⑴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B⑴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C⑴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2.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当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