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

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

【课题】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差异。

2.举例说明,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举例说明家乡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4.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5.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活动重点】1.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2.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活动难点】1.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2.科学的人地观、环境观的树立【教学方法】资料搜集法、合作探究法【教具课件】多媒体课件资料搜集导学案【学情分析】本课教学涉及到课前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这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大难题: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搜集资料、不知道搜集哪方面资料、搜集到资料时又该如何分类和研究等等。

所以,考虑到这些情况,应该给七年级学生提供一个有关资料搜集的活动提纲,使学生有纲可依,也为学生今后从事此类搜集资料工作提供了一个蓝本,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设计主线】1.课前,学生按《指导学案》搜集资料2.课堂中,进行活动指导,形成探究结论,提升地理能力:由宋祖英歌曲视频《辣妹子》切入本课------<共同探究>“一、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饮食”----<分组探究>“气候对传统服饰、民居建筑、身心健康的影响”------<共同探究>“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全课总结,知识建构>-----<巩固练习>-----<能力拓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 :播放宋祖英歌曲视频《辣妹子》:大家知道这段欢快火辣的歌曲表现的是我国哪个地方的生活场景吗?(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点拨)我国西南地区的居民特别能吃、爱吃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饮食现象的出现呢,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究《气候和我们的生产生活》这个话题,带领大家揭开谜底。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指出读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差异。

2.举例说明,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举例说明家乡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4.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5.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切入活动]首先,我们来探究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展示探究标题和美食图片]一、气候对日常生活影响(共同探究与分组探究相结合)[过渡语]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先从吃说起。

不同地区,饮食各具特色。

以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饮食为例,来探究饮食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共同探究部分)认识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1、饮食在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人们的传统饮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存在很大差别。

按表格要求搜集资料,填充表格内容,完成探究互动题目。

主食饮食偏好北方地区面食为主(馒头、面条、饼、饺子等)咸、辣南方地区大米及其制品(米饭、米糕、米团、米线等)麻辣甜学生探究问题:1.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有何差异?和气候有什么关系?[教师点拨]提供资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量的区别、耕地类型及适合生长的粮食作物学生得出出北方和南方地区主食差异是由气候因素间接影响导致的。

学生探究问题:2、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饮食偏好与气候有什么关系?[教师点拨]引出成语“蜀犬吠日”,说明西南地区气候状况。

以点带面,分析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居民爱吃辣椒的原因:(四川盆地空气潮湿,群山环绕,水汽不易散开,天空多云雾。

那里的狗不常见到太阳,见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对着太阳叫。

因此,蜀中有“蜀犬吠日”和“天无三日晴”之说。

因为空气湿度大,人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

吃辣椒浑身出汗,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因此当地居民多喜吃辣。

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

)学生探究问题:3、我们的家乡枣庄,四季饮食差异很大,如下表所示,议一议,这又与我们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枣庄四季饮食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多冷食、水果多温补类食物辛辣、炖菜、火锅、粥汤多清淡祛火食物[教师点拨]出示枣庄气候直方图,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枣庄春暖气温回升快,降水少,比较干燥,所以多吃清淡祛火类食物,夏热、秋凉、冬寒,因此出现季节的饮食差异。

[探究结论] 受气候影响,不同地区饮食有差别;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饮食也有差别(分组探究部分)认识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2.传统服饰;3.民居建筑;4.身心健康探究活动分组: A组:气候与传统服饰 B组:气候与民居建筑 C组:气候与身心健康[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A组:(2.气候与传统服饰)教师展示:不同地区的传统服饰图片(代表性的图片):阿拉伯服饰(阿拉伯地区),因纽特服饰(北极),藏族服饰(青藏高原)学生探究问题:他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与当地气候有什么关系?[教师点拨]由学生说见解。

教师再以阿拉伯服饰为例引导点拨(薄、轻、颜色浅,可抵挡热带沙漠太阳的强烈照射。

)[探究结论] 传统服饰与气候的关系是:受气候影响,不同地区,服装薄厚、颜色、材料、款式有很大差别。

B组:(3.气候与民居建筑)学生探究问题:(1)探究课本P83页第2题,结合P84页图“4-5-7欧洲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和文字材料,说说欧洲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与气候的关系?[教师点拨]气温高的地方,墙壁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厚学生探究问题:(2)气温高的地方,墙壁一定薄、门窗一定大吗?试举例说明。

[教师点拨](教师以“也门民居”为特例引导学生探究:热带沙漠气候区民居墙壁厚窗户小的好处)学生探究问题:(3)搜集世界不同地区房顶图片,对比差别,说说与气候有什么关系?(选取代表性图片:俄罗斯建筑、甘肃西部民居、江南地区民居)学生分析:降水多少和降水形式影响房顶结构。

[探究结论] 民居建筑与气候的关系是: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不同地区,建筑结构相差很大C组:(4.气候与身心健康)【读课本P84页第3题,交流见解:】学生探究问题:(1)观察你周围的人群,除了“感冒”之外,哪些疾病还与气候有关?自己的邻居或亲人有没有这样的病症,什么时候容易发作?[教师点拨](学生先自由说)出示几种常见的与气候有关的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风湿病、哮喘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疾病受气候中哪些因素的影响,从而认识气候与健康的关系学生探究问题:(2)气候除了能影响或危及生命健康之外,能否影响人们的心情?长时间的阴天或雨天,人们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时间炎热或干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光明媚、风儿和煦的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探究问题:(3)针对气候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我们如何能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认识加强锻炼的重要性,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气候,应对不时的气候剧烈变化[探究结论] 身心健康与气候的关系是:气候能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我们要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过渡衔接] 气候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它对人们的生产活动也会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农业生产。

我国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与气候有关的农业谚语。

大家知道我们这儿有哪些农业谚语?[展示探究标题]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共同探究)[学生自由说农谚] 如“数九歌”等[教师展示、学生齐读本地农谚][教师讲解] 这些农谚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农业生产会存在很大差别。

我们以中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为例来对比农业生产的差异。

学生探究问题:(1)按表格搜集的资料内容,对比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说说与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有什么关系?作物熟制和土地类型代表作物东北地区一年一熟(旱地)春小麦、大豆等华北地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旱地)冬小麦、玉米等南方地区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水田)水稻、油菜等[教师依图点拨]学生探究问题:(2)课本P85第2题小明和小丽的的对话,结合“友情提示”内容,你认为这种做法可行吗?理由是什么?(自然状态下不可行。

因为植物的生长特性是与当地的水热条件相适应的)学生探究问题:(3)农业生产,最怕遇到气象灾害。

你知道的气象灾害有哪些?如何来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学生交流、发言] 常见的气象灾害:[教师提问] 本地区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哪类?我们是如何预防和减轻干旱洪涝暴雪台风冰雹冻害其带来的危害的?[教师点拨]干旱的预防和减灾措施:修建水库、打机井、人工降雨;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跨流域调水(图示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等[探究结论] 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是:受气候影响,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差别很大;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生产活动也有差别。

针对气象灾害,要有防灾减灾措施![过渡衔接] 气候除了影响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展示探究标题] 三、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共同探究)学生探究问题:(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影响交通运输的常见灾害性天气有哪些?学生探究问题:(2)说说家乡有哪些灾害性天气?外出活动时如何避免灾害性天气的侵袭?[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学生说出避免下列灾害性天气时侵袭的办法。

<全课总结,提炼升华>: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

不同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是长期适应气候环境的结果。

这也告诉人们:在自然界里,人们要想生活得更美好、更久远,就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大显身手>:一、选择题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大面积的植树造林 B.使用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C.家庭电器的大量使用 D.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2.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①生活方面②农业生产方面③水利建设方面④城市建设方面⑤海陆空交通方面A..①②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我国有些地方居民住房多为竹木结构的“高脚楼”,由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炎热多雨D.日照强烈4.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下列环境适合小麦生长的是()A.温热的水田B.温凉干爽的旱地C.阴冷潮湿的沼泽D.亚热带的淡水湖泊5.下列气象灾害最容易出现在枣庄地区的是()A.雪灾B.洪涝C.沙尘暴D.干旱6.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的长袍、戴白色头巾,这与当地气候有一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起到保湿作用B.主要起到防雨作用C.主要起到遮阳作用D.主要起到防风作用二.阅读以下文字材料,体味地理知识的趣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