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目的:熟悉女性外生殖器的解剖与临近器官关系;熟悉女性骨盆的形态与结构;
了解盆腔血管、淋巴及神经的分布;了解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第一节外生殖器
外阴范围:两股内侧,前面为耻骨联合,后面是会阴。
外阴的组成: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前庭大腺等。
①阴阜(mons pubis):脂肪组织,青春期开始有倒三角形阴毛生长。
②大阴唇(labium majus):有丰富的静脉、淋巴、神经,外伤后易出现血肿。
(血肿可自然吸收)
③小阴唇(labium minus):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极敏感。
④阴蒂(clitoris):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极为敏感,有勃起性。
⑤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包括尿道口、阴道口及处女膜、前庭大腺。
前庭大腺(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面,通过一细长的腺管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中下1/3交界处。
第二节内生殖器
1)阴道(vagina):
①功能:性交器官、月经通道、产道
②位置:前为尿道,后为直肠,上端包绕宫颈阴道部,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
阴道穹窿(vaginal fornix):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
分前后左右四个部分。
后穹窿最深,与盆腔最低的子宫直肠陷凹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
③解剖:呈上宽下窄、前后壁相互紧贴的(扁平)管道、内有横行皱壁。
2)子宫(uterus):
①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前面扁平,后面稍突出。
②功能:孕育胚胎、胎儿;娩出胎儿;产生月经。
③成年妇女子宫重约50g,长约7~8cm,宽约4~5cm,厚约2~3cm,子宫容量约5ml。
④空腔器官,腔内覆有黏膜,称子宫内膜。
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子宫腔和子宫颈管四部分。
A.子宫狭部: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
非孕期长约1cm,临产后形成子宫下段。
狭部上端为宫颈解剖学内口;下端子宫内膜转为宫颈粘膜,为组织学内口。
(子宫颈阴道部为鳞状上皮细胞,子宫颈阴道上部为高柱状上皮细胞,子宫内膜?为矮立方形上皮细胞。
)
B.子宫体的组织结构: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内膜层。
内膜层表面2/3为功能层,余下1/3为基底层。
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
C.宫颈的组织结构: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宫颈管粘膜---高柱状上皮,受卵巢激素影响;有丰富腺体---粘液栓;鳞柱交界---宫颈癌好发部位。
D.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在正常位置的韧带有: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
维持子宫在前倾位置的韧带是圆韧带和宫骶韧带。
3)输卵管(Fallopian tube):是受精场所,也是向宫腔内运送受精卵的管道。
由内向外分为四部:间质部(1cm)、狭部(2~3cm)、壶腹部(5~8cm)、伞部(其须状组织,有拾卵作用)。
4)卵巢(ovary):大小约4*3*1.5cm,绝经后卵巢变小变硬。
组织结构:表面无腹膜,由生发上皮和白膜覆盖。
卵巢组织分皮质和髓质,卵泡在皮质,髓质主要是血管、神经、淋巴管等。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
解剖位置:卵巢位于输卵管的后下方,卵巢外侧以骨盆漏斗韧带连接于骨盆壁,内侧以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连接,以卵巢系膜连接于阔韧带后叶的部位称为卵巢门,卵巢血管和神经通过骨盆漏斗韧带经卵巢系膜在此出入卵巢。
第三节血管、淋巴及神经
(一)动脉
1.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
2.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
3.阴道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
4.阴部内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
痔下动脉:供应直肠下段及肛门部。
会阴动脉:分布于会阴浅部。
阴唇动脉:分布于大小阴唇。
阴蒂动脉:分布于阴蒂及前庭球。
(二)静脉
盆腔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卵巢静脉,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
(三)淋巴
1.外生殖器淋巴:腹股沟浅淋巴、腹股沟深淋巴
2.盆腔淋巴:髂淋巴组、骶前淋巴组、腰淋巴组
意义:当内外生殖器发生感染或癌瘤时,可延淋巴管传播,导致相应淋巴结肿大。
(四)神经
1.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
2.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第四节骨盆(pelvis)
(一)骨盆的组成
1.骨骼:骶骨、尾骨、髋骨(髂骨、耻骨、坐骨);
2.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3.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
(二)骨盆的分界
骶骨盆(大骨盆)分界线: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线及骶岬上缘。
真骨盆(小骨盆):即为骨产道。
骨盆入口骨盆出口骨盆腔(pelvic cavity)
(三)骨盆类型
1)女性型:入口呈横椭圆形,耻骨弓大,坐骨棘间径≥10cm,约占52~58.9%。
2)扁平型:入口呈扁椭圆形,骨盆入口前后径短,耻骨弓大,约占23.2~29%。
3)类人猿型:入口呈长椭圆形,前后径>横径,耻骨弓小,侧壁稍内聚,坐骨较突出,坐骨切迹较宽,14.2~18%。
4)男性型:入口略呈三角形,耻骨弓小,两侧壁内聚,坐骨突出。
,也称“漏斗骨盆”,1~3.7%。
第五节骨盆底(pelvic floor)
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盆腔脏器赖以承载并保持正常位置。
(一)外层
浅层筋膜:会阴浅筋膜;
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肛门外括约肌。
(二)中层
泌尿生殖膈:两层坚韧筋膜中间是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
(三)内层
盆膈:最坚韧,由肛提肌及筋膜组成。
会阴(perineum):广义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
狭义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楔形软组织,包括皮肤、筋膜、肌肉及中心键,又称会阴体(perineal body)。
会阴在妊娠期变软,有弹性,利于分娩。
但分娩期不注意保护易裂伤,造成盆底的支撑减弱。
第六节临近器官
1)尿道(urethra)2)膀胱(urinary bladder)3)输尿管(ureter)
4)直肠(rectum)5)阑尾(vermiform append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