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储存与养护ppt课件
2.1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⑴温度 ⑵湿度 ⑶空气 ⑷日光 ⑸霉菌和害虫
中药的分类贮存方法
1.植物类药材
⑴重点养护品种 指最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这类中 药的种类很多,如当归、甘草等,贮存这类药材的仓库应选择结构建 筑好、干燥、凉爽、四周整洁、平时温湿度管理严格,具有药剂熏蒸 条件,且能做到及时检查质量,可有效地控制虫霉现象的产生。 ⑵花类品种 贮存花类药材的关键,是要防止受潮,故必须严格控制 湿度。 ⑶全草及地上部分品种 药材中全草和地上部分的品种很多,由于体 轻质泡,贮存时占用面积很大。多数品种只要自身干燥,一般不容易 发生变化,可以贮存在条件一般性的仓库内。 ⑷盐腌品种 盐腌药材具有潮解、溶化和含盐份的特点,故贮存这类 药材应选择阴凉仓库,尽量防止潮湿空气的浸入。
2.动物类药材 动物类药材主要有皮、肉、骨、甲和蛇 虫躯体,它们极易生虫和泛油,并具有腥 臭气味,保管、养护比一般药材困难 ◆3.矿石、贝壳类药材 这类药材一般不受外界影响,可贮存在一 般的仓库内
4.特殊类型药材
⑴细(稀)贵品种 如人参、西洋参、麝香等,这 类药材经济价值高,必须严格管理。 ⑵易燃品种 药材中有遇火极易燃烧的品种,如硫 黄、火硝、樟脑等,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贮存 在安全地点。 ⑶毒性药材
叶、花、全草类药材的养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花类药材在贮藏中常发生退色、发霉、虫蛀、走气、 花冠脱落变形等现象。在贮藏时,应根据各花类药 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贮藏。 2.全草类药材在贮藏中,叶片或花穗易引起霉哟变或 变色,因此需防潮、避光,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的养护 新入库的果实类中药,有较强的呼吸作用, 它不仅能吸潮发热,也能因之霉变。若采 收时未充分干燥,霉变更易发生。种子类 药材在贮藏中极易回潮、发霉等变异。
7.经蜜炙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 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 潮变软或粘连成团且易被污染,虫蛀、霉变 及鼠咬,应贮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 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 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 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养护。
中药储存与养护
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1.霉变 ◆2.虫蛀 ◆3.变色 ◆4.泛油 ◆5.散气变味
1.1 霉变
◇概念:霉变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 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条件: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
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 .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有:⑴中药内含有 养料可供霉菌的寄生 ⑵受潮湿的影响 ⑶ 中药本身“发汗” ⑷生虫后引起发霉 (5) 外界环境不清洁
概念:药材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保 管养护不当而引起中药自身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原因:⑴因酶作用引起的变色; ⑵因发热、霉变引起的变色; ⑶非酶引起的变色。
4.1
泛油
§概念:又称走油或浸油,是指某些含油中 药的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象。 §原因:⑴中药本身的性质 ⑵温、湿度的影响; ⑶贮藏保管不善。
中药养护技术简介
⑴干燥养护技术 ⑵冷藏养护技术 ⑶埋藏养护技术 ⑷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⑸对抗同贮养护技术 ⑹无公害气调养护技术
常用中药材的养护技术
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养护
⑴常见易发霉的中药有:甘草、当归、羌活、 紫菀、黄芩、远志等,它们含有霉菌生长需 要的营养物质,在适宜条件下,极易霉变。 ⑵易生虫的中药有:川芎、当归、板蓝根、半 夏、甘草、桔梗等。
2.1 虫蛀
概念:虫蛀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 作用。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被虫的排 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中 药疗效,以致不能使用。 害虫来源1)产地收取加工 (2)运输过程 (3)贮 藏过程 (4)包装物或容器 (5)库房内外的清洁工 作做得不好
3.1 变色
3.对含糖分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 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炮制后不 易干燥,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极易变软 发粘,易被污染,应防霉、防虫蛀,置通 风干燥处贮藏。 4.种子类药材经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 紫苏子、柏子仁、莱菔子、薏苡仁等,应 贮藏缸、罐中封闭保管,防虫害及鼠咬。
5.凡酒制饮片,如当归、常山、大黄等,醋 制饮片,如芜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贮 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 6.凡盐炙的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 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易受 潮变软,若温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则盐折出 ,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 。
附:各类中药饮片分类(植物药)
1、富含淀粉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块状茎、果实或种子部位, 含丰富的淀粉,质地粉性) a.强淀粉饮片有 白芷、山药、贝母、天花粉、葛根、泽泻、防己、 赤勺、重楼、北沙参、南沙参、何首乌、太子参、天葵子、金果兰、 白术、大黄、猫爪草、薏苡仁、芡实、浮小麦、白扁豆、乌豆、赤小 豆、刀豆、麦芽、神曲、娑罗子、决明子、皂角、胖大海、预知子、 莲子等。 b弱淀粉饮片有 三棱、莪术、防风、白蔹、白芍、银柴胡、千年健、 藕节、仙茅、红大戟、木瓜、桔核、金樱子、槐角、荔枝核、桑椹、 冬瓜子、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楮实子、韭菜子、青葙子、急性 子等。
5.1 散气变味
概念:指一些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如挥发油 等)中药,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 使得中药的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 药物举例:当归、川芎、降香、金银花、陈 皮、茵陈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1.1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⑴中药的含水量 ⑵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茎、皮类药材的养护 茎类药材与根、根茎类药材一样,在贮藏中 也易发生霉变。应根据不同药材进行不同 的贮藏养护。
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
1.对含淀粉多的药材,如泽泻、山药、葛根 、黄芪等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贮存在通 风、干燥、凉处,防虫蛀、防潮。 2.对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薄荷、当归、木 香、川芎等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小于60℃ ,如大于60℃则损失有效成分,贮藏时环境 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散失香气或泛油,温 度太高易吸湿霉变和虫蛀,应置阴凉干燥处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