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
——————————————————————
开放试验 知道
知道
知道
单盲法
不知道 知道
知道
双盲法
不知道 不知道
知道
三盲法
不知道 不知道
不知道
—————————————————————— 据统计在文献报告72项精神药品的临床试验
➢ 新药的定义 ①药物学观点:指化学结构、药物组成或药理作用
不同于现有的药物。 ②药政的要求: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过
的药品,凡增加新的适应症,改变给药途径和改 变剂型的亦属新药范围。 中药:根据中国传统理论研制的药物。 西药:根据现代理论研制的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单克隆抗体技 术或其它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抗体或核酸类 药物。
寿命表分析 分层分析 多因素分析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㈤应注意的问题 1、依从性 2、医德问题 3、安慰剂效应 4、差别显著性与临床效果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一、新药的概念与分类
药品的定义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 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2020/11/28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临床试验,通常是指用来比较不同的处理 (药品或治疗方法)对某种疾病的疗效的随机 双盲对照试验。临床试验有两个基本特点:试 验与观察的对象是人 — 既有生物性又有心理 与社会性,非常复杂;它是医学实践与科学实 验的结合点 — 既要有可行性又要有科学性。 在人体上做试验,又难免涉及伦理问题和法律 问题。新药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上进行的 关于新药效应的一系列实验性研究,以证实或 揭示试验用药的作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用药的疗 效与安全性
现象和霍桑效应及不能预知的结局对结果 的影响。 2)对照的类型 空白对照:对照组不给任何治疗措施 用于:A、病情较轻,没有危险性,又没有好的
治疗措施的疾病;B、由于处理手段非常特殊, 安慰剂盲法试验无法执行,或者执行起来极为 困难;C、试验药的不良反应非常特殊,以致于 使研究者处于盲态。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9月1日正式发 布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规范是根 据我国的药品管理法,参照国际惯例/规范 GCP制定。发布之前,经过试行阶段,所以 其中的有关规定,既符合国情,又有利于我 国的医药工业与国际接轨。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院每年花近亿美元资助近千个临床试验方 面的项目,尤其是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大 规模多中心试验项目费用数以百万计。我国 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为保障 受试者的安全和利益,避免重复,保证质量, 临床试验事先必须获药政管理部门的批准。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对照:设立对照的目的是排除非处理作用对结果的 影响。不设对照可能出现的问题。 •1、不能预知的结局 •2、向均数回归 •3、霍桑效应 •常用的对照方法:1、空白对照;2、安慰剂对照;3 、有效对照;4、交叉对照;5、相互对照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②对照: 1)设立对照的必要性:能排除向均数回归
❖ 外部对照(历史对照):同种病人不治疗、
相同治疗或不同治疗的数据对照。
③样本大小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 安慰剂对照:安慰剂其外观(如剂型、大 小、颜色、重量、气味、口味)、给药途 径、甚至病人的感觉均与试验药物相同, 但不含药物的有效成份。 目的在于消除由于心理因素所形成的 偏倚,控制安慰剂作用;消除疾病自然进 展的影响,可以分离出由于试验药物所引 起的真正不良反应。
❖ 有效对照(阳性药物对照);给予对照组 已经证明有效的药物,将试验药物的疗效 与已知有效药物疗效进行比较。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5、盲法的应用 为了减少试验中的偏性,排除病人和研
究人员的主观因素和“安慰剂效应”以便获 得可靠的试验数据。“设盲”是指试验药和 安慰剂(或阳性对照药)均以密码或代号 表示,受试病人,研究人员、数据审查委 员会,试验辅助人员,监测人员及统计学 家均属于设盲对象。
•
•处理组
•人 机 随 •群
•非处理组
•将来
•有 效 •无 效 •有效
•无 效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设计与实施
•病例选择:研究对象可比;尽可能多 的病例数量。如果为新药,试验只限于 24~40岁的男性。先应制定标准: •1、诊断标准 •2、纳入标准 •3、排出标准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㈢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1、确定临床试验目的 2、引导试验(预试验)
中,开放试验获得的阳性率为83%,双盲试验阳 性率仅为25%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6、结局变量的选择 ①一级终点: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
生存率、不良反应率 ②二级终点(代用终点):间接指标(如
血压、血脂等) 注意指标客观、可靠、特异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㈣资料的分析和总结 1、描述性分析 2、两组(或多组)结果的分析比较 3、其它分析:剂量-反应分析、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临床试验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为了观察一种药物或者其它的处 理方法的效果,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随 机给与这种药物于其中一组,另一组使用 安慰剂或者其它药物作为对照,随访一段 时间,分析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结果。
2、应用 ①药物疗效评价 ②药物安全性评价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临床实验示意图
❖ 交叉对照(自身对照):每一例病例既在实
验组,以在对照组,此法可比性好,研究效率 也可提高。要求第一阶段的治疗结果不会影响 第二阶段的治疗。
❖ 相互对照:几组病人给以不同的措施,将其结
果互相比较。
❖ 剂量-反应对照:将试验药物设计成几个剂量,
而受试者随机地分入一个剂量组中,(安慰剂对 照为零剂量),观察结果。
为了预先获得某些信息和找出为进一步 试验所必须的规律和运作方法,在临床研 究的各期进行。 3、确定研究对象 ①病例:住院病例、门诊病例
注意病例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 标准和受试病人的环境。
第六讲新药上市前研究
•随机分配:随机分配的目的是进入处理组或 对照组机会均等,包括混杂因素的机会相等 ,增加了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减少了 主观因素对实验的影响。①完全(单纯)随 机分配 •②区组随机分配 •③分层随机分配 •④配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