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鉴赏
郑思肖是宋元之际一位很有民族气 节的爱国诗人和画家。
墨梅图题字:
向来俯首问羲皇, 汝是何人到此乡。 未有花前开鼻孔, 满天浮动古馨香。
左下方钤白文印
求则不得,不求或与。 老眼空阔,清风今古。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兰 郑思肖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画菊诗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宋徽宗-赵佶
赵佶(1082~1135),北宋画家、 书法家,即宋徽宗。初封为端王, 1100年即位。继位前,与王诜、赵 令穰等书画艺术家交往甚密。他能 画花鸟、人物、山水,描绘工细入 微,尤善花鸟画,设色均净,富丽 典雅,笔墨精妙,造型生动,神形 兼备。他画鸟用生漆点睛,隐出纸 面,富有创造性。除擅长绘画外, 还兼善书法,风格挺健秀丽,称瘦 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赵佶 重视对文物书画的收藏鉴赏和整理。
宋徽宗-赵佶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宋徽宗-赵佶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宋徽宗-赵佶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宋徽宗-赵佶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宋徽宗-赵佶
其代表作之一。原为《柳鸦芦雁图卷》的前半幅。柳和鸦采用没骨画 法,设色浅淡,构图洗练。粗壮的柳根,细嫩的枝条,姿貌丰腴的楼 鸦画得都很精细工整。楼鸦双双休息嬉戏,形态自在安详。画面在黑 白对比上舒米穿插上取得了很大成功。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宋徽宗-赵佶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竹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
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 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 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 著名画家、诗人。他与苏轼是表兄 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 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 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以善画竹竹著称。他注重 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 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 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 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 “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这 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意思 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 充分的把握。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梅 王冕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他画 的梅简练洒脱,别具—格。其《墨 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 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 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 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 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 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 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划出来。 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 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 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 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 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徐熙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为五代花鸟画派的一支,代表画家徐熙.北宋郭若虚在 《图画见闻志》“论黄、徐体异”时说“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又说 “徐熙江南处士”,“多状江南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此派 多作粗笔浓墨,略施杂彩,而笔迹不隐,素有“落墨花”之称。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黄荃
《双喜图》原题“宋人双喜图”,后因在 图中树干上发现有“嘉祐辛丑年崔白笔”的 题识,故归于崔白名下。“嘉祐辛丑”为宋 仁宗嘉祐六年(1061),此时正是崔白画艺的 成熟时期。画面上,一派古木槎丫、霜叶飘 零的萧条景象。秋风中,竹树摇撼,山草皆 靡,风势甚烈,两只寒鹊栖飞噪鸣于枯木荆 棘之颠,不知何时闯来一只野兔,正引首回 顾,耸耳翕吻鼓目瞪着树上的山鹊,这就更 加增添了双鹊躁动不安的情绪。画家抓住了 秋兔双鹊高下对峙、浑然一体的瞬间之景, 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4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花鸟画: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梅 王冕 兰菊 郑思肖 竹 文同
崔白
宋徽宗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黄筌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为五代花鸟画派的一支,代表画家黄筌。黄居西蜀画 院统治地位, 入宋后,画风延续将近一百年,当时花鸟画无不以“黄家 体制为准”。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论黄、徐体异”时说: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并指出黄派之画多写禁中珍禽瑞鸟 ,奇花 怪石,用笔工整,设色堂皇。此派画法,以细挺的墨线钩出轮廓,然 后填彩,即所谓“钩填法” 。后人评为“钩勒填彩 旨趣浓艳”
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 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 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
黄筌多画宫中异卉珍禽,徐熙多写汀花水鸟,故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之谚,据《梦溪笔谈》说:“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精细,几 不见墨迹,但以五彩布成,谓之写生。”对后世花鸟画影响极大。又 因黄筌及其子居宝、居寀,弟惟亮等画格调富丽,遂成为北宋初翰林 图画院优劣取舍标准,被称为“院体”。
文同墨竹的特点是。“文同画 竹,影中见骨”。在其所画墨竹之 影中,可以见到竹子的“骨头”。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崔白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崔白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崔白
北宋画家。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 补画院艺学。性情豪放,他好古博雅,恃才 傲物。擅画花竹、禽鸟,也能画道释人物和 走兽。尤工荷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 笔迹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在继承徐熙、 黄筌两体的基础上别创一种清淡疏秀之格, 一变宋初以来画院中流行的黄筌父子浓艳细 密的画风。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兰 菊花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别 号所南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 属福建)人。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 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 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以后客居 吴下,寄食报国寺。原名不详,宋 亡后改名思肖,表示思念赵宋,取 “肖”从“□”之意。字忆翁,表 示不忘故国;日常坐卧,也要向南 背北。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 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 夺。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黄荃《雪竹文禽图》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玊堂富贵图】 南唐 徐熙 轴 绢本 纵112.5CM 横38.3CM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黄筌(约903-965)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五代·后蜀〕字要叔,成 都(今属四川)人。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入 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早以工画得名,擅花鸟,师刁光胤、滕昌, 兼工人物、山水、墨竹。山水松石学李升 ,人物龙水学孙位,鹤师薛 稷撷诸家之萃,脱去格律而自成一派。画迹有《桃花雏雀图》《海棠 鹁鸽图》等349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写生珍禽图》 卷,绢本,设色,纵41.5厘米,横70厘米,用笔严谨、清练,设色华 丽,形象刻画生动逼真,不愧为稀世珍宝,有“付子居宝习”五字填 款,现藏故宫博物院;《雪竹文禽图》册页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子居 实、居宝、居寀皆善花鸟,传其家学。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五代《徐熙》ຫໍສະໝຸດ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雪竹图》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第五章 五代宋元篇
王冕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号煮石山农、 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 诸暨(今浙江)人。出身贫家,白 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读书, 试进士不第,游大都(今北京市), 泰不华推荐任翰林院官职,辞不就。 归隐九里山,卖画为生,终老田园。 工画墨梅,枝叶密繁,生意盎然, 劲健有力,或用胭脂作没骨梅;亦 擅竹石。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 新风的花鸟画家。 隐居会稽九里山, 种梅千枝,筑茅庐三间,题为“梅 花屋”,自号梅花屋主,以卖画为 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轩”,放 于鉴湖之阿,听其所止。又广栽梅 竹,弹琴赋诗,饮酒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