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C卷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C卷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C卷一、单选题 (共6题;共15分)1. (3分)下面情境中,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夏天某日,八年级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末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A . “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 . “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 . “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 . “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2. (3分)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 .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训诫:告诫,教导B . 嶙峋:形容人瘦削灌木:灌溉树木C . 目眩:眼睛昏花啜泣:抽抽搭搭地哭D . 纳罕:惊奇,诧异小心翼翼:谨慎小心3. (3分)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 . 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

B . “我”在伙伴的怂恿下爬悬崖。

C . 伙伴们勇敢地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

D . 我终于爬了上去并跟他们一块艰难地下来了。

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里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B . 七年级(5)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

C . 谈到如何看待今日的辉煌?这位获奖者却显出几分羞涩。

D .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5. (2分)(2016·山西) 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任务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

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A . 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

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B . 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

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C . 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

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

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D . 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

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

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

E。

龚旺,号“花项虎”,浑身刺有虎斑,脖子上刺着虎头,在马上会使飞枪。

6. (2分) (2017七下·江津期末) 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B . 《带上她的眼睛》作者刘慈欣,曾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C .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D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

二、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7. (7分)名著阅读(1)《伊索寓言》中《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写的是微不足道的蚊子虽然机智地战胜了百兽之王,而它沉醉于胜利之中时却撞上蛛网。

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弱者也能战胜强者,强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

除了《蚊子和狮子》之外,请任意写出《伊索寓言》中两个故事的名称。

(2)请简要概括一个故事的内容,并分析得出的启示。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8. (18分)[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________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归休: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________(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迷路那年我6岁。

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弃的采石场,双亲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风景十分迷人。

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

就在我们穿越了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人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道了。

像只无头的苍蝇,我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

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父亲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背靠着一棵树,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

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

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

走进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你好,小家伙,”卡廷说,“看,天气多美,你是出来散步的吧?”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卡廷边削边不时把尚未成形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

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

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当时,我心中只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了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之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断定我一定迷路了,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淳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1)第三段中“像只无头的苍蝇,我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

”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________。

(2)在卡廷的笛音指引下,“我”找到了回家的路,请用文中的话表达“我”当时对此事的心情:________(3)为什么卡廷没有直接带“我”回家,而是用笛音引导迷路的“我”?(4)而事实上除了卡廷听到“我”的哭声,还可以从________断定“我”已经迷路了(5)本文和上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在________上相类似,但是两文表现的主题不同,《走一步,再走一步》表现的主题是:________;《迷路》表现的主题是:________。

五、默写 (共1题;共8分)10. (8分)默写(1)①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

(杜牧《泊秦淮》)(3) 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子在川上曰:“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

(《虽有嘉肴》)(6)“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7)《钱塘湖春行》中,用鸟的活动来表现初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1. (5分)在《观沧海》中,“涌”字用得很好,试作赏析。

七、写作题 (共1题;共30分)12. (30分)“有些错误,生活从不赐予我们改过的机会,可能会从此留下深深的追悔。

在你与父母亲或亲人相处时,有没有让你至今想来仍有些后悔的事?以《,请原谅我》为题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6题;共15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二、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7、答案:略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8、答案:略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答案:略五、默写 (共1题;共8分)10、答案:略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1、答案:略七、写作题 (共1题;共30分)12、答案: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