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工大药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合工大药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合工大药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二、通用名,结构,主要药理作用2、1 由中文通用名导出结构式,并说明其主要药理作用(熟记,结构式中不能有任何错误)1、吲哚美辛2、阿司匹林3、对乙酰氨基酚4、布洛芬8、氢化可得松9、地塞米松10、地西泮11、异戊巴比妥12、苯巴比妥13 氯丙嗪14、普萘洛尔15、普鲁卡因16、利多卡因17、左炔诺孕酮18、肾上腺素19、异丙肾上腺素20、麻黄碱21、氟尿嘧啶22、青霉素G 23、6-APA 24、己烯雌酚25、环丙沙星26 诺氟沙星27、克拉维酸28、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 29、奥沙西泮30、头孢氨苄31、磺胺嘧啶32、硝苯地平34、羟布宗35、雷尼替丁37、甲苯磺丁脲38、甲氧苄啶39、环磷酰胺40、麻黄碱2、2 由结构式导出中文通用名(理解,记忆)1、哌替啶2、头孢羟氨苄3、替马西泮4、苯妥英钠5、氟哌啶醇6、氢氯噻嗪7、二甲双胍8、氨氯地平9、氯贝胆碱10、西咪替丁11、卡托普利12、法莫替丁13、奥美拉唑14、她莫昔芬15、氯沙坦16、炔雌醇17、炔诺酮18、甲睾酮19、米非司酮20、左氧氟沙星21、吗啡22、溴新斯得明23、阿托品24、美沙酮25、纳洛酮26、盐酸可乐定27、维生素C 28、洛伐她汀29、沙丁胺醇30、7-ACA 31、氯苯那敏32、西替利嗪33、萘普生34、氯霉素35、吡罗昔康36、顺铂37、奥沙利铂38、头孢噻肟钠39、睾酮40、磺胺甲噁唑41、氟康唑42、阿苯达唑43、氯喹44、螺内酯45、巯嘌呤46、氮芥三、填空题1、根据药物在体内得作用方式,把药物分为(结构特异性药物)与(结构非特异性药物)(p478)2、光学异构体在活性上得表现可有:( 作用完全相同)、作用相同但强度不同、(作用方式不同)等几种类型。

(p481)3、Prodrug(p489):前体药物,将药物分子经结构修饰后,使其在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原药物分子发挥作用,这种结构修饰后得药物称作前体药物,简称前药。

(p489)4、与巴比妥类药物活性相关得理化性质主要就是药物得(酸性解离常数pKa)与(脂水分配系数)。

5、抗抑郁药按作用机制可分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与(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p51)6、吗啡3-位酚羟基除具有酸性外,还易被氧化,空气与光照氧化生成(伪吗啡)与(N-氧化吗啡),应避光保存。

(p62)7、可用作戒毒药得合成镇痛药为(美沙酮)。

(p68)8、普鲁卡因在体内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甲酸)与(二乙氨基乙醇)。

9、下列药物(东莨菪碱,阿托品,樟柳碱,山莨菪碱)得中枢作用依次(减弱)(填“增强”或“减弱”)。

10、(洛伐她汀)就是第一个上式得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就是无活性得(前药),在体内水解为β-羟基酸衍生物才有抑酶活性。

(p187)11、炔诺酮得18位引入(甲基),得到得左旋体口服有效,成为(左炔诺孕酮),就是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得全合成甾体激素。

12、对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代谢拮抗)学说,开辟了寻找新药得途径。

13、当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联合应用时,可同时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形成协同抗菌作用。

P35314、临床上以(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组成复方新诺明,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等。

P35415、奥格门汀就是由(阿莫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钾)组成复方制剂。

P31716、将(氨苄青霉素)与(舒巴坦)以1:1得形式以次甲基相连形成双酯结构得前药,称为舒她新林。

P31717、将(对乙酰氨基酚)得酚羟基与(阿司匹林)得羧基成酯得前药称为贝诺酯。

P23918、四环素在pH2-6条件下,C-4二甲氨基易发生(可逆得差相异构化)反应,活性降低。

P32119、第一个用于临床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就是(克拉维酸)。

20、氮芥类药物得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烷化剂部分)与(载体部分)。

21、与奎宁互为非对映异构体得药物就是(奎尼丁),在临床上用于(抗心律失常)。

奎宁引起得毒性反应称为(金鸡纳反应)。

P380,16122、奎宁服用后易引起低血糖,其原因就是能促进(胰岛素)得释放。

P38023、将奎宁得仲醇基与(氯甲酸乙酯)反应,生成优奎宁,也称无味奎宁。

P38024、花生四烯酸主要代谢途径有(环氧合酶)途径与(脂氧酶)途径。

25、保泰松得体内代谢物为(羟布宗),同样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且不良反应小。

26、非拉西丁得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得毒性及副作用都低,临床广泛用于镇痛与退热。

P24027、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苯环上引入羟基可(增强)拟肾上腺素作用。

3,4-二羟基化合物比含一个羟基得化合物活性大;但儿茶酚胺结构易被(MAO)与(T)催化代谢破坏,一般作用时间短暂,不宜口服。

P10928、奥沙西泮就是(地西泮)得体内活性代谢物。

29、半合成青霉素就是以(6-氨基青霉烷酸)为基本原料与各种酰基得侧链缩合而成。

常用得缩合方法包括(酰氯法)、(酸酐法)、(DCC法)与固相酶法。

P30630、巴比妥类药物具有(5,5-二取代基环酰脲 )结构,因而具有水解性。

31、奥美拉唑就是第一个上市得( 质子泵)抑制剂。

32、维生素C分子中含( 2 )个手性碳原子33、巴比妥类药物得钠盐在空气中放置易析出沉淀就是由于(吸收空气中得CO2 )。

34、地西泮体内水解代谢有两个部位,其中( 4,5 )位得水解反应为可逆得,不影响生物利用度。

35、奎尼丁抑制( 钠)离子通道而用作抗心律失常药。

36、硝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结构得钙拮抗剂。

37、甲氧苄啶就是磺胺药得增效剂就是由于(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细菌代谢受到双重阻断)。

38、在雄甾烷母核中,引入17α乙炔基可使活性向( 孕激素)转化。

39、维生素C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异构化,存在三种形式,其中(烯醇)形式最稳定。

40、拟肾上腺素药物中,氨基氮原子上得取代基改变显著影响α与β受体效应,一定范围内,取代基增大,产生得影响就是(α受体效应减弱,β受体效应增强,且对β2受体选择性增高)。

41、氟尿嘧啶属于(嘧啶)拮抗剂,就是治疗实体瘤得首选药。

42、睾酮引入(17-甲基)得到得甲睾酮,就是常用得口服雄激素。

四、合成题(理解、推理)1、异戊巴比妥2、地西泮3、由青霉素G合成氨苄青霉素钠4、肾上腺素5、利多卡因6、硝苯地平7、奥美拉唑8、吲哚美辛9、环丙沙星10、布洛芬11、氯丙嗪(p43) 12、苯巴比妥13、普萘洛尔五、选择题(只考A型选择题,主要考察典型药物,特别就是重点药物得理化性质等,参阅试题库,这里略)六、问答题1、何谓前药原理?前药原理能改善药物得哪些性质?举例说明(p490)答:前药(pro-drug)原理系指用化学方法将有活性得原药转变成无活性衍生物,在体内经酶促或非酶促反应释放出原药而发挥疗效。

药物做成前药后,可以达到如下目得:(1)改善药物吸收;(2)增加稳定性;(3)增加脂溶性;(4)提高药物得作用选择性;(5)延长药物作用时间;(6)消除不良味觉;(7)配伍增效等。

举例:普洛加胺(Pargabide)在体内转化成γ-氨基丁酰胺,成GABA(γ-氨基丁酸)受体得激动剂,对癫痫、痉挛状态与运动失调有良好得治疗效果。

由于γ-氨基丁酰胺得极性太大,直接作为药物使用,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即不能达到作用部位,起到药物得作用。

为此做成希夫碱前药,即普洛加胺,使极性减小,可以进入血脑屏障。

备注:(1)本教材中典型得前药实例:氟奋乃静p39,波引洛尔p144,洛伐她汀p187,环磷酰胺p261,舒她新林p317,琥乙红霉素p328,琥珀氯霉素p334,优奎宁p380。

注意上述药物做成前药得目得不完全相同(2)本教材中软药得实例:苯磺阿曲库铵p103,艾司洛尔p144举例说明前药在药物设计中得应用。

例1:氨苄西林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将羧基成酯得到匹氨西林,体内吸水容易进行,在血液迅速产生原药氨苄西林发挥作用。

例2:将肾上腺素分子中得酚羟基成酯修饰得到地匹福林减少肾上腺素在局部应用时引起得对心脏得副作用。

例3:将地塞米松分子中21位羟基与磷酸成酯,得到地塞米松磷酸酯钠盐,可提高其水溶性,用于静脉给药。

例4:甲硝唑分子中羟基与磷酸成酯增加其水溶性。

例5:将支气管舒张剂特布她林分子中得酚羟基与N,N-二甲基甲酸成酯修饰得到前药班布特罗避免了首过代谢,提高了药物得活性及其选择性。

例6:改善药物在特定部位得释放利用二氢吡啶为载体(N-甲基二氢吡啶甲酸)与含有-NH得药物形成酰胺前2药,提高了药物得脂溶性,使该前药在体内迅速分布于脑内及全身,然后被酶促氧化成季铵盐,除脑以外得其她组织得季铵盐迅速从体消除,而在脑内得季铵盐酰胺键被酶促裂解较慢,达到在脑内持续释放母体药物得目得。

例7 :掩盖药物得不良气味如氯霉素分子中得羟基与棕榈酸成酯得到氯霉素棕榈酸酯,无味氯霉素。

例8:前药修饰将奋乃静分子中得羟基修饰成为庚酸酯在体内缓慢释放出母体药物奋乃静而达到延长作用时间得目得。

例9:将两个药物拼合制成前药而发挥协同作用例如将氨苄西林与舒正坦拼合成为前药舒她西林,进入体内后经酯酶分解为氨苄西林与舒正坦发挥药物配伍作用,增强氨苄西林得抗菌活性。

3、经典H1受体拮抗剂有何突出得不良反应?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就是如何克服这一缺点?举例说明。

答:经典H1受体拮抗剂最突出得毒副反应就是中枢抑制作用,可引起明显得镇静、嗜睡,就是因为这些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并与脑内H1受体有高度亲与力,由此拮抗脑内得内源性组胺引起得觉醒反应而致中枢抑制。

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通过限制药物进入中枢与提高药物对外周H1受体得选择性来发展新型非镇静性抗组胺药。

如盐酸西替利嗪就就是通过引入极性或易电离基团使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克服镇静作用得。

4、简述代谢拮抗原理,举例说明代谢拮抗原理在药物设计中得应用。

P352 答:所谓代谢拮抗(Metabolic Antagonism)就就是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得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得化合物,使之竞争性地与特定得酶相作用,干扰基本代谢物得被利用,从而干扰生物大分子得合成;或以伪代谢物得身份掺入生物大分子得合成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Lethal Synthesis),从而影响细胞得生长。

例如:尿嘧啶就是体内正常得嘧啶碱基,其掺入肿瘤组织得速度比其它嘧啶快,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以氟原子代替尿嘧啶5位上得氢原子,得到氟尿嘧啶。

5、为什么环磷酰胺对肿瘤细胞毒性较大,而对人体正常细胞毒性较小?p261 答:因为肿瘤细胞中得环磷酰胺酶得活性高于正常细胞,环磷酰胺本身无药理作用,经环磷酰胺酶作用活化后,才有抗肿瘤活性,在体内活化得部位不就是肝脏而就是肿瘤细胞,所以针对性较强,毒性较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