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变形记”作文专题演练“小猪变形记”作文专题演练作者/江苏唐朝霞【小引】森林里,一只小猪闲着无聊,想到了邻居长颈鹿、大象、小鸟……觉得它们的生活一定有趣极了,如果能变成它们该多好啊。
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小猪变形记”为题,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吧!【写作指导】应该围绕“小猪是怎样变的”进行写作。
首先,写出小猪为什么想变成长颈鹿、大象、小鸟等动物,它们的哪些地方让小猪羡慕。
要针对动物的特点,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大象的长鼻子、孔雀的七彩尾巴、小鸟会飞等,写小猪的心理感受,这样,小猪憨态可掬的形象便会跃然纸上。
其次,要写出小猪是怎样“变”的,如变成长颈鹿,可以通过踩高跷、穿高跟鞋、拉长脖子等方法。
最后,要写出小猪变形后的样子,它是怎样得意扬扬地出去炫耀的,其他小动物有怎样的反应。
【佳作展示一】小猪变形记海门市四甲中心小学五年级张轶凡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无所事事的小猪,它每天除了吃就是睡。
一天,它觉得太无聊了,就摇摆着滚圆的身体走出家门,想找些新鲜事儿解解闷。
刚出家门,见邻居长颈鹿正伸着长长的脖子津津有味地吃树叶。
小猪看着长颈鹿悠然自得的样子,羡慕得口水直流,心想:“我要变成长颈鹿,那样就能吃到高处的东西了!”小猪开始实施变形计划,每天睡前用一根细长的绳子拉脖子20分钟,好让短短的脖子变得长一些。
日复一日,小猪每天都忍受着折磨,可是脖子不仅没有拉长,反而变得又粗又肿。
看来变为长颈鹿是没有希望了,还是变成别的动物比较容易!小猪在门前打盹儿,看见大象在河里吸水洗澡,又心生羡慕:要是能像大象那样,有长长的鼻子该多神气啊!怎么办呢?它想起人们常说的猪鼻子插大葱——装象,就找来两根大葱,插进鼻孔里。
它照了照镜子,看到自己长长的“鼻子”,感觉威风极了,想出去炫耀一下。
它走到河边,学着大象的样子吸水,可大葱刚碰到水,它就打了个超级大喷嚏,大葱飞出了几百米,小动物们看到了哈哈大笑。
小猪又尝试着变成松鼠、猴子、小兔……每次都很狼狈。
(写作技巧)它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做真实的自己!【点评】小作者详写了小猪变长颈鹿和大象的悲喜场面,令人捧腹,最后写小猪获得了“要做真实的自己”的感悟,很好。
【佳作展示二】小猪变形记海门市货隆中心小学四年级产妻欣续在森林中,生活着一头胖乎乎的小猪,它整天吃饱了睡、睡醒了吃,觉得生活一点儿新意都没有,简直太无聊了,想改变一下。
一天,它出去玩,看到一只孔雀展开五彩的尾翼,优雅地踱步,引得小动物们啧啧称赞。
它想,孔雀是森林中最美丽的的动物,如果自己变成孔雀,一定会引来无数的粉丝,这样的生活多有意思啊!心动不如行动,为了变成孔雀,小猪买了一把五彩扇,在上面插满鲜花作为装饰,然后把五彩扇插在屁股上,就出去显摆了。
小猪拖着沉重的“尾巴”走了半天,累得气喘吁吁,却连一个小动物也没有碰到,它有些沮丧。
正在这时,小兔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小猪立刻来了精神,得意地说:“你的尾巴多难看,瞧,我的尾巴五颜六色,多好看啊!”说着便转过身让小兔看。
小兔很好奇,小猪光光的屁股上怎么会长出五颜六色的羽毛,便伸手去拔,没想到用力过大把尾巴拽了下来。
兔子大笑起来,森林中的其他小动物都被兔子的笑声吸引过来,大家对小猪的“尾巴”指手画脚,笑小猪臭美。
这次变形出了洋相,小猪羞愧不已,同时明白:应该不断地去完善自己,而不是刻意地模仿别人!【点评】小作者写了小猪模仿孔雀,在森林招摇过市惹出笑话的故事,最精彩的是尾巴“穿帮”的场面。
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了这则童话故事的寓意,令人回味。
新材料作文的选材作者/魏荣葆俗话说,空袋难以自立。
缺少材料的文章必然无血无肉,空洞乏味。
不仅如此,美味佳肴须选用好的食材,锦衣绣服须选用好的衣料,高楼大厦更需要高规格的建筑材料。
同样,作文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档次密切相关。
立意要表达得准确清晰,不仅要选择丰富的材料,而且要学会加工材料。
一、选材的四个误区1. “万能素材”,包打天下。
作文需要积累,但有人积累不够,就走终南捷径,使用所谓的“万能素材”。
说古代必提屈原、司马迁、李白、苏东坡,说现代列举鲁迅、周恩来,说当代首选史铁生、张海迪,看外国自然海伦·凯勒、贝多芬。
论失败是成功之母,司马迁就是典型;论勤奋出天才,也是司马迁;论淡泊名利,还是司马迁。
这种选材,事例陈旧,暴露出作者视野的狭窄和知识的贫乏。
2.焦点热点,盲目套用。
有人为了表明自己关注社会,紧跟时代,就盲目追求新鲜的材料,常常把“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作为写作素材。
2011年李娜夺冠,于是,在江苏高考作文中,李娜也频频现身,作文材料的“撞车”使阅卷老师产生集体性的审美疲倦。
3.材料低幼,无病呻吟。
追求真实表达,是作文的亮点,但有人不会选材,把自己的幼儿生活内容写进作文,结果适得其反。
比如,2013年的江苏高考作文,有人回忆妈妈抱我去医院挂水,一夜不睡,以这件小事表现母亲博大的爱,甚至出现“太阳公公”、“雷锋叔叔”等低幼化表述,让人哭笑不得。
4.“就题取材”,一事一议。
新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寓言、事例、史料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新材料作文”,有别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流行的“材料作文”。
那时的“材料作文”限定文体,要求全面把握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
而“新材料作文”体裁不限,可就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且不必援引材料,更不得拿原材料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所以,只把“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作为论据或叙事主体,是不懂作文规范的低级错误。
二、选材的三个“注重”【经典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蝴蝶从窗户误飞进屋。
它想飞出去,在房间里左冲右突,都无法找到出路。
它显得惊慌失措。
蝴蝶不知疲倦地往房间顶部的那点空间寻找出路。
实际上,低一点的地方就是开着的窗户,但它总不肯往低处飞一点。
最终,这只蝴蝶耗尽全部气力,跌落在屋内死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优秀作文在内容上的特点是“材料丰富”、“内容充实”,如何符合这项要求呢?上面作文材料的内涵,可从蝴蝶的行为方式上进行思考。
从否定蝴蝶行为的角度看,明确的立意有: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放低自己的身姿;冷静面对困境;经验习惯误人;要敢于突破思想的藩篱,等等。
从肯定蝴蝶行为的角度看,明确的立意有:决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等等。
下面的考场作文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自由之翅王风范有一类蝴蝶你永远无法把它关住,因为它的每一片翅膀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房顶阻隔的是翅膀,但它永远挡不住的是飞翔。
上个月是索尔仁尼琴的五周年祭日。
所有流亡者们又一次前往莫斯科,这一次的议题是专制毁灭文学还是创造了文学。
一个生活在专制制度下进行创造的作家,与在极度自由的环境下进行创造相比,其作品的深度和立意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没有苏联,索尔仁尼琴也成不了俄罗斯的良心。
正因为房子的存在才使普通的个体显出差距。
有人选择窗口,有人选择屋顶。
选择屋顶的蝴蝶自然是相信向上就是天空,一切阻隔天空的东西本身的存在即为错误。
他们坚信着错误的存在一定会被清除,他们使用自己的翅膀盘旋,等待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冲击,坚信着一定会改变。
有人等到了,有的人没有等到,坠落而死,‘死者留下的是一个保持高飞的姿态。
他们知道向上三十公分就是天空,向下三十公分也是天空。
但一旦屈服于窗口,意味着他们身上所带有的人性与良知就受到外界的影响。
自己的价值观也被改变,再往大了说,是一个没有高飞的蝴蝶的群体,是一个相信存在即合理而失去了人文精神和斗争意识的群体。
因此我们更应该铭记一些人的名字,从聂鲁达到北岛,从索尔仁尼琴到艾伦金斯堡,从文艺复兴到波西米亚风潮,他们代表一个时代,他们又高于一个时代。
作为高飞者的象征,并非他们的语言文字抑或是思想使人敬仰。
而是挑战本身这个动作大放人性的光辉。
人类历史不过几千年,我们所知的屋顶被打破,但上方又是新的屋顶:距天空的距离不只三十公分。
但他们,都怀抱着一个信仰,一个对蓝天的信仰,对远古梦想者们所描绘的蓝天的信仰,去寻找一片让所有蝴蝶自由’展翅的蓝天。
()即使献身梦想化作尘泥,也要在坠落前的一刹那留下高飞的姿态,告诉身后的人们振翅的意义。
不经过牺牲而得来的蓝天没有人会珍惜。
如果冥冥之中真有上帝的话,房顶权当作它的磨砺与祝福。
岂能因声音微小而不呐喊,岂能因羽翼绵薄而不振翅。
天空没有留下蝴蝶的翅膀,但它已经飞过!考试作文是对考生的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生活体验、个性特长、语言能力的综合测试。
这篇作文给我们选材至少提供了三方面的思考。
1.注重思想价值。
本文歌颂蝴蝶的振翅高飞,不仅切合文章的旨意,而且立意不俗。
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曾经被流放哈萨克8年,被开除出作协,虽然获得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但被驱逐出国。
他死后,却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本文选择这个人物来形象地揭示一个“高飞者”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作家的生存环境与巨大成就之间的反差。
材料最大的价值体现在思想的深度挖掘:这一类作家为什么不低下自己的头颅,“选择窗口”逃生。
因此,选材要有比较深刻的教育意义,要在平常生活中渗透哲理,更要使人产生广泛联想,积极思考,使思想获得升华。
2.注重情感价值。
情感来源于生活的真实事件,来源于作者的真切感悟。
这位“献身梦想化作尘泥”的作家,“并非他们的语言文字抑或是思想使人敬仰,而是挑战本身这个动作大放人性的光辉”。
虽然写的是别人,但表现的是自己的情感。
读人如此,顿时使人心灵震撼。
意蕴丰富,才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给人以启示。
在理性思考中渗透情感,正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3.注重个性价值。
作者喜爱人文类的材料,因此,他以索尔仁尼琴为例,引出“从聂鲁达到北岛,从索尔仁尼琴到艾伦金斯堡,从文艺复兴到波西米亚风潮”的概述,展示了自己的阅读经历和积累,体现自己的文学趣味和独特的感受。
“上个月是索尔仁尼琴的五周年祭日”,这又表现了作者对文化生活的关注。
三、选材的灵活加工同样的食材,可以做不同的菜肴,关键就是食材的数量和加工的方法。
作文的立意通过作文内容来体现,因而对作文材料的加工就要讲究有序、有法。
考场作文《低头也有路》的立意是:“人向上是一种精神,但向下又未尝不是一种计谋。
”文章在加工材料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1.对比组合法。
作者将韩信与杨志这两个武将并举,通过不同的处事方式,揭示两种不同的结果,从而阐述立意。
韩信佩剑行走,遇到流氓,他头一低,过去了。
杨志去卖刀,遇到流氓,他刀一挥,砍了。
设想韩信要是杀了那个家伙,以秦法之严,他也身首异处,又怎能攻城拔寨、屡建奇功呢?再设想杨志要是也能忍忍,凭他杨门之后的家世,也能建勋万里,何必最后落草江湖呢?争强、争脸、争上游固然要提倡,但韩信受胯下之辱就没节操了吗?不,这是气节的至上境界,这已经不为身体的行为所拘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