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整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2019-2020年整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技巧
概述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细菌是天然存在的微生态的一部分
人类的健康离不开细菌。健康人有500多种 细菌,数量是1014,重量达2-4磅,数目比人的细 胞还多。其中99%的细菌寄生在肠道,如大肠杆 菌20分钟就繁殖一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淋病球菌
葡萄球菌
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核酸形成 氟喹喏酮类(抑制DNA旋转酶) 利福霉素类(抑制mRNA) 氟胞嘧啶(抑制RNA) 丝裂霉素(抑制DNA) 灰黄霉素(抑制DNA) 作用核糖体30S亚基 抑制蛋白质合成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作用核糖体50s亚基 抑制蛋白质合成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类 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内酰胺类 磷霉素 万古霉素 杆菌肽 环丝氨酸 其它 磺胺类和对氨基水杨酸 (抑制细菌叶酸代谢) 异烟肼类 (抑制结核环脂酸合成) 林可霉素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发生的感染性肺 实质炎症)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 )耐甲氧西 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万古霉素为首选. 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铜绿假单胞菌为常见病原 体,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有 疗效.对鲍曼不动杆菌可选择第四代头孢菌素 类.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用药一致,首选 红霉素(目前多用阿奇霉素)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 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2.胃肠道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胃肠道感染中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 病毒和原虫,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补充体液,电 解质是治疗腹泻最重要的方法.口服补液盐基本成分 应该包括葡萄糖,钠,钾,氯离子和水.对于因抗生 素相关性腹泻的病原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结肠 炎可使用甲硝唑治疗,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为第 二选择.对于志贺菌引起的腹泻,口服氨苄西林即可, 疗程7~10天.急性阿米巴肠病引起的腹泻甲硝唑为 首选
1、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通常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多数为病毒, 下呼吸道感染(声门以下的气道感染)则以 细菌感染多见。 上呼吸道感染中百日咳病原体是百日咳杆菌, 首选药物为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等。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1、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 点选择用药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 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主要指征:细菌性感染
次要指征:由部分真菌、结核杆菌、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 体及部分原虫等所致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是应用指症:缺乏细菌及上述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以及病毒性感染者!!



常用术语
“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 PAE):
是指细菌暴露于抗菌药后,在洗去抗菌药的情况下,数 量增加十倍(1log10单位)所需的时间(与对照组的差)。 PAE的大小反映抗生素作用后细菌再生长延迟相的长短, 亦反映抗菌药作用于细菌后的持续抑制作用,故而又称 持续效应(Persistent effects)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 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泌尿道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中真菌性外阴炎最常见病原 菌是白假丝酵母菌,首选制霉菌素栓或达克宁 栓.正常阴道内有各种厌氧菌和需氧菌,其中
能产生过氧化氢的乳酸杆菌占优势.当乳酸杆
菌被其它杆菌取代时,菌群失调即引发细菌性 阴道炎,甲硝唑为首选.
损伤细菌细胞膜
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唑类抗真菌药 多粘菌素B和E
烯丙胺类
常用术语

抗菌谱: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称 抗菌谱。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 力。 最低抑菌浓度(MIC):是指引起细菌肉眼观察 最低杀菌浓度(MBC) :是能使活细菌数量减 少到起始数量的0.1%的药物最低浓度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 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有条件的医院,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 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而定。

无条件者及危重患者可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 调整给药方案。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 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4.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产芽孢的细 菌。是最常见的被公认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病 因.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为出生婴儿的正常菌丛,该菌感 染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芽孢是抗酸的,可通过胃部 到达结肠并在结肠定植。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难 辨梭状芽孢杆菌可过度生长,结果肠道正常菌丛被破坏。 甲硝唑,夫西地酸,益生菌对其都有治疗疗效。
对于G+球菌,所有抗生素都有PAE; 对于G-菌,干扰蛋白和核酸合成的抗菌药都有延长的PAE短 PAE或无PAE见于β-内酰胺类对G-菌,例外的是碳青霉烯 类,它们对绿脓假单胞菌的PAE
第二节
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 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 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氯霉素、磺胺药(SD、SMZ、TMP)、甲硝唑、 培氟沙星、氧氟沙星、拉氧头孢、氟康唑、氟胞嘧啶、异烟肼、 利褔平等。
治疗剂量的 一切抗生素
显著抑制
皮肤 肠道 上呼吸道 尿道 生殖道
正常 菌群
G+菌
杆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炭疽杆菌
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细菌
G-菌
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 变形杆菌、肺炎杆菌、 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 流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