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1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开展成份输血
1.成分输血的目的
( 1) 补充血容量, 能够输用各类血浆制品, 如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
( 2) 补充携氧能力可输用红细胞悬液、少白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等;
( 3) 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出血, 能够输用浓缩血小板和新鲜血浆;
( 4) 纠正免疫功能不全提高机体免疫力, 能够输用转移因子、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等。
2.成分输血的原则:
( 1)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血细胞破坏或造血功能障碍都可能需要输血, 输血的数量和种类取决于患者对失去的血液成分的恢复能力, 取决于输用成分血的寿命, 取决于病情需要, 决不可千篇一律都输全血, 对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坚决不输, 禁止输安慰血;
( 2) 适合输成分血的患者, 决不给全血, 临床80%的输血患者是需要某种成
分, 而不适合输全血;
( 3) 各种成分血的输注剂量要符合标准治疗剂量, 一次要给足才能达到预期疗效。
3.成分输血的优点:
一血多用, 节约用血, 制品浓度与纯度高, 疗效好, 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性疾病传播。
二、申请输血程序
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连同受血者血样, 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2.申请成份输血或全血: 全血申请量在200ml, 需科副主任签字; 全血申请量400ml , 要由科主任签字, 并输血科上报医务科批准; 申请红细胞量超过15ü, 要经分管院长批准, 并经过医务科上报市中心血站。
3.决定输血治疗前, 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 应报医务科长、院总值班人员或分管院领导同意, 并记入病历。
4.输血前应进行输血前相关检查。
首次输血, 应检查ABO血型和Rh( D) 血型、和输血前检查( 受血五项) ; 曾输过血的患者, 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ABO血型和Rh( D) 血型和受血五项结果, 如上次输血超过7日, 交叉配血出现疑难时, 应进行抗体筛检。
5.对于Rh( D) 阴性和其它稀有血型患者, 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6.输血申请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出血量在600ml以下者不输血, 为维持血容量可输晶体液或胶体液代用品。
三、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确定输血后, 护理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与申请单联号相同的试管, 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
型和诊断, 采集血样。
2.采集血液时不准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 以免血液稀释, 降低抗体滴度引起配血错误。
采集血液后注意拔下针头后再将血液注入试管, 以防溶血。
3.血液采集后, 由门、急诊、病区护理人员或指定专门负责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合格后输血科保存备用。
四、交叉配血
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日之内采集的, 超过3日, 必须重新采集。
2.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 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 正、反定型) , 并常规检查患者Rh( D) 血型( 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 D) 检查可除外) , 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
五、取血
1.配血合格后, 由护理人员或科室指定专门负责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量、采血日期、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 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 准确无误时, 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律不得发出:
( 1)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 2) 血袋有破损、漏血;
( 3)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 4)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 5)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 6)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 7)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 8) 过期或其它须查证的情况。
4.血液发出后, 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 至少7日, 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六、输血
1.输血前由两名护士或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外观质量是否异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 负责输血的护理人员带病历到患者床旁, 再次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 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再次核对血液后,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 不得自行储血。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 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