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台墙施工技术浅谈文明(中铁五局成都工程公司陕西洋县)摘要:本文分析了洋县西车站站台墙地理位置特殊性,结合西安至成都地理环境情况,对高站台墙采取了灵活合理施工原则,尽量对站台墙优化施工的技术关键。
关键词:高站台墙站台墙施工1 工程概况陕西洋县西车站站台墙起止里程为DgK196+854.779-DgK197+304.779,左右总长0.9公里。
施工区位于洋县城附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保护区境内,工点位于秦岭南、巴山北,地形起伏,地表己辟为耕地;属于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气候区,四季明显,冬季(11月-1月)干燥寒冷,最低温度可达零下16C°。
车站站台墙规模左、右侧(20m*22+0.02m*22+9.56m)=450m,直墙高2.721m、墙宽25c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方案,直墙基础设C15混凝土垫层10cm厚,站台墙每隔20m设置一道施工缝,缝宽20mm,缝内塞聚乙烯泡沫塑料、外封密封膏。
2 施工组织机构及任务划分2.1 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建设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保护生态,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针对工程特点,按照项目法施工组建分部组织机构,配备精干力量,挑选经验丰富的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担任。
实行架子队管理模式,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对工程进行全面有效监控和管理,全面保证工程优质高效的建成。
见图管理机构流程图:2.2 施工任务划分结合本部分现场实际情况及工期,似定生产高峰期进入生产工地施工总人数为60人。
施工组织任务计划表3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4、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备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备计划表序号 组织名称 担任的主要工程项目名称 1 分部 施工管理 2 路基一队 现场组织管理站台墙施工3 钢筋班 钢筋下料、制作、连接、安装、存放、及成品和半成品保护等4 模板班 混凝土工程模板制作、安装、支(拱)架的搭设及成品和半成品保护等5 混凝土班混凝土分项工程的浇筑、振捣及养护、凿毛、预留孔洞及成品和半成平的保护等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台) 备注 1 挖掘机 1m3 1 2 平板夯实机 MP90 2 3 自卸汽车 斯太尔 1 4 汽车吊 QY16 1 5 混凝土运输车 8m3 4 6 振捣棒 4cm 6 7 电焊机 ZX1-500 2 8 钢筋切断机 GQ40 2 9钢筋弯曲机GW4025、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步骤站台墙施工按照设计要求,站台墙采用分部进行施工(先浇筑底板A ,后浇筑直墙B ),每20m 设伸缩缝一道。
为使站台后积水易排出,每隔3m 设置一道Φ100mm 泄水孔、采用PVC 管预埋,泄水孔应设在直墙顶下1.05米处。
站台墙采用2.0×1.0m 竹胶板模板施工,在立模之前,先按照站台墙高要求,自上而下进行模板配制。
站台墙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机进行分段开挖,开挖时将开挖土抛堆运在站台范围内,统一装运堆放。
站台墙测量是严格控制挑檐外边线形,确保与线路中心线间距离不受侵限。
在钢筋安装完、模板加固后报监理工程,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站台墙施工结束后进行台背回填,在靠近站台墙2m 范围内用小型机具进行夯实,以外部分采用震动压路机碾。
站台墙(直墙)结构图序号 架子队施工管理人员人数安排1 队长 12 技术主管 13 技术员 34 质检员 15 施工员 16 安全员1序号 劳动力配置 人数安排2 班组长3 3 钢筋工 154 模板工 125 混凝土工 76 杂工 15 7电焊25.1 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先后顺序站台墙施工流程图5.2 基础的开挖及处理5.2.1 站台墙底面标高填到位后,在站台墙位置扩宽3~4m回填50cm厚的砂砾土正平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5,采用人工配合挖机开挖出站台墙底板基础槽。
5.2.2 为了确保以基槽作为土模底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开挖时基槽宽度左右加宽2cm 进行开挖,使其高程低设计底板标高10cm。
5.2.3 基槽开挖好后应对槽底使用打夯机整平夯实、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5.2.4 浇筑10cm厚C15砼垫层。
5.3 钢筋5.3.1 钢筋连接根据钢筋直径特点采用闪光对焊、接地钢筋采用现场焊接焊接长度及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闪光对焊时,应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连续闪光对焊时的留量应包括烧化留量、有电顶锻留量和无电顶锻留量;闪光-预热闪光焊时的留量包括:一次烧化留量、预热留量、二次烧化留量、有电顶锻留量和无电顶锻留量;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试件实测抗拉强度应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且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抗压性能。
对于站台墙中“H”Φ16钢筋施工安装时向外(施工方向)延伸预留15~20cm。
5.3.2 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
2)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
3)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3°。
4)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得大于2mm。
5.3.3 钢筋现场绑扎时,先划线,后摆筋、穿筋、绑扎,最后安放专用垫块,弹线时,注意间距、数量、标明加密箍筋位置。
先摆主筋,后摆副筋。
摆放有焊接接头的钢筋时,其接头位置同一截面接头数量,搭接长度按现行施工规范规定执行。
钢筋交叉点采用铁丝扎牢。
所有箍筋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垫块预制时厚度要准确,强度要保证。
5.3.4 对于墙中的设计的接地钢筋之间一律采用焊接、交叉接地钢筋采用“L”型Φ14或Φ16钢筋进行焊接,单面焊接长度应不小于10c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5cm,焊缝不小于0.4mm、焊缝要饱满无漏焊现象。
5.3.5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允许偏差受力钢筋间距+20mm 顺高度方向上配置两排以上的排距+5mm 箍筋及构造筋间距+20mm同一截面内受拉钢筋接头面积占钢筋总截面积百分比焊接不大于50%绑接不大于25%保护层厚度+5mm 1)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焊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②机械连接接头的受弯构件不应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③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④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d,“同一连接区段”内,同一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⑤“同一连接区段”长度: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⑥当施工中分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应符合受拉区规定。
⑦钢筋安装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⑧钢筋净保护层为45mm,垫块规格符合要求。
垫块数量不应少于4个/m²,并分布均匀,设置牢固。
5.4 模板5.4.1 本工程站台墙模板采用竹胶板。
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并对不符合标准的模板进行修整、除污使其平整结实表面光不滑影响砼的外观质量,施工前进行刷脱模剂处理;安装前进行拼模设计、编号;并根据拼模方案进行模板的组拼,不得随意更换。
5.4.2 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对模板底口四周的缝隙进行封堵,保证底口不漏浆。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5.4.3 站台墙浇筑时需在设置拉杆的同时用钢管做斜撑。
5.4.4 模板拆除前必须确认砼强度达到规定,并经拆模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要有砼强度报告砼强度未达到规定,严禁提前拆模;拆除时按照模板安装顺序(先安后拆、后安先拆)进行。
5.4.5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模板相邻表面高低差2mm表面平整度3mm模内尺寸+5~–10mm轴线位移10mm支撑面高程+2~–5mm预留孔洞位置+10mm5.5 混凝土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新浇筑混凝土温度与临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表面温度的温差不得大于15℃。
与新浇筑混凝土接触的已硬化混凝土、岩土介质、钢筋和模板的温度不得低于2℃。
站台墙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及捣鼓确保混凝土振鼓密实。
6 泄水孔及接地端子的预埋6.1 站台墙泄水孔位置需按交底图准确埋设,泄水孔采用Φ10cmPVC管留置,水平3m布置。
泄水管按照外侧5%坡度斜放有利排水,墙后泄水孔处设置550*300*30mm(长*宽*高)铁篦子、并在墙后填筑级配砂石。
用透水土工布包裹PVC管进口,设置泄水孔时,不应使钢筋外漏,以免锈蚀。
6.2 接地端子的预埋连接按照交底给的位置及数量进行,均见接地端子详图。
7 伸缩缝的预留伸缩缝每隔20m设置一道,缝宽20mm。
伸缩缝处的墙背填以碎石,缝内塞聚乙烯泡沫塑料,外封密封膏。
8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有关专业标准的规定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1)养护期间,混凝土心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高不得大于65℃混凝土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2)自然养护期间,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h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低于14d。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
3)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
混凝土芯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大风及气温急骤变化时不应拆模。
4)普通混凝土结构表面的非受力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区域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裂缝。
结构外形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断面尺寸+20mm顶面高程+10mm轴线位移10mm每侧麻面不得超过该侧面的1% 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散、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9 工程质量要求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按照三检制度要求进行检验。
9.1 混凝土施工严格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执行。
9.2 基底处理回填土应尽量选用透水性强的土进行回填夯实。
9.3 底板钢筋绑扎:根据测量放样,放出的墙身中心线、结构线,并画出钢筋摆放位置。
绑扎趾板钢筋。
钢筋接长时采用闪光对焊。
保护层垫块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制作,地下与土体相连处保护层厚度4cm其余均为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