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材料作文“晒”导写与作文评析

新材料作文“晒”导写与作文评析

新材料作文“晒”导写与作文评析但这道作文题作为考试题目也有不足,就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晒”的情况,那些经常上网的学生可能比较熟悉“晒”,而相当多的学生是不上网或不经常上网的,对于现今社会上流行的“晒”风缺乏感受和思考,这样他们就难以找到具体的作文内容,从而感到作文很难。

巧妇难为无米炊,一大批学生因为不了解作文题目关涉的内容而不能发挥作文水平,与考试的检测目的也就相悖了。

而且,从考试的公平角度来看,这样也造成了客观上的不公平。

【考场作文的主要问题】这次作文比较突出的问题有:1、不能很好地把握作文的题目,找不到作文的具体角度。

作文要求“谈谈你对‘晒’的看法”,这个要求规定了作文要围绕“晒”来立意,围绕“晒”来组织具体内容。

作文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你对于“晒”的观点态度而不是其他的。

比如,不少同学写“晒权力”这个内容,就不是通过这个内容来表达对“晒”的看法,而是写成了要对权力怎么样了,这样实际上就变成是以“权力”为写作对象,而不是以“晒”为对象了。

更有甚者,直接把导语对“晒”的含义的解释内容当成了作文对象,如《谈炫耀》、《这样的炫耀要不得》、《要学会分享》、《学会分享,共同进步》、《政府需要人民的监管》、《生活中离不开有益的公开》……这些文章写的是对“炫耀”、“分享”、“监管”、“公开”的看法,不是写“晒”。

导语的解释是启发考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认识“晒”,从这些角度来写“晒”,不能把写作角度当成认识对象。

还有部分同学理解题目出现了错误。

题目的“晒”指的是主体的一种活动,要谈的是对这样的活动或行为的认识,不是分析“晒”这个汉字,但一部分考生却大谈“晒”这个字怎么样,如《一念之差,天翻地覆》,开头写中国拥有庞大的文字宝库,每一个文字都有不同的含义,如何精妙地运用中国文字,是一个难题。

结尾说:我们不应该执着还原每一个字的原意,只要其别的字义是让大众接受和认知的,这也已经成功地为这个字添加了另一件华美的衣裳,晒字也如此。

文章显然是理解错题意了。

而找不到角度的同学,显然是不懂得导语具有启发思维、提示作文可以切入的角度的作用。

2、不会展开联想,找不到具体的内容,作文空洞。

对一个笼统的“晒”,是无法有具体的看法的。

而如果联想到“晒财富”、“晒家世”、“晒色相”、“晒成绩”等的一些具体的材料后,对这样的“晒”我们才会有明确的看法。

连对象都没有,就不会有看法,没有看法,作文当然就不可能写好。

导语对怎么联想有提示作用,但相当多的学生忽视了导语的这种作用,也就不知道要联想什么了。

再就是不少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平时不关心生活,不关注新闻,心中装的只有书本上的用来应付考试的知识,这样同样不会联想。

3、立意意识淡薄,立意能力不强。

尽管作文明确要求“自定立意”,但仍有为数不少的考生作文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文章的立意,而是罗列堆砌一些与“晒”有一定关系的内容,凑够篇幅就算完成作文了。

一篇作文写完了,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作文要表达什么,要给读者什么样的影响,写这些内容有什么用。

如《晒与不晒,这是一个问题》,文章围绕导语对“晒”的不同含义的解释,分别阐释了“晒”是炫耀,“晒”是公开,“晒”是分享,“晒”是暴露等,文章没有一个中心,也不知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思想。

还有部分同学知道立意,也很注意文章的立意,但立意能力不强,常常是不顾具体内容,不顾事理,硬贴一些所谓“积极意义”。

如《晒出您的价值》:身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朋友,需要关心与爱护;身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我们需要理解,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身在各种灾难之中,我们需要人民的关心、资助……这时,我们就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帮上忙,就勇于伸出援助之手,“晒”出自己的价值。

然后上升到“灾难无情人有情”的结论。

再如《晒出美丽的人生》分别写了“晒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晒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晒让我们的祖国走向世界”、“晒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面向世界,我感受到了晒的力量”,后结论:“让我们一起晒出那属于我们的美丽人生”。

这样的立意虽然光亮,但却是生拉硬拽,牵强附会。

《晒的哲学》:“晒是对自我的肯定,是一种进步的体现”,然后举例柳宗元、苏轼晒豪情;“晒是一种品格,是对别人负责任的表现”;“晒有时也不能过度——晒出自己的风格”。

从题目来看,文章在追求立意的高度,但写出的内容却让人无法明白其立意。

4、不能扣住题目作文。

考场作文评分时首先看的就是作文合不合题意,合题意的起码在二类评分,不合题意最多放在三类。

这次作文不合题意的超过了30%,有的学校、有的试室甚至很难找到一篇合题意的文章,说明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从下面这些作文题就可以看出是不合题意的。

《晒出生命“之书”》、《晴空,希望艳阳》、《晒出柔和之光》、《三“晒”生活》、《扒了羊皮之后》、《晒到最后,才晒得最好》、《晒得有德理》、《你再敢杀》、《公平正义的阳光更有温暖》、《寂静的春天》、《横看成岭侧成峰》、《晒高考》、《晒得好,迟来的好》、《晒出政府》、《晒之韵》、《让阳光照耀大地》、《阳光下的征服》、《学会分享》、《莫让人生悔——晒》、《让心灵接受阳光》、《实现网络文明》、《懂得分享才能永远快乐》、《吹嘘就是自欺欺人》、《理性地展示》、《晒·公开》、《“门”的风波》、《让权力在阳光下滋润》……再看下面这些开头:“古有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

但是喜欢他的却是本身默默深居的陶潜,自然他们看花带有自身色彩。

其实,花天生各自便有自己的习性,人不应将自己情感注入其中。

我认为牡丹霸王之花,非世俗而是它在这场比‘晒’中脱颖而出……晒是人的本性,我们不能扼杀这种张扬个性,我们应该晒出风格晒出水平”(《晒——痛并快乐着》)。

“‘我家搬家了!’‘搬哪啦?’‘就是XXX’,‘喔,那里啊,天啊,你家好有钱啊!真厉害……’”(《你在干啥》)。

“‘晒’在广东是炫耀,也有‘公开’之意,在人众的网络上多指为分享。

晒字普通得不在普通的字,如:晒太阳。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普遍的一面,这就是常识。

其实,我们往往能够打破这种格局。

‘晒’字内含丰富,能够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思考”(《晒出生命之书》)。

“萧伯那曾说过,人生就好比两杯酒,一杯又苦又酸,一杯甘甜可口。

如果你先喝的是又苦又酸的那杯,接下来的甘甜将沁人心脾。

也许你喝到苦酒了,你没有勇气晒出来,默默地承受,直到把自己压出病来……”(《敢晒才会赢,敢晒才有希望》)。

而内容上不合题意的就更普遍了。

如《晒出自己的责任》一文,说杨不管没有晒出一个老师的责任,汶川地震中那些勇救学生的老师晒出了责任;《不要太晒》则写到:人人都有晒自己的时候,看你是不是太过于晒,过于晒会让人厌倦,而适度晒则会让别人和自己带有愉悦。

《晒与不晒,这是一个问题》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导语的解释,一个一个说对“晒”的理解。

5、作文的硬伤。

一是缺题目,直接被扣2分,而且,影响阅卷老师对作文内容的判断,隐性扣分远超过2分。

同时,作文没有题目,也很容易让自己的作文信马由缰,东拼西凑,没有中心。

二是结构不完整,完不成规定篇幅。

三是错别字多,尤其是不少学生在题目、开头、结尾处出现错别字,也许阅卷老师不会直接扣错别字分,但一定很可能会压低作文等级。

“党中共”、“无泄可机”、“毛骨竦然”、“历害”、“神密”、“有利有敝”、“顾名实意”、“风糜”、“抄做”、“官官相互”等。

四是语言表达很别扭,语句不通顺,如前面列出的一些标题,前面引述的一些段落中的语句。

【冲刺阶段作文备考建议】根据考生作文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强化冲刺复习的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仅剩四十几天的时间里,应该重点做好下面一些工作:一是强化审题训练,这是作文稳定得分的保障。

审题训练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一个是可以写哪些内容。

其中,可以写哪些内容是重点。

从广东这几年的作文题来看,理解题目意思没有什么难度,几乎所有考生都懂题目意思,但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又显得是没有读懂题目,究其原因,就是审题时没有审哪些内容是可以写的。

审题训练又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要拿一些没有写过的题目来训练,二是要回头看以前写过的作文,看自己在审题方面容易忽略一些什么问题,容易出现什么失误。

二是要进行多角度挖掘作文材料的写作价值的训练,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材料的价值。

如冬奥会、王家岭矿难、玉树地震、西南干旱以及校园生活等,学生对这些还是了解的,但作文时往往想不到这些材料,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对这些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思考。

上面提到的这些材料其实可以用到近几年的所有广东高考作文中去,全国绝大部分的作文题也能适用,也可以用到高三做过的所有作文题中去。

这个工作对帮助学生解决作文内容、打开作文思路帮助非常大,值得认真做。

三是要强化拟题和开头结尾的训练。

由于高考阅卷时间紧,许多阅卷老师评分时眼睛盯的就是题目、开头和结尾。

实际上,如果考生能拟出恰当的题目,能写出切合题意的开头和结尾,整篇文章的质量一般也不会差。

四是要落实点题扣题训练。

要让学生拿出已写过的作文,进行点题扣题的升格练习。

五要读熟几篇自己喜欢的文章,不断从中领悟作文的方法。

六是强调避免作文的硬伤。

2010年韶关市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考场优秀作文选评晒”也要有道高三(14)班黄楚琳近日,关于“犀利哥”的话题在网上被网民热烈讨论着,“犀利哥”的照片也迅速在各大门户网站窜红。

“犀利哥”何许人也?在被“晒”在网上前,“犀利哥”是个默默无闻的乞丐,只因某位网民的巨大创造力,居然把这个乞丐身上破烂的衣服称为“至潮”衣服,于是媒体蜂拥而至了,“犀利哥”的命运由此发生改变:找回了失散多年的亲人,成为了网络红人,被各大媒体竞相邀请……且不说“犀利哥”如今身份、家庭完全被“晒”在网上,毫无私隐可言,先说说那位最初把“犀利哥”“晒”在网上的仁兄,请问你是真的好心为了让“犀利哥”找回失散的亲人,还是为了好玩而把他“晒”在网上并且冠以“史上最潮”乞丐?从这位网民给予“犀利哥”的名号,我感受不到这位网民帮助乞丐的诚意,反而嗅到了不负责任在网上“晒”别人取乐的意味。

网络能把今天的乞丐变为明日的红人,也能毁掉一个有美好前途的人。

正因为此,我们的“晒”就要有道,就要讲规范、讲道德、守法律。

“犀利哥”的事件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似乎自电脑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后,一段段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视频,一张张撩动我们神经的照片开始蜂拥出现。

一位重点小学的女生曾发了一段裸着身子跳舞视频给同校的一个男生,后来男生转发给了其他人,再后来有人上传到了网上,最后我们都知道了。

这件轰动广州城的裸体视频事件有三个极端不正确的“晒”的方式。

首先这个女生太不自爱了,自己有可以“晒”的,那是好事,但是把不该“晒”的也“晒”那就成了丑事。

然后是那个不负责任的男生,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你把如此恶劣的事“晒”给其他人,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