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1.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缜.密/慎.重滞.笨/呵斥.忏.悔/纤.细挑剔./剔.除B.交卸./琐屑.真谛./取缔.哺.育/捕.获贮.藏/伫.立C.渲.染/喧.闹秩.序/对峙.倔.强/挖掘.慰藉./狼藉.D.霹.雳/荒僻.提.防/河堤.埋.怨/埋.没浩.瀚/皓.月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阻遏倒记时大庭广众穷愁撩倒B.烦躁局域网锐不可挡缭绕不绝C.杀戮顶梁柱张慌失措臭名昭著D.愧怍和稀泥微不足道黄发垂髫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
,,,。
①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②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③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④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4.古诗文默写。
(8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2),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5)杜甫在《望岳》一诗中突出泰山雄奇秀丽、遮天蔽日的句子是: __ ,。
(6)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 。
5.名著阅读。
(4分)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请你结合这部书的叙事线索,谈谈祥子这一人物形象。
(提示:找准线索,结合典型事例)w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9分)材料一:看右图材料二无论是在人满为患的地铁里,还是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低头族”的身影无处不在,候车的乘客,匆匆赶路的上班族,开车等红灯的司机……低头玩手机俨然不只是一种现象,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每天的精神调剂品。
更有网友调侃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材料一的漫画内容。
(3分)(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2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感受。
(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16分)头一次背娘①在市医院住了十天十夜,娘终于出院了。
②我结完账,一路小跑着回到病房。
娘斜躺在床上,见我回来,努力支起虚弱的身子。
我递上住院清单,一米多长,12000多元,娘瞅了半天,叹了口气,没说话。
算上年初在峰峰医院住院花的4000块,意味着大半年的退休金成了泡影,怎能不令娘心疼?我搀着娘,穿过医院长长的走廊,从来苏水味,还有说不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药味脱身出来,步入院内的天井。
午后的秋阳,暖暖地照在身上。
踩着甬道上斑驳的碎影,感受着阳光的温暖,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骤然响起温弗尔特赞美生活的诗歌——《世界美如斯》。
我庆幸,娘从蛛网中挣脱出来。
③在医院门口招了一辆计程车,扶娘贴窗坐下,一路上,娘一句话不说,只是贪婪地望着窗外。
很快,车到我住的小区。
娘惊讶地说:“这么一轱辘,就10块钱?”我笑着付钱,算是回答她的疑问。
娘不依不饶地追说:“从峰峰到邯郸才7块五,那可是九十里呢!”④来到我住的楼下,娘执意要自己爬楼,轻微脑血栓初愈,步履蹒跚,刚攀上几级,额头已渗出大滴的汗珠。
我在一旁注视着娘苍白的头发,佝偻着的腰,颤巍巍的样子,脑子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脱口而出:“娘,我背你上楼吧”,说完这句话,自己也愣了。
活到四十岁,还从来没背过娘,这可是人生头一遭啊。
娘也愣了,略显迟疑地看着我。
娘一向固执,但这次却没有坚持,只是欲言又止地点了点头。
我不再说话,弯腰,在娘面前蹲下,娘伸出双臂,绕过我的肩头,轻轻地伏上我的脊背,手上裸露的青筋好像蚯蚓在爬。
⑤ A小心翼翼地,托着娘,起身,迈步,上楼。
原以为会很吃力,没想到,娘轻飘飘的,还没有一袋面沉。
“曾记当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娘已74岁了,想到我的娘已是风中之烛,瓦上之霜,鼻子一酸,强忍着,没让眼泪流下来。
⑥过去,娘含辛茹苦哺育我们的一幕幕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娘一共生了我们三个子女,哪个娘不是背四五年,这样算来,娘竟有15年在背孩子。
尤其是我,最不让娘省心,儿时体弱多病,生下来睡反了觉,一放到炕上就哭闹不止,一趴上娘的背就安静下来,直到5岁了,娘还背着我。
据爹说,那时的我在娘背上一趴就是一个下午,就像膏药一样扯都扯不下来!不管娘是生火做饭,洗洗涮涮……娘就这样背过春,背过夏,背着我们一个个长大,成家,生子。
还没来得及喘气,娘又毅然地背起第三代,眼见孙女、外甥从娘的背上稳稳地站到地面,这下,该轻松了吧。
但随着我们读书,结婚,买房,她不得不为此左挪右借,又扯下一身的债……⑦我背着娘,小心翼翼地,拾级而上。
脑子里好像装了架放映机,一会儿正转,一会儿倒转。
一步,一阶,一层……七十多斤的娘轻飘飘的,却“压”得我鼻子阵阵发酸。
⑧“累不,老二”,正值我回想的当儿,娘的发问把我从过去拉回到现实。
我摇摇头,故作轻松地说:“不累。
”谁知,她略带愧意地说:“当初要不是困难,也不会买6楼,让你们住着不方便。
”当时六楼是顶层,楼价最便宜。
蓦地,我的心就像针尖戳了一下似的,隐隐作痛,我哽咽地安慰娘:“顶楼蛮好的,阳光充足,通风也好,还能锻炼身体……”⑨ B娘接着说了一句:“累!你爬了72级台阶。
”⑩刹那间,我错愕无语。
7.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10.文中的“娘”形象感人至深,请结合文章内容评析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11.“我”几次差点流下眼泪,结尾又“刹那间,我错愕无语”,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我对母亲有怎样的复杂情感。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共12分)平等的尊严①新房装修,水电管道改造好之后,便进入贴厨房和卫生间瓷砖的工序,大概需要10天。
②负责贴瓷砖的韩师傅,40岁左右,高高的个儿,略黑的皮肤,活儿很熟练,话不太多。
干累了,他就在阳台上抽支烟。
给韩师傅打下手的是他的妻子,一个略略瘦削、面容朴素的农村妇女,干活时,帮韩师傅递瓷砖或和水泥。
③干到第三天的时候,老公想表示一下心意,也是为了让韩师傅更加负责,决定请韩师傅和他的妻子在一家较有档次的酒店吃顿饭。
④前一天下午我们告诉韩师傅,他本能地拒绝,让我们不要客气,说这是他的工作,他会尽职尽责的。
后来看我们真心实意并一再坚持,他答应了。
⑤酒店就在新房的对面。
第二天中午,我和老公早早过去点了饭菜,约定的时间内,韩师傅两口子也过来了。
看到他们,我略感意外:韩师傅穿了一件白T恤,深色的长裤,非常干净整洁;他的妻子也换了彩色的上衣。
干活时,夫妻俩都穿那种深蓝色帆布工作服,由于工作的性质,他们的衣服上沾满尘土和水泥。
显然,现在这身衣服是他们为了来吃饭刻意换上的,并且,韩师傅的头发刚刚清洗过,还没有干彻底,散发出淡淡的洗发水的清香。
⑥他们进到装修豪华的包间,并没有显得局促。
韩师傅只说你们太客气了,接着给妻子拉开椅子,让她坐下,然后自己也落座——很绅士的举动。
⑦随后的进餐中,韩师傅没有再说什么明显客气的话,神情里,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坦然。
他虽然话不太多,但每句话都大方得体,说起自己乡下的家、孩子、多年打工的经历。
他说他不到20岁就出来了,什么杂活都做过,后来学会了贴瓷砖,一干就是这么多年……口气里,没有丝毫自卑,只是在平淡地讲述一种不同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经历。
⑧吃过饭,我送韩师傅回去,顺便看看装修进展。
我看到正在装修的杂乱的房间一角,放着干净的毛巾、洗发水。
韩师傅的妻子说,韩师傅干完活就用凉水洗了头发,不想出去洗头耽搁时间,但是一定要洗得干干净净再去吃饭。
⑨说话的时候,韩师傅已经在另外的房间换上工作服,然后开始干活了。
工作中的韩师傅不再说话,专心细致。
⑩我不再打扰他们,同他们夫妻告别。
韩师傅的妻子将我送到门口说:“谢谢你们。
”11我摇头,是我该谢谢他们!因为他们让我知道,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出身○如何,我们的尊严是平等的。
而我也知道,韩师傅那样正式地去赴那场小小的宴会,并不是自卑,而是对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12一个人,尊重别人并尊重自己,他的尊严就足够高贵。
○1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平等的尊严”的作用。
(3分)13.看到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的韩师傅夫妻,“我略感意外”,“我”意外什么?后边他还有哪些表现让“我”意外?(4分)11段中划线句,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表达“我”心理活动的文字。
(2分)14.揣摩第○15.读完全文,韩师傅肯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结合全文探究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三.古诗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10分)(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揣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s18.语段(一)中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自己的语言说明。
(2分)19.语段(一)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语段(二)则写于作者被贬永州期间,请谈谈两语段表达作者情感的异同,(4分).A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B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C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 ••⎧⎪⎨⎪⎩何陋之有(《陋室铭》)何夜无月21.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妙处。
(3分)四.作文(共50分)22.任选一题作文。
(50分)(1)题目:我的美好生活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只母鸡下了一个蛋,一群鸡走过来了。
一只说:“这个蛋不够大。
”另一只说:“这个蛋不够红。
”第三只说:“这个蛋不够圆。
”母鸡很生气地说:“你们有本事,下一个看看。
”其它鸡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