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汉字(10分)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1)老头子张huáng()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芦花荡》)(2)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2、请在下边的括号里分别为加点的字注拼音,并解释这个字在所给词语中的意思(2分)(1)泪光晶莹()意思:(2)囊萤映雪()意思:3、有一些词语富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令媛”表示“对别人女儿的尊称”。

请书写出下列词语所所表达的实际意义。

(2分)(1)桑梓:(2)家书:(3)桃李:(4)丝竹:4、汉字有强大的表意功能,有很多字是可以根据字形推测字义的,如“明”的本意是“有太阳有月亮就会光线充足”,“旦”的本意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早晨”;请根据“信”的字形推测其字义。

“信”的字义5、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汉字焕发出新的活力,富有了新的意义。

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我的妈妈喜欢追韩剧,刷微博,穿名牌,潮.得很呢!潮:(2)大学毕业以后,她成天呆在家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宅.女。

宅:阅读(60分)一、积累经典,展才情文思(6分)6、根据提示,将下面各句的诗文补充完整。

(1)无丝竹之乱耳,。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3)少壮不努力,。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6)日暮乡关何处是?。

二、走进陋室,了解古人志向(15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节选自《陋室铭》不知也。

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

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②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节选自《郑板桥集》【注释】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

②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3)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4)忽得十日五日之暇.()8、把材料一中画波浪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9、【材料二】中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句子是哪一句?(1分)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提到的“兰”和“竹”是“花中四君子”里的两种植物,请补写出另外两种植物的名称。

(2分)11、根据文意,将“对、扫、啜、闭”这四个动词按照正确的位置还原到【材料二】中的A、B、C、D处。

(2分)12、【材料二】中有一句话与【材料一】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意思是相似的,请将这句话写下来。

(2分)13、积累链接:【材料二】中的“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写到了作者居住环境的简陋宁静,【材料一】中的【甲】处也有一个句子有异曲同工的作用,请填写出来。

(2分)三、解书斋之趣,品传承之美(13分)书斋凝石①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

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

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

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

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②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是书斋的雏形。

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

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

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③书斋有三大特点。

④()。

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甲】⑤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

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

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

【乙】⑥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书斋宜明朗、清静,不可太宽敞。

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

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

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

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

【丙】⑦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

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

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⑧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统一在一起。

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14、书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怎样的时期?请在下列横线上完成填空。

(3分)15、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16、请在第④段的括号处填上合适的中心句。

(2分)17、“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对月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应该还原于原文【甲】、【乙、【丙】中的哪一处?(2分)18、进入21世纪,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会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吗?请结合你自己的思考予以回答。

(2分)19、积累链接:“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陋室”也因为主人的雅致而变得不再简陋。

请写出《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都很有文化素养的句子。

(2分)四、嗅腊梅之香,撷人情之暖(14分)①我要在我的游记中集中破例写一枝花。

它是一枝腊梅,地处不远,就在上海西郊的一个病院里。

②它是我在茫茫行程中经常明灭于心间的一个宁静光点。

④突然有一天早晨,大家都觉得空气中有点异样,惊恐四顾,发现院子一角已簇拥着一群人。

连忙走过去,踮脚一看,人群中间是一枝腊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刚长出的嫩黄花瓣。

故意吸口气去嗅,闻不到什么,不嗅时却满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

己在院子里踱了两圈,又在这儿停下,在人群背后耐心等待。

从此,病员散步,全成了一圈一圈以腊梅为中心的圆弧线。

⑥所有病人的情感都投射在腊梅上了,带着一种超常的执迷。

我看来,这枝腊梅确也当得起病人们的执迷。

各种杂树乱枝在它身边让开了,它大模大样地站在一片空地间,让人们可以看见它的全部姿态。

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就枯死,只在这里伸展着一个悲怆的历史造型。

实在难于想象,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

花瓣黄得不加一丝混浊,轻得没有质地,只剩片片色彩,娇怯而透明。

整个院子不再有其他色彩,好像叶落枝黄地闹了一个秋天,天寒地冻地闹了一个冬天,全是在为这个腊梅铺垫。

梅瓣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能把整个天蓝色的天空摇撼。

病人们不再厌恶冬天,【甲】⑦它每天都要增加几朵,于是,计算花朵与花蕾,成了各个病房的一件大事。

争论是经常发生的,争执不下了就一起到花枝前仔细数点。

⑧有一天早晨起来,天气奇寒,推窗一看,大雪纷飞,整个院子一片银白。

腊梅变得更醒目了,袅袅婷婷地兀自站立着,被银白世界烘托成仙风道骨,气韵翩然。

⑨站在底楼檐廊和二楼阳台上的病人,都柔情柔意地看着腊梅。

有人说,这么大的雪一定打落了好些花瓣;有人不同意,说大雪只会催开更多的蓓蕾。

这番争论终于感动了一位护士,她自告奋勇要冒雪去数点。

这位护士年轻苗条,刚迈出去,一身白衣便消融在大雪之间。

她步履轻巧地走到腊梅前,捋了捋头发,便低头仰头细数起来。

她一定学过一点舞蹈,数花时的身段让人联想到《天女散花》。

最后,她终于直起身来向大楼微微一笑,冲着大雪报出一个数字,惹得楼上楼下的病人全都欢呼起来。

数字证明,承受了一夜大雪,腊梅反而增加了许多朵,没有凋残。

⑩这个月底,医院让病人评选优秀护士,这位冒雪数花的护士得了全票。

(11)过不了几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上海的冬天一般不下这么大的雨,所有的病人又一下子拥到了檐廊,阳台前。

谁都明白,我们的腊梅这下真的遭了难。

几个眼尖的,分明已看到花枝地下的片片花瓣。

雨越来越大,有些花瓣已冲到檐下,病人们忧愁满面地仰头看天,声声惋叹。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去架伞!”(12)这是另一位护士的声音,冒雪数梅的护士今天没上班。

这位护士虽然身材颀长,却还有点孩子气,手上夹把红绸伞,眸子四下一转。

人们像遇到救星一样,默默看着她,忘记了道谢。

(13)护士穿着乳白色雨靴,打着紫伞来到花前,拿一根绳子把伞捆扎在枝干上。

等她捆好,另一位护士打着伞前去接应,两个姑娘互搂着肩膀回来。

(14)春天来了,腊梅终于凋谢。

病人一批批出院了,出院前都到腊梅树前看一会儿。

(15)各种树木都绽出了绿芽,地上的青草也开始抖擞起来,病人的面色和眼神都渐渐明朗。

不久,这儿有许多鲜花都要开放,蜜蜂和蝴蝶也会穿墙进来。

(16)病房最难捱的是冬天,冬天,我们有过一枝腊梅。

(17)几个病人在打赌:“今年冬天,我要死缠活缠闯进来,再看一回腊梅!”护士说:(18)说罢,微微红了点脸。

20、文章第3段如果去掉,表达效果有何不同?(2分)21、根据上下文,在第⑤段画横线的的A、B两处补写两个句子。

(2分)22、请赏析加点的字的表达效果。

(2分)实在难以想象,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

23、仔细品味文中【甲】【乙】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两个句子中读到了什么言外之意?请任选一句写出你的理解。

(2分)【甲】在腊梅跟前,大家全部懂了,天底下的至色至香,只能与清寒相伴随。

【乙】这腊梅,只开给病人看。

”24、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25、“梅”是本文的行文线索,请在梳理全文情节的基础上完成下列括号中的内容。

(2分)(院中赏梅)→()→撑伞遮梅→()26、积累链接:梅花固然美丽,莲花也可人心意。

请写出周敦颐描写莲花外形的句子(限16字)。

(2分)五、读经曲之书,觅馨香之味(12分)书疗张丽钧①忧时喜时,都愿意去亲近书。

②最近一段时间,迷上了重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