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荥阳四中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畸(qí) 形诘(jí) 责文绉绉(zhōu) 眼翳(yì)B.胡髭(zì) 黝(yǒu) 黑一绺绺(liǚ)颔(hān) 首C.直戳(chōu)解剖(pōu)诱(yìu) 惑摹(mó) 画D.滞(zhì) 留桀(càn) 然庶(shù) 祖母脊(jí) 背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 ( )(2分)A.嬉戏野蛮托辞匿名B.枪毙温厚心慰禁锢C.粗劣酒肆貂皮敦实 D.争执脾气激荡枝桠3、改病句(4分)(1)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2)春节期间,来方特旅游的人对这座美丽的乐园高度的给予了评价。

4、古诗文默写(8分)(1)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2),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4)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5)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以无尽的流水喻无穷的忧愁,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的诗句是:,。

5、名著阅读(6分)(1)儒勒•凡尔纳是(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为“”。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第三部是。

(3)《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充满了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6、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以下活动:(6分)(1)为了教育孟子。

其母三易其居,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请你再写出两个“母亲教子”的佳话,将名称写在上面。

(2分)(2)仿写句子。

(2分)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它像,。

(3)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不少于15字)。

(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共18分)母亲莫言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

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

大家都学得很像。

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

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

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

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7、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3分)8、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4分)(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9、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10、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

(不超过40字)(3分)11、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共10分)怀念一种声音①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来越怀念了。

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

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②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那座老屋。

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

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

③这种声音叫雨声。

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

在他的记忆里,总是______(A、弥漫B、充满)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④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⑤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⑥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

⑦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

”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

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⑧雨声中,他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

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他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⑨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⑩突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他携家人(A、怅然B、盎然)搬进了世纪花园。

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

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

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

他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

⑾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

他希望找回那声音。

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

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

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听雨。

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声音!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

⑿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

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⒀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12、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在空格上。

(2分)(1)在他的记忆里,总是(A、弥漫B、充满)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2)他携家人(A、怅然B、盎然)搬进了世纪花园。

1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分)14、小说结尾说:“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2分)15、小说在多个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4分)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

(共14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吾谁与归②或异二者之为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树林阴翳1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未尝稍降辞色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②或异二者之为C、①醉能同其乐②而乐亦无穷也D、①太守自谓也②太守谓谁?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不已物喜,不以己悲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9、甲文用“,”(原文)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乙文则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

(4分)20、甲文的作者范仲淹和乙文的作者欧阳修同为被贬之人,但他们仍心系百姓、心忧天下,并始终勤于写作,完成千古佳篇,这给了今天的你怎样的启示?(2分)四、作文。

(50分)听过这样一则故事:穆罕默德和阿里巴巴是好朋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