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
基础引入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在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和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3、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金属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它有自由移动的。
电解质溶液能导电,说明电解质溶液里有自由移动的。
4、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过程。
5、电离角度分析酸、碱、盐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阳离子(或)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联系:酸+碱→盐+水(反应)
6、电离方程式
定义: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注意:①注意正确拆分离子
②注意离子符号的正确写法
③注意电离出离子的电荷数守恒,即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
电荷总数。
例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是弱电解质
D.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反应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反应。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通过反应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数目或浓度明显减小。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出离子的形式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3、离子反应的条件
①生成难溶物:如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
③生成有挥发性的物质(气体):如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
能拆成离子的物质:
不能拆成离子的物质:
如何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①以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为依据,看是否有凭空臆造的、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
②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看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③以离子的电荷守恒定律为依据,看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是否违背电荷守恒定律。
④以物质的实际状态为依据,看物质化学式的拆分是否正确。
⑤以物质的组成为依据,看阴阳离子的配比是否正确。
以反应条件及物质的状态为依据,看手否漏写了某些符号。
例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
Ba2++OH-+H++SO2-4===BaSO4↓+H2O
B.CuSO4溶液吸收H2S气体:
Cu2++H2S===CuS↓+H+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Al3++4NH3·H2O===AlO-2+4NH+4+2H2O
四、离子共存的判断
1、看离子间能否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2、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
3、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存在。
5、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例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2-4、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c(H+)=10-12 mol/L的溶液: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K+、SO2-4、Cl-、H+
即学即练
1、下列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H++OH-===H2O
B.CO2-3+2H+===H2O+CO2↑
C.Cu(OH)2+2H+===Cu2++2H2O
D .Cu 2++2OH -+Ba 2++SO 2-4===BaSO 4↓+Cu(OH)2↓
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 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
A .Ba 2+、NO -3、NH +4、Cl -
B .Ca 2+、HCO -3、NH +4、AlO -2
C .K +、Ba 2+、Cl -、HSO -3
D .Mg 2+、NH +4、SO 2-4、K
+ 3、在含有大量Na +和NO 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H + Fe 3+ ClO - Cl -
B .H + NH 4+ Fe 2+ Br -
C .Ag + K + CO 32- SO 42-
D .K + AlO 2- Cl - OH -
4、关于某无色透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Ba (NO 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 42-
B .加入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 -
C .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 32-
D .加入NaOH 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 4+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碳酸氢钙(aq)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钾(aq):
Ca 2++2HCO 3-+2OH -=CaCO 3↓+2H 2O +CO 32-
B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 — + NH +4 △ H 2O + NH 3↑
C .少量金属钠投入水中:Na +2H 2O =Na ++2OH -+H 2↑
D .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 Cu + 2 H ++ 2NO -3 = Cu 2+
+ 2NO ↑+H 2O
6、已知四种强电解质溶液,分别含有下列阴、阳离子中各一种,并且互不重复:NH +4、Ba 2+、Na +、H +、SO 2-4、NO -3、OH -、CO 2-
3.将这四种溶液分别标记为A 、B 、C 、D ,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A 或D 中滴入C ,均有沉淀生成;
②D 和B 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A 吸收;
③A 和D 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B 吸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 的化学式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其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写出实验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铁与浓硝酸反应:
Fe + 6H++ 3NO3- = Fe3+十3NO2↑+ 3H2O
B.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w.w.w.k.s.5.u.c.o.m
ClO-+CO2 + H2O= HClO+ HCO3-
C. 在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 Ca(OH)2溶液:
Mg2+ +2HCO3-+Ca2+ +2OH-= MgCO3↓ + CaCO3↓ + 2H2O
D.1mol·L-1的 NaAlO2溶液和2.5mol· 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2AlO2- + 5 H+= Al(OH)3↓+ Al3+ + H2 O
2.25℃时,在含有大量Ba2+的某澄清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物质的量浓度为1×10-12mol/L,则在此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有()
A.Na+、Fe2+、NO3-B.K+、CH3COO-、SO42-
C.NH4+、HCO3-、SCN-D.Cu2+、Mg2+、Cl-
3.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 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若有l mol NO3-发生氧化反应,则转移8mol 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4、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
5、A、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A ;B ;C ;
D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