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生命价值观

我的生命价值观

我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生命存在形式的价值判断,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命体(以人为本)的全部生命活动对生命自身以及生命对其他生命存在物(包括他任何社会)的意义的自觉认识(Schwartz S.H,1992)。

生命价值观是从生命的特性出发,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生命性价值观、精神性价值观和社会性价值观(郭静琳,2006)。

生物性生命的最大的特性就在于生命的可贵性和不可重复性,人应该认为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都拥有同样的生命起源;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是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拥有精神生命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在这世上有意义地活着,精神性生命的最大特征在于生命的不断的生成性、包容性、超越性和开放性,正因为有了精神性生命价值观,人才在当下诗意地活着。

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

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一辆车再次碾压。

之后5分钟往来的十余个路人无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

对于小悦悦的悲剧,我们需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熟视无睹?但
我们更应该告诉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但是我们更应该问自己,自己会不会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或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路人的冷漠,对生命的熟视无睹,对一个弱小的面临危险的生命的麻木不仁,是生命价值观的严重畸形,是
精神性价值观的严重缺失,是为大恶!鉴于此,还请每一位路人伸出温暖的双手,让人心不再冷漠!
生命是伟大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对此心怀敬畏、崇拜。

我们不能蔑视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即便是非常弱小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如我们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每一个有生命无生命的环节共同构成了她的多姿多彩,她的和谐安宁。

而一旦有某一环的缺失,即便是最不起眼的一环,都将会引发巨大的反应,甚至让所有的生命万劫不复,包括人类。

自然环境如此,社会环境也是如此。

处在社会环境的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管是会台上讲话的领导,还是沦落街头拾荒者、乞讨者。

若果少了这些拾荒者,乞讨者,那么每天全世界将会有多少可二次利用的资源被当做垃圾处理掉,浪费掉,那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是全人类的损失。

而为了减少或者弥补这些损失,政府就不得不增加专门从事拾荒事业的人,而原来的清洁工的工作又将加重多少?
如果说,小悦悦事件的关联人物都是街头的百姓,小市民,素质不高,不知道所谓的生命价值观,或者很偏激的一句话,他们什么都不懂。

那么,我想问,什么才是高素质的群体?而对于这个高素质群体中的人,他们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呢?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从校园一路走来,接受者最好的高等教育,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各项事业的接班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原本的“时代骄子”逐渐走出了“象牙塔”。

但是大学生群众的眼里,是一个自信聪明,充
满活力的群体,是一个具备高素质和深厚的文化修养的群体。

然而,事实上,近些年来,大学生却不止一次的被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

近些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经常见诸于各种媒体,大学生的自杀比例也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杀已经占到了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位。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7年5月8日志17日,短短数天内,北京已相继有5名高校学生坠楼死亡。

这样的数据报道到让社会各界触目惊心。

特别是据国际心理学会亚洲理事高鸿鸣提供的数字显示,尽管每年大学生自杀的绝对数量不多,但是10%的增长速度确实让人吃惊。

十年寒窗苦读,在别人眼里看来,终于要出人头地,寒窗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轻生呢?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他们没有重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们没有静下心来思考生命的存在价值,或是他们从来都从错误的,偏激的方向来理解生命价值的意义。

以至于,心有万结,越理越乱,最后抑郁中选择了自杀的解脱办法。

而更多的,只是一念之差而轻生,只是一个心结,无法释怀,这是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席,更是生命价值观的缺失。

对待自己的生命尚且不重视,那么对于别人的生命呢?如果当时小悦悦事件时,路人里面有大学生,他们会怎么办?会伸出温暖的双手,还是投向淡漠的目光?答案是不确定的。

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事件也常有发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案,云南大学化学系学生马加爵锤杀四名同学,而在监狱中,马加爵回答记者关于“四个年轻的同窗生命在你的铁锤下永远地消失了,你对生命有过敬畏感吗?”的问题时,马加爵回答:“没
有,没有特别感受,我对自己的生命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突然袭来,举国悲痛,在全国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之际,却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中山大学某大学生在网上发表了“不就是地震嘛,不就是死了一万多农民嘛”等言论。

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回西安,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西北角学府大道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

凡此种种案件,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的淡薄与生命行为的失范可见一斑。

这些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存在着一种异化现象,他们轻视自己的生命,蔑视他人的生命,已经成为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敬畏生命,自己作为一个可发展的生命,首先要努力地发展自己,从而对社会,对其他的生命产生积极地意义和有价值的影响,这才是我们生命对于社会,对于其他的生命的价值所在。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
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这就是我们实现自己生命价值观的标准。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长江和黄河的曲线,是绝对不一样的。

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

所以不管黄河是多米的曲折,绕过了多少障碍,长江拐的弯不如黄河多,但是她冲破了悬崖峭壁,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但是到了最后走到了大海。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是冲过去还是绕过去,只要我们能过去就行。

但并不是想流就可以流过去的,其实这里面就具备一种精神,毫无疑问,这就是水的精神。

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尽管你也跟着水一起往前流,但是由于你个性的缺陷,面对困难的退步或者说胆怯,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但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你沉淀了下去,上面的泥沙会不断地把你压住,最后你会暗无天日。

不管你现在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哪怕被污染了,也能洗净自己。

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的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俞敏洪的话,告诉我们,我们自己的生命价值,成就自己的生命,就要不畏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要百折不挠。

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都不能忘了,我们肩负着一个生命的使命,是一团炽热的火焰,无论到了那里,都应该照亮哪里,温暖哪里;而不是一块透明的冰,到了哪里都是冰冷的,漠视的。

但是同时,我们每个生命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我们必须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明白我们出于什么位置上,这样才能正确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我们要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后想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冲破一切障碍。

然而,我们的目标必须与我们的起点,我们目前处于的位置相符,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切合实际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如果我是一条鱼,那么我的目标永远在水里,而不是像苍鹰一样翱翔蓝天;而如果我是一只鹰,我的目标就不甘心只在林间穿梭,只在田间飞越,而应该是一飞冲天。

总之,生命是伟大的,我们应该敬畏生命,包括自己在内的搜有的生命。

同时要发展自己,有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生命的存在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