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
• •••Fra bibliotek•• •
三、诊断 根据霍利斯的观点,诊断是指整理、归纳、分析由研究中所收集的资料来推断案主的 人格或心理问题,她把推断分为三类:心理动态诊断、病因诊断和分类诊断。 (1)心理动态诊断。心理动态诊断是指对求救者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三部分作 横向的动态分析,以了解其人格的内部动力联系。虽然求助者的心理困扰与其外部环 境有关,是其人际关系失调的必然结果,但同时求助者的心理困扰又会影响其人际关 系。 (2)病因诊断。病因诊断是指对求救者的过去和现在的心理因素和人际关系失调进行 纵向分析,以便把握求助者问题产生的内在逻辑。心理动态诊断是从心理结构横向进 行现实诊断,以平面的方式诊断案主的现状,而病因诊断,是要涉及到案主过去的经 历,是从案主过去的经历中研究导致当今问题的原因。 (3)分类式诊断。分类诊断是指对求助者的各方面的问题分别进行分析评估,以便全 面把握求助者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案主情绪困扰和 人际关系失调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综合而成的,不能只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 对案主的问题作出分析,否则对问题的实质就把握的不准确。 四、治疗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范围一般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减轻求助者的焦虑和 不安;第二,减轻求助者的系统功能失调;第三,增强求助者的自我适应功能;第四, 开发求助者的潜能,增强求助者的自我实现需要;第五,调整求助者的人际关系,改 善求助者的社会生活环境。
个案工作 第三讲
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 一、发展历史
•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是个案工作最基本的理论分析模式之一,它是个 案工作者经常采用的一种传统的工作方法。其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里士 满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她在书中提出了个案工作的具体含义, 不过当时里士满没有提出一个全面研究分析的理论框架。 • 美国史密斯学院的社会工作者弗兰克· 汉金斯(F.Hankins)在两年 后首次使用了“心理社会”这个名词。 •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G.Hamilton)发表了“社 会工作基本概念”一文,文章中第一次系统地叙说了该学派的有关理 论。 • 20世纪60年代,霍利斯(F.Hollis)出版了《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 疗法》一书,将该派理论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个案工作中占主导地位 的流派。
三、方法与技巧
• 社会心理治疗法的实施,是一个一气呵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讨论上的方 便,可以把这个过程分为:开始接触、心理社会研究、诊断、治疗目标、治 疗步骤。 (一)、开始接触 1、接触原因:社会工作员必须了解当事人与工作员接触的原因和机构本身的 性质。一个自愿来见社工,与一个被推介,甚至被强迫去会见社工的当事人 相比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接案的首次面谈时,工作员必须向当事人详细解释 机构所提供服务的性质,能够协助解决困难的可能性,帮助当事人决定是否 继续和工作员接触。 2、建立关系:社工要留意自己和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移情和反移情的现象。在 此,社工要有充分的自我认识,足够的督导和咨询,甚至本身会有接受心理 辅导的机会。 3、进入治疗:被推荐来的当事人会有较多抗拒。若遇到超我特别强或自我形 象低落的人,需要相信降低他们的不安和焦虑。可以和他们讨论一下前来求 助的那份矛盾心情,也可以协助他们澄清一些对接触社会工作者的谬误思想。 或许提议他们接受一段短暂的“试验期”才决定是否继续接受帮助。
• •
•
•
• 二、心理社会研究 • 心理社会研究是一个观察并把观察所得的资料有系统地整合的过程。 心理社会研究从第一次接触就开始了,一直延续整个辅导工作的结束。 • 研究的第一步需要收集资料。该模式以“人在情景”中理论为依据要 求全面收集案主有关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资料,并将这些资料 综合起来,以便揭示导致案主问题(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原 因所在。 • 第二步,个案工作者还要通过专业技巧让案主追溯童年经历,把案主 以往的内心冲突与现在的情绪行为联系起来,找出其中的逻辑联系。 同时,还关注案主是以何种情绪方式表达自己的问题,是否有恐惧、 担心、伤心、忧虑等感受,再结合案主生理上反应,例如失眠、恶心、 厌食等。揭示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各种内心冲突。 • 第三步,个案工作者要协助案主认识自己的现实状况,尤其需要帮助 他们发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距,了解自己在行为方面可能 存在的缺陷及这些缺陷对案主问题的影响。 • 心理社会治疗法所关心的重点仍然是当事人的意识部分而不是潜意识 部分。
• • • • • • • •
• •
• • • •
(2)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通过直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 理困扰的消除。工作者在采用直接影响治疗技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工作者在使用直接影。向治疗技巧之前需要了解求助者的真实状况,最好与求助者进行商讨; 第二,工作者需要征求求助者的意见,让求助者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指导: 第三,工作者帮助求助者,尤其依赖性比较强的求助者,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出决定,培养他们的独 立性。对于内心出现困扰的求助者来说,工作者的直接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具体有效的方式。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影响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五种: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和干预。 第一,强调。工作者用点头同意或表示重视的姿态去鼓励案主实践一些他本已有的想法。例如: 案主:我虽然不完成研究生便休学对我的前途很有影响,但我又舍不得放弃这份二十多万优薪的 工作。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工作者:你刚才说未完成研究生便休学对你的前途很有影响,似乎你很重视你的前途,很想继续 升学呢。 第二,提议。工作者提出某些意见,由案主自己做出取舍的决定。例如: 案主:自从我外出工作后,三个孩子成绩差了又学坏了。我丈夫经常指责我因出外工作而疏忽了对 孩子的照顾。近来他对我的感情好像淡了。看来我有点得不偿失。 工作者:既然你的工作使孩子和丈夫都受到影响,我提议你辞了那份工作,买一些布料自己在家 裁缝,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赚钱补贴家用,你以为如何? 第三,忠告。工作者向案主提出他认为必须要采取的行动。例如: 案主;美美虽然已经念初三,我这个做母亲的还是不放心,总是每天带她上学,接她放学。 工作者:美美已经十五岁了,她平时非常谨慎听话,她的学校离家很近。如果你不想她凡事依赖 你的话,我认为最好不要带她上学,接她放学。这样她才有机会慢慢学习自主和独立。
•
•
•
• 5、基本工作原则 • 基于以上所说种种对人的了解,应用心理治疗法时社会工作者应遵 循下列的原则: • (1)个别化原则。即是将案主看成独特的个人,重视案主对待困 难和问题的感受与看法。 • (2)接纳的原则。即是要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情感的权利,工作者 应投入地倾听,既不阻止,也不责备。 • (3)案主自决的原则。即是承认案主有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利。 • (4)非评判的原则。工作者的角色是了解和帮助案主,而不是对 案主作出是非对错的评判。 • (5)真诚或表里一致的原则。即是指工作者在和案主建立的专业关 系中一直保持着开放和诚实的态度。 • (6)保密的原则。即是要保守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显露的秘密。 • (7)受控制的情绪反应的原则。即是指工作者的情绪要受到理性 和专业的控制,正确处理好“移情”,不要让自己产生“反移情”。 • 上列的工作原则相信是所有从事社会工作人士耳熟能详的。只是许多 时候我们可能没有留意这些守则是源自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
• • •
• • • • • •
(一)非反映沟通动力技术 非反映沟通动力技术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三种方式。 1.支持。支持在开始接触阶段,尤显重要。支持的第一步是减轻案主的不 安和焦虑情绪。支持的第二步是保证即肯定案主的某些行为并做出必要的治 疗效果的承诺等。但在工作者做出保证前,一定要对案主完成目标的能力作 出恰当的估计,另外,支持也可以是一些实物的帮助,霍利斯称它们为“爱 的礼物”,即为案主做一些实际的事。 支持的具体技巧包括很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对求助者的接纳。这方面的技巧包括如何聆听求助者的表述、如何表 达自己的同感、如何控制自己的语速和语调以及如何与求助有建立佰任关系 等。 第二,对求助者的保证:提供保证也是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技巧,它直 接影响工作者与求助者之间信任关系的培养和建立,也是削减求助者焦虑和 担心的重要具体措施之一。 第三,向求助者提供实物帮助。向求助者提供实物帮助不仅可以解决求助者 的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求助者了解到工作者对他(她)的关心,以增强 求助者改变的要求。 案例:案主:我对我的工作不满意,想换个工作,但是怕换了后会更不好, 就是拿不定主意。 工作者:这个想法不错呀,可以试一试。
二、价值取向与假设
• 1.人在情景中。顾名思义,“心理社会”这个名词是指人是由生理、心理及 社会各部分组成,而其中的互动作用更促成各部分之间不断的彼此影响。换言 之,个人的心理发展是受其社会环境和生理状态所影响。因此,个人的生理和 心理发展,人际关系和个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是重要的研究范围。基于此观点, 心理社会治疗法借用了“人在情景中”这个系统论的概念。具体来说,“人在 情景中”认为人不能被看作一个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研究一个人,一定要同 时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即是他的家庭、学校、朋友、工作场所等在社会中所产 生的状态。 2.个人过去的成长经历对当前状况的影响。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事物,所持的 观念,所学习得到的技巧、知识和态度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个人当前的一切。 因此了解案主的早年经历对了解他的现状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心理社会治 疗法也强调了个人的自我调节功能,也就是说,不单探索问题的背景和成因, 也重视案主人格的强度,由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3.个人与其环境的互动,他的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影响,对超我和自我理想的 建立都有着重大意义。霍利斯(HoIIis)十分看重沟通,她认为个人既与他人 互动,沟通便成为不可或缺的媒介。而个人的自我强度、自我防卫机构及理解 力等因素,对个人沟通技巧的优劣,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4.每个人都被视为有价值和有待发展潜质的个体。心理社会治疗法的宗旨是 要协助个人达到健康的发展和充分运用个人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