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物流节点的缺点

城市物流节点的缺点

3.城市物流节点系统布局存在的问题
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显著加快,中国的物流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1999年中国计划发展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以将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内容,2001年国家经贸委、交通部等六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国际环境和政策导向下,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物流发展规划、新建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形成了一股从上到下的物流发展热,传统的物流业也纷纷向现代物流业转型。

在这股“物流热”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些已经建成和运营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并没有现预期的“红火”场面,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的物流中心空置率高达60%,仓储设施的利用率不到50%;物流中心仍然是简单地从事传统的货物运输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
(1)盲目崇尚物流,规划建设观念的非理性。

许多领导和部门没有建立科学的规划观、发展观,不是在充分论证需求和充分考虑本系统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地位的前提下进行“配量”规划,而是抛开需求和发展实际,盲目搞轰动效应的大物流工程,搞政绩工程、首长工程。

有的地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区域重复建设多家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有的地方物流中心或是抛弃现有货运站场另辟新径,或是对现有货运站场进行简单包装等等。

这样建成的物流园区(中心)都没有发挥应用的效率或功能。

(2)物流布局层次结构不清。

各级规划各自为政,分头发展,既缺乏纵向的控制也缺乏横向的协调。

纵向上,从省级规划、市级乃至区级、县级规划的连贯性不强,上级规划缺乏对下一级的框架控制;在横向上,我国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业被分割在各个职能部门物流业规划不明确,物流布局层次结构不清。

(3)规划理论及规划技术的不成熟。

目前关于物流系统在世界范围也是一个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在我国的发展和研究时间更是很短,还没有总结出一套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迄今为止,还形不成适应我国国情和经济结构的物流规划理论和方法,甚至物流规划的内容框架也还有分歧,没有统一的标准。

对于承担规划机构的资格、制订规划的方法流程,规划使用的数据、需求预测技术、设施布局技术等技术问题,也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