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3 东海之大乐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9-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3 东海之大乐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9-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3 东海之大乐课时演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以此比.形于天地比:掩护,遮蔽。

B.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闻:名声。

C.不足以举.其大举:全,尽。

D.夫不为顷久推移..推移:变化、发展。

解析:B项,闻:知识、见闻。

答案:B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东面..而视,不见水端B.吾自以为..至达已C.是非..坎井之蛙与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B项,认为。

A项,古义:面向东;今义:东边。

C项,古义:这不是;今义:事理的正确与错误,也指口舌。

D项,古义:大道理;今义: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B3.下列“之”字,按其用法分三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泾流之.大②两涘渚崖之.间③野语有之.曰④我之.谓也⑤少仲尼之.闻⑥轻伯夷之.义⑦睹子之.难穷⑧非至于子之.门⑨大方之.家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⑦/③/④/②⑤⑥⑧⑨解析:①⑦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代词,这样;④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②⑤⑥⑧⑨结构助词“的”。

答案:D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端:尽头。

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旋:转,改变。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少:不满。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

解析:C项,少:看不起、轻视。

答案:C5.下列关于选文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解析:C项,“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错,原文是河伯“弗信”。

答案:C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参考答案:(1)水流很大,波涛汹涌,两岸之间以及水中陆地与河岸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2)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的道理多了,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然有形①。

撽以马捶②,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③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

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颦蹙④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节选自《庄子·至乐》) 注:①骨尧(xiāo)然有形:骨尧然,尸骨干枯的样子。

有形,有似生人头颅的形状。

②撽(qiào)以马捶:撽,敲打旁击。

马捶,马鞭。

“捶”通“箠”。

③将:还是。

④深颦(pín)蹙(cù)安页:皱眉头,愁苦的样子。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患:担心。

B.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累:负担。

C.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虽:即使。

D.吾使司命复.生子形复:恢复。

解析:A项,“患”,此处应为名词,祸患。

答案:A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2)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句式和词语。

“不善之行”,不好的品行;“愧”,愧疚;“丑”,羞耻;“安能”,怎么能;“南面王”,面朝南做君王;“劳”,劳苦。

参考答案:(1)还是你有不好的品行,怕给父母妻子留下耻辱而这样的呢?(2)我怎能舍弃南面为王的快乐而再次去受人间的劳苦呢?9.这段文字选自《庄子·至乐》。

在庄周看来,最大的乐趣是什么?这体现了庄周怎样的“生死观”?解析:解答时,要结合故事的内容,从髑髅的最后一句话“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中不难看出。

参考答案:在庄周看来,人活着是痛苦的,死才是最快乐的事。

这是庄周对当时黑白颠倒的社会的愤激之言。

参考译文:庄子到楚国去,见到一颗死人头骨,干枯而有生人头颅的形状。

庄子用马鞭子敲打着髑髅问道:“先生是由于贪图享乐,放纵情欲,丧失养生之理而成为这样的吗?还是遭遇亡国之事,为斧钺诛杀而至于此呢?还是你有不好的品行,怕给父母妻子留下耻辱而这样的呢?还是你因为挨饿受冻而成为这样的呢?还是你年事已高本该如此呢?”就这样讲完,拉过髑髅,枕在头下睡去。

半夜时,髑髅显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听您的言谈好像是位善辩之士,看您所说之事,都是活人的负担,死人则没有这些。

您愿意听听死人的快乐吗?”庄子说:“是的。

”髑髅说:“死人,没有君在上面,没有臣在下面,也没有一年四季的操劳之事,从容自得地与天地同在,即使南面为王的乐趣,也不能超过啊。

”庄子不相信,说:“我让主管生死之神复活你的形体,还给你骨肉肌肤,归还你父母、妻子、邻里朋友,乃至知识,你愿意吗?”髑髅紧紧皱起眉头,现出愁苦的样子说:“我怎能舍弃南面为王的快乐而再次去受人间的劳苦呢?”(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

左慈显神通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

少有神通。

尝在曹公座,公笑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

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

”放曰:“此易得耳。

”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

公大拊掌,会者皆惊。

公曰:“一鱼不周坐客,得两为佳。

”放乃复饵钓之。

须臾,引出,皆三尺余,生鲜可爱。

公便自前脍之,周赐座席。

公曰:“今既得鲈,恨.无蜀中生姜耳。

”放曰:“亦可得也。

”公恐其近道买,因曰:“吾昔使人至蜀买锦,可敕人告吾使,使增市二端。

”人去,须臾还,得生姜。

又云:“于锦肆下见公使,已敕增市二端。

”后经岁余,公使还,果增二端。

问之,云:“昔某月某日,见人于肆下,以公敕敕之。

”后公出近郊,士人从者百数,放乃赍酒一罂,脯一片,手自倾罂,行酒百官,百官莫不醉饱。

公怪,使寻其故。

行视沽酒家,昨悉亡.其酒脯矣。

公怒,阴.欲杀放。

放在公座,将收之,却入壁中,霍然不见。

乃募.取之。

或见于市,欲捕之,而市人皆放同形,莫知谁是。

后人遇放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

遂走入羊群。

公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曹公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

今既验,但欲与相见。

”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

”人即云:“此羊是。

”竞往赴之。

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

”于是遂莫知所取焉。

老子曰:“吾所以为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若老子之俦,可谓能无身矣。

岂不远哉也。

(选自《搜神记》)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无蜀中生姜耳恨:怨恨。

B.公怒,阴.欲杀放阴:暗地里。

C.昨悉亡.其酒脯矣亡:丢失。

D.乃募.取之募:广泛征求。

解析:A项,“恨”应为“可惜”。

答案:A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不能直接表现左慈神通的一组是( )①须臾,引一鲈鱼出②公使还,果增二端③公怒,阴欲杀放④却入壁中,霍然不见⑤行视沽酒家,昨悉亡其酒脯矣⑥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A.②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①④⑤解析:②是左慈神通的结果,不是直接表现;③是因为左慈神通,使得曹操想杀掉他,是间接表现;⑤酒家丢失酒肉,是左慈神通的结果,也是间接表现其神通。

答案: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宴请宾客,邀请左慈赴宴。

为了验证左慈神通,故意说缺少鲈鱼,没有蜀中生姜。

B.左慈施展神通,在宴会上就将曹操的命令转达给了他的使臣,结果使臣真的多买了两段锦。

C.丢失的酒脯其实都让左慈通过神通转移给百官享用了。

可见,其神通只是物体的转移。

D.左慈为了躲避曹操的追杀,让自己及数百只羊都变成同一模样,因此躲过了曹操的追捕。

解析:B项,“在宴会上”错,原文是说“人去,须臾还”,此时左慈已经离开宴会。

答案: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视沽酒家,昨悉亡其酒脯矣。

(2)或见于市,欲捕之,而市人皆放同形,莫知谁是。

(3)吾所以为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参考答案:(1)走到一家酒店,得知昨晚这家酒店的酒肉全都丢失了。

(2)有人在街上见到元放,想要捕捉他,可是整个街上的人都变得和元放一模一样,不知道谁是真的。

(3)我之所以有大忧患,是因为自己有形体;如果我没有形体,我还有什么忧患呢?参考译文:左慈字元放,庐江人。

年少时就有神通。

他曾经参加曹操的宴会,曹操笑着对众宾客说:“今天高朋满座,山珍海味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所缺少的,是用吴松江特产鲈鱼做的鱼脍。

”元放说:“这容易弄到。

”于是他要了一只铜盘,盛满水,用竹竿挂上鱼饵在盘中垂钓,一会儿,就从盘中钓出一条鲈鱼来。

曹操拍手叫好,众宾客感到十分惊奇。

曹操又说:“一条鱼不够招待大家,有两条就好了。

”于是元放再用竹竿鱼饵在盘中垂钓。

一会儿,又钓出一条鱼来,两条鱼都有三尺多长,新鲜活泼。

曹操准备亲自下厨烹调,一一赏赐在座宾客。

曹操说:“现在鲈鱼有了,可惜没有蜀地的生姜作调料。

”元放说:“这也好办。

”曹操恐怕他在附近路上买,就说:“我先前派人到蜀地买彩锦,你告诉我的使臣,叫他多买四丈。

”元放离开后,一会儿回来,带来了生姜。

还对曹操说:“在蜀锦市场见到了您的使臣,已告诉他多买四丈彩锦了。

”一年以后,使臣回来,果然多买了四丈彩锦。

曹操问那个使臣,那个使臣说:“去年某月某日,我在市场见到一个人,把您的命令传达给了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