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主讲内容
练兵课教学设计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05-107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数据。教材前后9次安排学生在班级里、学校内、自己家庭周围收集有关学生人数、喜爱的电视节目、家庭电话数量、体育成绩的数据,在整理以后,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另一方面凸现统计数据源于实际,必须真实可靠。这是十分重要的统计态度。
1. 让学生把四张单式统计表里的数据汇集在一张统计表里,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构造,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
12.06+5.07+2.94 1773+174-773 30.34-10.2+9.66
195-137-95 25×7×4 34÷4÷1.7 102×7.3÷5.1125÷2×8
7×3÷7×3
二、加括号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括号前是加号前是加号前,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5、制作标题和日期。这张统计表完成了吗?还缺少什么?(标题和日期)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在制作表格时,有时还需要加上填表人,这里我们就不写了。
6、分析表格
(1)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方便地知道什么?
教师再次提出课始的问题: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学生观察后口答。如果下个学期青云小学只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你觉得会开设哪两个兴趣小组吗?说说你的理由(航模、美术比较受喜欢)。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全过程,体验收集信息、整理、分析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观值观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5
在奥运会期间,很多人都非常关注出行问题。现在你们就一起随老师去参观一下我国几个民用机场的情况吧。
先让学生说说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在书上填表后(提醒学生可用计算器计算),集体交流核对。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正确率。
提问:为什么表中没有“合计”、“总计”?
师指出:统计表需不需要“合计”或“总计”,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它是有变化性的。(长、宽与面积无法合计,总计不同机场的长、宽、面积也没有意义。)
揭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词语的意思。
教学进度
统计
五年级数学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参加人员
李雁、周彦、郑多丽、符慧华
时间
2012.12.20
地点
五六年级数学办公室
中心发言
郑多丽
主讲内容
简算归类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简便运算归类练习
明确三点:
1、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没有括号时,先算( ),再算( ),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 )。 2、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师:再添总计一栏,添在最下面。
师强调:为了醒目给人一眼看出合计数和总计数,一般总计这一栏放在最上方。
2.讲述“表头”的含义。教师指着第一行第一列这一格讲述:这是统计表的表头。
提问:表头被分成几个部分?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表头中的三部分分别与统计表中的哪部分有关系呢?(“性别”表示横栏内容,“组别”表示纵栏内容,“人数”表示表中的数据)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统计表中相应的区域覆盖颜色。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a+(b+c)= a+b+c a +(b-c)= a+b-c a- (b-c)= a-b+c a-( b +c)= a-b-c
5.68+(5.39+4.32)7172+(185-172) 576-(83-71) 19.68-(2.97+9.68)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标题\日期\表格(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
师: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它令世界瞩目。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和一个有心人,小明收集了几届奥运会奖牌的数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的表现吧。
学生在书上填写数据后,交流核对,提醒学生题中数据是“横着”告诉我们每一届的奖牌数,而统计表中要“竖着”填写每一届的奖牌数,填写数据要注意“对号入座”,最后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填写正确率。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复式统计表,后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经常联系统计表。本单元的最后是实践活动《了解周围的家庭》。
第一,教学素材有意义。选择反映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提高的数据,如1999年我国耕地的分布情况,2004年城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增加数量,江南某市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情况等真实的数据,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在教学统计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教育和鼓舞。
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这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提问:4个兴趣小组一共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组的男生最多,()组的女生最少。学生回答后,师:可是刚才这位同学在回答中,有关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情况,要看几张表?方便吗?师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应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太方便。问:那谁能出个好主意,让我们比较起来方便些?如果把这4张统计表合并在一起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也就容易多了。
2. 让学生独立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图中的信息,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 让学生开展小型实践活动,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科学学科里的知识,反映城乡人民生活、生产情况。
教学进度
统计
五年级数学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参加人员
李雁、周彦、郑多丽、符慧华
时间
2012.12.13
地点
五六年级数学办公室
中心发言
周彦
根据乘法结合律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1.06×2.5×4 17×0.6÷0.3 18.6÷2.5÷0.4 700÷14×2三、去括号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
3.学生填写统计表
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填写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试试看。汇报交流:填写统计表时,你先填写了哪些数据?哪几格的数据时通过计算后填写的?
4.讲述统计表“合计数”与“总计数”的区别你是怎么填写总计这一栏的?(两种方法,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提问:合计与总计有什么不同?(合计是指各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之和,而总计是指所有兴趣小组人数之和以及男女生人数之和)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开设了好几个兴趣小组,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出示4张统计表。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一、变换位置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同一级运算同一级运算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五年级数学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参加人员
李雁、周彦、郑多丽、符慧华
时间
2012.12.6
地点
五六年级数学办公室
中心发言
符慧华
主讲内容
统计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安排的。与简单的统计图表相比,复式统计图表的信息量大,结构复杂。通过复式统计图表的教学,学生收集信息、表达数据和应用统计数据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够看懂和利用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里的数据;能够填写复式统计表,在统计图上画不同标记的直条表示两组数量;体会复式统计图表的特点。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在合并过程中初步感受。师:那怎么合并呢?(学生可能回答,把四张表竖着接在一起,教师出示表,课件演示,四张单式统计表竖着接拼在一起)组织学生讨论:对合并后的统计表你有什么修改建议?(把性别、合计一栏重复的部分删去)提问:你觉得这张统计表明确吗?哪里不明确?学生可能会指出各个兴趣小组的名称不明确,教师组织学生将表格中的第一列分别注明:航模小组;民乐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那么性别这栏该怎么填写?(制作表头)提问:同学们怎样从表中反映出四个兴趣小组一共多少人,其中男生一共有多少人,女生一共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