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上)复习提纲

外国文学史(上)复习提纲

q 人文主义的艺术品格 q 鲜明的反天主教会,反封建色彩 q 创作手法的写实性 q 鲜明的民族色彩(e.g. 弃用拉丁文改用民族语言创作)
q 意大利 q 彼特拉克(Italy)—意大利俗语写成的《歌集》 q 抒发对劳拉的爱情 q 《歌集》的最大创新是将爱情世俗化(仍有精神恋爱的色彩);贯穿世俗爱情和宗教信 仰的矛盾与冲突
q 《炼狱》——从现实到理想的途径;炼狱共九层,住着生前罪孽较轻的亡灵 q 《天堂》——光明的理想世界;天堂有九重,住着生前信仰基督教,极力为善的灵魂;引路
人贝雅特丽采——信仰与爱的象征
q 14C-16C文学 q 文艺复兴运动:欧洲新兴资阶以复兴古代文艺为旗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q 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q 用人权反对神权; q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q 用理性反对蒙昧; q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q 希腊喜剧 q 内容:现实生活(与悲剧相反) q 形式:结构松散,六部分组成——开场、进场、对驳、讶议、插曲、退场;散文台词 q 区分:旧喜剧有鲜明的政治讽刺性,新喜剧主要表现家庭生活与爱情(世态喜剧) q 阶段
q 旧喜剧:政治讽刺性、文学性 q 中期喜剧:在生活中挖掘素材,重视情节的构思,不重视诗的形式 q 新喜剧阶段:往往包含事与愿违的喜剧性嘲弄;淡化社会矛盾,把生活理想化
q 艺术成就 q ①将“象征”“梦幻”“寓意”等手法与现实生活结合 q ②结构严密 q ③塑造人物和描写情景方面有特点 q ④意大利语(但是当时更多是用拉丁语,反抗封建社会文化霸权);但有语言晦涩 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纷纷抛弃统一的拉丁语,而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创作,打破惯例,但丁是开 端
q 《地狱》——黑暗的现实世界;地狱共九层,住着生前罪孽的深重的亡灵;引路人维吉尔 ——理智的象征
q 薄伽丘——
q 《十日谈》(宣传“幸福在人间”的“人曲”,与但丁《神曲》相对) q 艺术特色:
q ①故事套故事,被称为框架故事结构 q ②现实主义手法和幽默讽刺手法
q 思想内涵: q ①反对宗教蒙昧主义、神秘主义与禁欲主义,大胆揭露天主教会和教士的腐败 与欺骗 q ②歌颂爱情、人的聪明才智 q ③宣扬现世幸福
q 2.共和国末期 q 西塞罗:散文家(拉丁散文泰斗)、演说家
q 3.屋大维统治时期——“黄金时代”
Hale Waihona Puke q 维吉尔《埃涅阿斯记》——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模仿荷马史诗) 极力展示了罗马的伟大与光荣,浓郁的爱国热情;文人史诗:文人或诗人独创,而荷马史诗是荷马整 理的
q 贺拉斯:讽刺诗人、抒情诗人、文艺理论家;著作《诗论》提出“寓教于乐” q 《歌集》
外国文学史(上)
q 古希腊文学 q 爱琴海,海洋文明 q 外向性→多商业,战争交流→文化交流 q 对文学的影响→描写航海生活 q 1.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前12C-前8C) q 文字记载的希腊神话最早见于荷马史诗;赫希俄德长诗《神谱》描述 q 荷马史诗(以前12C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q 内容 q 《伊利亚特》——希腊人攻打特洛亚人的故事。希腊联军(主帅阿迦门农、主将阿喀琉 斯)攻打特洛伊城(主帅赫克托耳)的故事,歌颂英雄的勇武 (4天战争+21天埋葬仪式+26 时间=51天)阿喀琉斯之踵→致命点 q 典型人物 q 阿喀琉斯——个人主义英雄,勇武、暴躁、易怒 q 赫克托耳——深沉、成熟的英雄,集体主义精神 q 奥德修斯——智者
q 《奥德赛》——希腊英雄奥德修斯(木马计的设计者)从海上漂流回家的传说。歌颂人 与自然的斗争的智慧与力量的冒险史诗 奥德修斯漂流到女神卡吕普索岛上作丈夫→7年后回家,被风暴吹到岛国,给国王讲故事→回家 打击求婚者
q 诗体:六韵步扬抑抑格(英雄格/史诗格)。不押韵尾。 q 艺术价值:①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结构精巧②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③蕴涵了浪漫主义
q 第二时期(戏剧创作的高峰期) q 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q 转变的原因 q 客观:社会,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资阶自身的矛盾 q 主观:个人年龄增长,阅历变化
q 《奥赛罗》:性格有缺陷的英雄;伊阿古←资阶中的极端利己主义者 q 《李尔王》:通过发生在李尔王及其女儿高纳里尔、里根、考狄利亚、大臣葛
q 英国 q 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4C的乔叟,“英国文学之父” 《坎特伯雷故事集》(框架故事集) q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q “大学才子派”剧作家 q 最重要的是“马洛”:《帖木儿大帝》《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q 莎士比亚(1564-1616 4.23) q 第一时期(1590-1600) q 两首叙事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 q 九部以英国历史为题材的历史剧——对谋权篡位的倒行逆施给予了痛切的谴责 q 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无事生非》,大都歌颂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
的道路 q 象征意义:“黑暗的森林”→意大利的黑暗政局;“豹”→佛罗伦萨的政治迫害
;“狮”→法兰西王的残暴;“母狼”→罗马教廷的贪婪;“披着阳光的山顶 ”→光明的境界;维吉尔→理性;贝雅特丽采→信仰
q ②体现作家思想深刻的矛盾性,反映新旧交替时期意大利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思想内 容的两重性) q Ⅰ.一方面肯定理想的基督教,另一方面批判现实教会,教皇与僧侣的贪婪 q Ⅱ.认为人只有克制情欲,刻苦修炼,才能上天堂;但也流露出肯定现世生活的反禁 欲主义倾向(既宣扬禁欲、出世思想,又肯定人对世俗爱情、荣誉、功业的追求) q Ⅲ.批判残暴君王,热情讴歌理想中的君王与贵族,祖国统一的希望 q Ⅳ.对待人类文化的看法,《神曲》认为基督教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思想文化结 晶,但也认可异教思想 q Ⅴ.深刻揭示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构成,反映中世纪转折时期作家对“人”的认识的 变化 新的精神世界由“服从”“理性”“信仰”三者合一
q 教会文学:宣扬基督教思想为目的,取材于《圣经》 q 世俗文学
q 神话传说 q 史诗与谣曲:《贝奥武甫》欧洲流传迄今最早而又完整的一部史诗;中世纪的英雄史诗主要有法国
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德国《尼伯龙根之歌》 q 骑士文学
q 主要体裁 q 骑士抒情诗:破晓歌——幽会黎明分离——对禁欲主义的无意识叛离(骑士婚外恋) 最早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q 骑士传奇 q 不列颠系统:亚瑟王和圆桌骑士 q 拜占庭系统:以拜占庭流传的希腊晚期传说为体裁的故事诗 q 古代系统:模仿古代希腊罗马故事的叙事诗
q 法国 q 七星诗社:强烈的民族意识,要求以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学为榜样,创 造法国自己的民族文学 q 拉伯雷——民主倾向的人文主义作家 q 《巨人传》——畅饮知识,畅饮爱情,畅饮真理 q 思想内容:①表现人文主义于人、社会、教育的理想,揭露、抨击封建社会的黑暗 现实②深刻反映16C法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强烈的现实隐射和讽喻意味③抨击天 主教会④批判封建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 q 巨人形象→把人塑造成追求感官欲望满足的异教自然之神,挑战基督教禁欲主义 ,反映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力量的自信和对现世幸福生活的肯定 q 艺术特色:①夸张、幽默(喜剧化叙事手法)、讽刺②以粗俗的形式表达严肃、崇 高的思想主题③开创散文体长篇小说的新形式
q 三大悲剧诗人 q 埃斯库罗斯(古希腊的悲剧之父) q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映射民主派与贵族派的斗争,作者对僭主专制的反抗和对 民主的向往,也说明命运是神定的 q 三部曲《俄瑞斯忒斯》(唯一完整保留的三联剧):母权制社会向父权制社会转变 q 《阿伽门农》 q 《奠酒人》俄瑞斯忒斯为报父仇而杀母 q 《报仇神》俄瑞斯忒斯被复仇女神紧追不舍
q 索福克勒斯(把希腊悲剧推向成熟,“戏剧界”的荷马) q 《俄狄浦斯王》写的是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本质反映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 现的伦理道德冲突;警示乱伦的禁忌是不容破坏的
q 欧里庇得斯(剧场里的哲学家):拥护民主政治,提倡民主精神 q 《美狄亚》:取材伊阿宋夺取金羊毛的故事。谴责男女不平等的社会,表达对妇女 不幸命运的同情。美狄亚是古代希腊社会最早的知识妇女的典型;心理刻画细腻 q 《美狄亚》:取材伊阿宋夺取金羊毛的故事。谴责男女不平等的社会,表达对妇女 不幸命运的同情。美狄亚是古代希腊社会最早的知识妇女的典型;心理刻画细腻
q 女诗人萨福 q 阿那克里翁:歌颂生活、爱情、大自然,清新优美。(“阿那克里翁体”) q 品达罗斯 q 伊索《伊索寓言》:以动物生活为主要内容 q 2.大移民时代(前8C-前6C):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语言 q 3.“古典时期”(前6C-前4C初) q 戏剧艺术 q 希腊悲剧
q 起源:酒神祭祀仪式 q 内容:取材于神话;表现人与命运的斗争冲突;有鲜明的倾向性与深刻的思想性 q 形式:固定——开场、入场、插曲、退场;使用“三联剧”的形式;诗本台词
q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q 《鸟》(唯一以神话喻人为题材的喜剧,具有开创性——表现乌托邦思想) q 《阿卡耐人》反对内战要求和平
q 文艺理论 q 柏拉图:“理念论”(客观唯心主义的鼻祖);《理想国》《斐德若篇》 q 亚里士多德:《诗学》,对悲剧创作作出理论总结;“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
q 4.希腊化时代(前4C晚期): q 米南德的新喜剧 q 特奥克利托斯的田园诗
和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因素④语言质朴优美,大量的“荷马式比喻” q 希腊神话
q 神的故事:创世,诸神的产生,神的谱系、活动为主要内容 q 英雄传说:主角是半人半神的英雄
q ①建立12件功勋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②伊阿宋率领众英雄夺得金羊毛的故事③俄狄浦斯 的故事
q 特征:“神人同形同性”,形体,性情→世俗人本主义色彩 q 赫希俄德叙事长诗《工作与时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 q 抒情诗歌
q 城市戏剧 q 短小的韵文故事、抒情诗
q 但丁: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q 作品《飨宴》(强调理性)、《论俗语》(谈意大利语)、《帝制论》(政治论白) q 爱慕贝雅特丽采→《新生》,神圣的爱情,反映一定的反对禁欲主义的情绪 被认为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 q 《神曲》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 q 思想内涵 q ①通过精神提升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为意大利民族提供了一条精神解放和道德解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