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民营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我们在行动-先进事迹材料深化民营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我们在行动民营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创业创新的活力源泉,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一直面临系列挑战与困难,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条件下,中小企业承受市场和融资的双重压力。
2018年,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建设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承担大行责任,全面启动三大战略之普惠金融战略,以“双小”承接“双大”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提升小行业、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基于对民营小微企业需求痛点的理解,借助新兴科技,重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拓展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为百姓安居乐业服务。
截至2018年10月末,共为小微民营客户办理“小微快贷”授信贷款额度1197.9万元,客户支用贷款573.9万,累计为44户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得到双辽民营企业、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一、理念引导,“普惠金融”纳入工作重点建行推出“三大战略”后,双辽建行高度重视,反复学习和领会“三大战略”精神,全员增强了践行“三大战略”的思想意识。
在业务发展方向上,支行将“普惠金融”业务作为主要工作来抓。
组建“普惠金融”推进团队,设立了“普惠金融”推进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保证“普惠金融业务”快速有序的发展。
根据“普惠金融”业务发展需要,结合上级行制定的《2018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推进方案》,明确了目标客户、任务数量及推进措施。
二、打造品牌,构建普惠金融新模式为了更好的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的开展,建行用金融+科技,打造了数据化、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依托“新一代”系统,打通全行不同渠道、不同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对小微企业和企业主信息的系统整合,同时广泛联通税务、工商等外部公共信息,以大数据手段精准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为小微企业融资有效增信,推动批量精准获客。
从交易、结算、纳税等场景切入,围绕小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形成分类分层的产品体系,云税贷、结算云贷、账户云贷、小微快贷多种产品,让客户感到“总有一款适合你”。
三、构建“三个一”模式提效率降成本。
创新“小微快贷”,实现全程线上自动化审批,构建“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三个一”信贷模式,大幅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一分钟”融资,即一分钟以内完成贷款申请到支用的全流程操作;“一站式”服务,即可通过“建行惠懂你”APP实现在线测额、预约开户、身份认证、及贷款申请、签约、支用、还款等一站式办理。
“一价式”收费,即除贷款利息外,无担保、过桥等费用,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真正做到“一次定价,费用全清”。
四、深入企业走访,打造“普惠金融”品牌。
双辽建行营销团队制定“走近市场,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方案,对双辽市内的重要企业展开走访,推介建行“普惠金融”业务产品,另召开银、政、企小微快贷专题推介会、召开“积微成著致远未来”沙龙活动,解读“小微快贷”和“云税贷”产品,建行“普惠金融”产品吸引了众多企业经营浓厚兴趣,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2018年是双辽建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起点,从落实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民生,以及赢得未来市场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做出了趋势性判断,提出了普惠金融战略行动计划,打造了差异性和综合性的竞争优势项目。
2019年,双辽行一定持续努力,加大营销力度、加强精细化经营与管理、实施标准化作业,坚持稳健经营与营销模式创新,在推动普惠金融进程中向社会展示出建行的责任与担当,将普惠金融这一利国利企利民利行之大事业做得更快更好更强,具体做到:一是对接政府平台、联动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
近几年双辽政府在市建设中,集成了一笔宝贵的高价值密度的政府大数据“资产”,挖掘和利用好政府大数据的价值,将成为下一个拉动普惠金融增长的重要动力引擎。
通过和政府的合作直连,打开批量拓展小微企业的大门,服务大众。
二是推进电商网络互联网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很多企业都已开展线上业务。
我们将借助电商平台掌握的企业数据资源,提高服务对电商企业的效率,依据平台数据、依托大数据技术为平台民营电商企业精准画像,精准选客。
三是搭建供应链、贴现平台。
供应链业务、贴现业务是有效实现用“双小”连接和承接“双大”的重要抓手,让供应链业务、贴现业务成为普惠金融“双小”战略开疆拓土的利器。
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双辽建行围绕小微客户真实需求,积极借力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宽服务网络,着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为深入民营企业创新”的发展浪潮贡献兴业力量。
上一篇:女工评优事迹材料下一篇:基层法律援助服务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汇报-汇报材料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定大局。
我县高度重视,按照省、市工作要求,认真谋划,稳妥推进。
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情况陵川县共有12个乡镇,371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37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389个村民小组,6.82万农户,23.11万农业人口。
目前,全县各村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方案正在有序审批公示中,近200个村铺开了前期调查核实等基础性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会之后,我县立即行动、及早部署。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于6月4日召开了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攻坚会,全面安排部署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出台了《陵川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陵川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明确了时间节点、工作任务、操作流程。
紧接着,指导各乡镇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乡镇长为副组长的领导组,以片为单位的乡镇工作小组。
各村也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组,以村主任为组长的清产核资工作组,以老干部为主的人口摸排工作组。
并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经费35万元,用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正常办公,为全县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强化培训,广泛宣传发动。
为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尽量少走弯路,提高工作实效,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一是层层组织培训。
县里6月9日邀请省农业厅经管局马向荣局长,对各乡镇分管领导、农经站长和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了专题培训。
于6月中下旬分三期,组织各村会计、服务中心会计和部分企业会计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人数达1260人次。
各乡镇也结合实际,分别举办了由支村两委成员和工作组成员参加的动员会、培训会,培训达到2000余人次。
二是加大政策宣传。
积极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内容和重大意义,印发了《致广大村民(居民)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公开信》7万余份,广泛宣传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赢得广大群众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和支持。
(三)试点先行,稳妥有序推进。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新生事物,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涉及历史因素多,极易引发矛盾纠纷。
我们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思路,要求每个乡镇选择3至5个村先行先试,取得经验,稳妥推进。
目前,已从全县12个乡镇中选择52个班子团结,群众基础好,集体经济发展良好的村,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农经员和试点村主干到城区北石店镇东王台村进行了参观学习,动员各试点村召开了工作安排会,全面铺开了清产核资和人口摸排工作,其余各村也按照方案要求,正在逐步有序推进。
二、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完成情况按照省、市要求,今年这项工作主要是扫尾完善,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截止目前,全县378个村(社区)全部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权属调查378个村,占到行政村总数的100%;完成合同签订368个村,占到行政村总数的97.3%;完成359个村,367个发包方(六泉乡下河村和东岸上村都是以5个村民小组为发包方)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入库,入库率占行政村总数95%,涉及49687户、295091块地、438021.7亩耕地。
其中:承包地涉及49687户、247305地块、面积388484.29亩,非承包地涉及20069块地,面积49537.41亩;退耕还林面积30290亩。
完成经营权证书打印193个村,28800份,占到行政村总数的51.05%。
发放经营权证书146个村,13800份,今年将全面完成这项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一)土地确权个别村遗留问题较大。
全县仍有10个行政村(社区)土地确权没有完成。
崇文镇后川村、礼义镇桃山头村、沙河村因征地问题影响了工作进度,正在核实公示。
崇文镇七社区因土地纠纷进展缓慢,正结合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
(二)全县农村土地数据库还需完善。
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档案整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仍有9个行政村正在收集整理数据,共涉及5028农户、12315块地块,实测面积17444.28亩,其中承包地面积15956.75亩。
(三)部分人员对产权改革把握不透。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项工作刚刚铺开,政策性比较强,表格数据任务多,部分乡镇工作人员、村级干部对工作中的具体环节、工作重点、问题处理等了解的还是不透,需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要求,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协同推进各项措施,扎实稳妥地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一是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在抓好试点工作基础上,及时召开推进会,明确阶段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加强指导,强化督查,确保年底完成80%的村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的目标任务。
二是做好土地确权的扫尾完善工作。
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尽早完成剩余村(社区)的土地确权工作,实现应确尽确、全部颁证。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尽快形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一张图”。
三是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成果应用。
坚持“以图管地”,为土地流转、抵押担保、惠农政策落实、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水平。
上一篇:小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详细)下一篇:关于涉农乱收费乱摊派专项督查的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