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XX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优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根据XX 省商务厅、XX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X商务建设函〔2016〕X号)和XX省商务厅、XX省财政厅、XX省扶贫和移民办《关于印发〈XX 省2016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X 商务建设字〔2016〕X号)、《关于做好2016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有关工作的通知》(X商务建设字〔2016〕X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为主要任务,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E邮站、党员远程教育网及龙头流通企业、电商企业,构建具有XX特色的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快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广运用步伐,解决农产品进城难、工业消费品下乡流通不畅和“服务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激发农民创业热情,改变农村生活方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大繁荣。

二、实施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整合资源,健全体系;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滚动发展。

三、发展模式依托县内特色优势产业资源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主平台,紧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打造“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的新型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四、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

实现“123456”目标,即:建成“1”个产业园—XX县电子商务产业园。

实现“2”大有机结合—“电商+快递”协同发展。

打造“3”级服务站点—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乡镇电商综合服务中心,村级电商服务站。

完善“4”大功能—农特土货进城、工业产品下乡、创新创业创收、精准扶贫奔小康。

构建“5”大体系—农产品品牌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电商人才培训体系,电商宣传发动体系,农村电商金融支持体系。

实现农民“6”不出村愿景—网购网销不出村,缴纳电费通讯费不出村,信贷不出村,创业和办理普通政务不出村,寄递物品不出村,购买车票和医院预约挂号不出村。

(二)具体目标。

1.电商企业迅猛发展。

重点培育各类网销企业(含个体网店)发展壮大,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开展网上营销,大力引进电子商务服务商入驻XX,基本构建“政府、企业、电商、农民”四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2017年、2018年力争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同比增长50%以上,网络零售交易额同比增长50%以上,农特产品网上交易额同比增长50%以上。

2.电商网络日臻完善。

建立1个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0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中心、55个村级电商服务站。

完善“县+乡镇+行政村”三位一体的农村电商应用服务及配送网络,实现电商的应用和服务网络在乡镇覆盖率100%,行政村物流配送网络覆盖率70%以上。

3.电商人才不断聚集。

开展各种形式的电商培训,培育各层次电商人员3500人次以上,大力引进电商高端人才,鼓励在外务工青年、农民工、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返乡创业。

4.农产品品牌推广及质量追溯体系完备。

建成与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共享的县级农产品品牌推广及质量追溯平台。

五、主要任务(一)提升农村电商物流服务网络。

融合现有的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邮乐网、企业电商平台和邮政便民服务站、供销社农资农家店、万村千乡企业等网络资源,抓好商业网点信息化改造,搭建县、乡(镇)、村三级电商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全面实现农村地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特色农产品购销信息资源共享共用、配送体系互联互通。

(二)培育壮大电商龙头企业。

充分尊重企业主体责任,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同时重点培育捷一商务、金阳光商贸、奔步科技、西河、翠竹园等本地电商企业,整合优化扶持奖励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政策举措,主动搭建银企对接、校企对接、产销对接平台。

尽快形成“政府+农民+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电商协会+电商平台”多方合作共赢的农村电商发展格局,营造“全域电商、全民触网、全企入网”的浓厚氛围。

(三)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

建立政府+合作社+电商企业+电商服务商的农产品网销合作机制。

全力打造XX有机农产品县域公共品牌,由农业部门牵头,建立农产品生产全程可追溯、质量检测体系;由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电商企业负责网络销售推广;引进专业摄影与美工、软文写作、后台管理、包装设计、市场推广等各类服务商,为农产品上行提供服务;促进金融与电商企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为农产品上行提供资金支持;构建“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引导有能力的贫困户从事电商脱贫,优先聘用贫困对象,优先销售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带动贫困群众应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帮助农村贫困人群脱贫致富。

(四)带动传统企业转型发展。

鼓励和扶持工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旅游公司、农家乐等各类市场主体与电商企业合作,或自建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转型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拓宽市场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

加大财政对电商创业的扶持力度,安排150万元的财政担保资金,设立专项贷款。

(五)拓展电商终端服务空间。

依托电商服务站点,整合家电维修、汽车配件、农用化肥、种子等传统线下销售服务资源,拓展电商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为农村群众提供网络代购代销、水电气通讯缴费、助农取款、订购车票、医院预约挂号、接发快递、售后维修等便民服务,实现线上和线下商品交易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互联网+”目标。

(六)加快农村电商人才培训。

多渠道培训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积极与专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合作,建立教育培训和实践基地,探索“政府引导+专业机构培训+龙头企业孵化”创业培训模式。

组织本地电商企业、省内外知名电商专家在农村开展电商知识及应用技能培训,引导并组织乡镇村基层干部以及农村群众尤其是大中专毕业生、职高生、回乡创业青年开展网络创业和就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或省级贫困户做到应培尽培,提高电商在农村的应用水平。

(七)增强电商与全域旅游的浓度融合。

围绕创建全域旅游县和全省重点旅游县的总体目标,开展“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电商旅游数据库,实现电商网络化旅游;搭好电商旅游互联网,实现县域旅游消费全面电子化;打造电商旅游电商圈,树立电商经营理念,鼓励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示范点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宣传推广,利用电商平台深入融合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

(八)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强化财政政策扶持,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公共平台建设,鼓励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深化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镇、示范企业创建,评选示范村镇网点并给以奖励。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设立电商信贷通,尽力支持各类电商企业发展需求,各金融机构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实行优惠利率。

实施资源要素保障,对以销售本地产品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参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落实税费政策优惠。

严格执行省市有关电子商务产业的税费优惠政策,不打折扣。

六、项目建设内容(一)改建XX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园区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将重点打造集展示展销、电商交易、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电商集聚洼地。

1.电商孵化中心:建设电商园区接待区、第三方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基地与众创空间、贵宾接待室、多功能报告厅等。

2.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为园区企业服务的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动员县内主要物流、快递企业在园内设立服务窗口。

3.电商企业集中培育区:建设电商企业展示、线上线下洽谈、网上交易中心。

4.电商培训中心:建设电商培训教育基地,为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夯实基础。

5产品展示区:用于展示县域主打产品。

(二)乡(镇)村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在全县9个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乡镇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0个,辐射周边地区,使其成为村级电商服务站的物流中转站。

改造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55个,结合实体店和体验馆,推动“工业品入村,土特产进城”战略向纵深推进。

拉动农村消费,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提高农村居民创业就业机会,带动本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电商培训工程:开展各种形式的电商培训,培育各层次电商人员3500人次以上;支持电子商务协会组织开展以电子商务为主题的论坛等公益性活动。

(四)县域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整合县域内物流资源,建设服务农村的公益性仓储分拣物流运营中心1个,新建升级改造乡村快递物流配送站,建立物流数据应用平台,补充购置专用配送车辆等,实行农产品上行补助,用于补助从事本地农产品线上销售的骨干企业及个人。

(五)农特产品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设XX农产品品牌推广体系,打造特色农产品营销平台,开展网上促销、品牌推广活动。

与阿里、京东、苏宁、一号店等著名电商企业合作,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特色产品品牌,围绕笋类产品、竹制品、茶叶产品做好做优品牌。

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公众查询平台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平台。

(六)农产品线上线下电子商务供应和营销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县全域旅游项目的实施,新建一个线下O2O体验馆,依托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建设线上地方特色馆。

(七)农村电子商务金融支持项目:设立“电商信贷通”,由项目资金和财政各出150万元共计3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金,通过杠杆放大,设立专项贷款。

(八)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规划和宣传:编制XX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在交通要道、公交车、出租车、农户墙壁等位置制作宣传广告、标语,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宣传发动,为实施电商进农村工程大造声势、营造工作氛围。

将每年5月设为电子商务宣传月。

七、实施步骤该项目实施工作,从2016年1月起,至2020年12月完成,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阶段(2016年1月—9月)。

对全县经济发展、产业特色、电商基础和物流现状进行全面摸底;健全组织机构,成立XX县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发《XX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20年9月)。

完成XX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人员培训、县域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农特产品品牌培育及质量保障体系、农产品线上线下电子商务供应和营销服务、农村电子商务金融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规划和宣传项目建设等八大工程,健全全县电商应用服务网点、物流配送网点和培训体系,提升全县电商整体水平。

(三)验收及总结阶段(2020年10月—12月)。

组织县内相关部门专家对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绩效考核,积极开展自查总结,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验收。

全面总结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经验,构建我县电商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