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示范修订版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示范修订版
总结推广 (8)
总结典型经验与做法,并 进行宣传推广 (8 )
2.按要求上报典型案例,且被纳入《电子商务进农 村典型案例汇编》(2);发展模式、典型经验或 做法被中央主流媒体报道,或被商务部、财政部两 部门在全国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或被商务 部、财政部在政府网上发布(2)
编》的证明材料;发展模式、典型经验或做法被中 央主流媒体报道的文章、视频等证明材料;或发展 模式、 典型经验或做法在两部委作全国经验交流会 上发言的证明材料 (包括会议手册或发言稿或现场 照片) ;或发展模式、典型经验或做法被两部委网 站发布的网址及截图 定期组织示范县展开交流的工作文件、 推广宣传活 动纪要及照片、截图等证明材料 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工作文件
评价材料
现场检查
所有县级电商仓储点清单,包含名称、地 照片、场地租赁合同、物流服务设施建设 或购买记录等证明材料;物流快递企业列 表及相关证照复印件、企业负责人联系方 式、实际办公地址、办公场地照片,标注 是否由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2016 年全年的 物流配送相关记录文件(每个乡镇及每个 行政村标注至少 1 条配送记录,配送记录 中应包括配送时间信息) 县、 乡镇、 村三级统物流整合的说明材料, 物流配送记录以及整合前后的物流价格 与主流电商平台价格的比较情况证明材 料 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物流企业的账面明细 (包含企业名称) 抽查行政村 网点(物流 配送记录)
评价材料
本省电子商务年度或季度交易额增长情况证明材 料(须有统计部门确认的数据,并注明出处)
本省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情况证明材料; 本省电商服 务体系网络覆盖情况说明材料
工作绩 效(20)
年度或季度农副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网络 销售额增长情况及统计依据 根据示范县评价结果计算(评价组准备)
电子商务进农村申请项目时的原版实施方案 (如有 变更,提供变更后的实施方案及变更说明)
一票否 决项
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重大问题 3.项目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质量事故, 或者造成重 大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 4.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总体进度不足 40% 5.弄虚作假 项目是否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质量事故, 或者造 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的相关说明材料 项目建设进度说明材料, 包括项目任务清单和已完 成内容清单等
评价内容
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 30%以上(5) 东中部省份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和服务体系 网络覆盖全省 60%以上的乡村;西部省份的农村电 商物流配送网络和服务体系网络覆盖全省 40%以上 的乡村(其中:西藏自治区覆盖到县,青海省覆盖 到乡镇)(5) 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 35%以上(5) 20%及以上的示范县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5),20% 及以上的示范县绩效评价结果为较差(-10)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直接评为较差: 1.违反工作文件规定,擅自更改实施方案、扩大实 施范围、增加或改变示范内容 2.在审计、稽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中发现项目质量、
评价材料
向市县进行宣传的文件、会议记录等相关材料;市 推荐、省选县或省直接选县的推荐文件、会议纪要 等工作过程文件 示范县竞争性选择办法或方案或打分标准等文件 示范县选择工作公开答辩的现场照片、会议纪要、 专家打分记录表等竞争性选择过程证明材料 工作通知、 工作方案等工作文件下发或公开的通知 及网站地址、截图;示范县名单公示的通知及网站 地址、截图 拨付资金方面的文件, 以及省接收与拨付资金的帐 目、凭证等资料 细化工作目标、任务、财政资金的支持方向、标准 及验收要求等文件 省级部门对示范县工作监督检查机制的配套工作 文件; 对示范县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现场 检查与指导的文件、函件、会议纪要、实地检查记 录、检查报告等证明材料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示范省(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基础分 100 分,加分项 7 分
一级指 标 二级指标
工作发动 (5)
指标解释
充分调动所辖县的积极性 (5 ) 对示范县的选择是否采用 竞争性选择方式 (10) 选择示范县的工作过程是 否公开透明(5) 资金到位(2)
评价内容
将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向所辖县进行宣传, 采取省 直接选择县或者市推荐省选县等方式(5) 1.制定竞争性选择办法或方案、 打分标准等选择示 范县(5) 2.办法或方案是否按照规定要求执行, 如是否通过 专家评审、公开答辩等方式确定示范县(5) 工作通知、工作方案等工作文件是否公开(3), 示范县名单是否进行了公示(2) 到位率,是否足额到位(1);到位时效,是否按 规定的时间内拨付到位(1) 制定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细化财政资金支持方 向、标准、验收等要求(10),未按照上述要求制 定工作文件、完善资金与项目管理制度(-10) 建立对示范县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机制(5),定 期对示范县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现场检 查与指导,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5)
金融、土地、收费等相关支持政策文件;省级财政 扶持资金预决算文件;相关资金拨付凭证;评选省 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文件、 名单等相关证明材 料
一级指 标
二级指标
电商促进 (5) 农村电商物 流配送和服 务网络建设 (5) 农村产品网 络销售促进 (5) 示范县绩效 (5)
指标解释
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情况 (5 ) 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和服务 网络乡村覆盖率 (5 ) 农副产品、民俗产品、乡 村旅游等网络销售增长情 况(5) 辖区内示范县整体工作情 况(5)
3.组织示范县开展定期交流、推广成功经验(2) 1.出台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工作文件(5) 2.出台金融、土地、收费等相关支持政策(5), 促进政策 (10) 出台本省份农村电商扶持 政策 (10) 东中部省级财政扶持资金不少于 2000 万元,西部 省级财政扶持资金不少于 1000 万元(+5);东中 部省级财政扶持资金 1000-2000 万元,西部省级财 政扶持资金 500-1000 万元(+3);评选省级电子 商务进农村示范县(+2)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示范县(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基础分 100 分,加分项 7 分 一级指 标 二级指 标 指标解释
评价内容
具备促进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1.具有农村电商服务企业和电商企业至少 1 家,且对村 面向农村地区提供网 络购销、仓储配送、在 线支付、金融等电子商 务全链条服务的电商 级网点提供网络代购、仓储配送、在线支付等基础服务 (2);为农村产品网络销售提供增值服务,提供以农业 生产技术指导为核心的农资电商服务(2);为农民、农 业合作社、涉农企业提供生产经营贷款等金融服务(2); 转型升级(+2) 示范县行政村清单(本县行政区划文件用 农村电 子商务 内生发 展能力 培养 (45)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 点建设情况(6) 2.电子商务网点负责人的业务操作熟练程度(3) 农村电 商服务 业培育 (12) 1.东中部县电子商务网点行政村覆盖率在 60% (含) 以上; 西部县电子商务网点行政村覆盖率在 50%(含)以上,且 月代购金额达到 2000 元以上(3) 于证明本地行政村数量) ;本县具备电子 商务网点的行政村的数量证明材料(包括 该网点的联系人、地址、所在行政村、电 话) (以“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 系统”填报的名录和交易情况为主要评价 材料) ;农村电子商务网点视频(至少提 供已有网点的 50%比例) 现场检查村 级服务网点 的交易记录 和负责人的 业务操作主 熟练程度, 示范县推荐 1-2 个点, 随 3. 县域公共服务中心要加强对村级服务网点布局的整体 规划,同一行政村(含乡、镇),中央财政支持网点不 超过 1 家(-5);避免重复建设,已有企业网点在运行 的,中央财政应谨慎支持 机抽查 3-5 个点 抽查农村电 商服务企业 和电商企业
及物流服务设施, 物流快递企业的乡镇覆盖率达到 100%, 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以及现场
农村电 商物流 体系建 设(10) 2.从县级物流仓储中心到村级网点 3 天内完成配送 (3 ) , 从县级物流仓储中心到村级网点 3-7 天完成配送(2) 3.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实现县、乡镇、村三级统一配送 体系,降低物流成本,解决“最初一公里”物流瓶颈问 题,上行物流快递价格低于或与主流电商平台的价格持 平(4) 4.同一条物流线路,中央财政支持物流企业不超过 1 家 (-5 );避免重复建设,已有社会物流企业在运行的, 中央财政应谨慎支持 积极探索农村产品网络销售,并在商业模式、网络销售 额、促农增收等方面形成初步成果 1. 对辖区内农村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包括生产面积 或产量、上市时间、质量和技术水平、传统销售渠道及 比例、自主品牌拥有情况、农产品电商企业)进行了全 面摸底, 形成基本情况档案或报告等(3 ),并根据摸底 情况制定合理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促进措施(2)
项目决 策(20)
竞争性 (10)
公开透明 (5)
管理制度 (12) 制定资金与项目管理制度 (10) 事中事 后管理 (60) 工作机制与执行情况 (10)
指导监督 检查 (30)
政务公开 (10)
1. 省级主管部门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立综合示范工 作政务公开专栏(3);示范县在自身门户网站设 立综合示范工作政务公开专栏(2) 政务公开专栏网址和截图等
农村产 品网络 销售促 进(10)
特色产品网络销售,提供品牌注册、品牌培育、分拣、 包装、检测、网络营销策划、网站托管等增值服务(5)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应用的证 3. 在农产品网络销售过程中,应用农产品生产、流通标 准,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标准化问题(+1) 明材料(产品相关照片、政府相关文件 等) ;本地制定或建议的农产品流通标准 相关政府文件
检查农产品 4.建立符合农产品网络销售上行的冷链体系(+1) 流通冷链服 务企业 5. 建设农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及相应农产品溯源系统 (+1) 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农村电商培训和人才培养机制 1. 定期开展农村电商公共宣传,针对政府、企业、农民 等提供基础普及性的公开、免费培训,同时在网上开展 电商基础普及性免费培训(3) 培训与 人才培 养(10) 组织政府、企业、农民 2. 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培训机制,针对有电商创业需求的 培训通知(要有收费标准、培训范围等信 息) 、培训课件、现场照片、培训网址、 随机电话抽 查培训对象 检查农产品 追溯服务企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