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翔公开课的启示

程翔公开课的启示

观程翔课《将进酒》有感
程翔,作为“最年轻的老特级教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值得模仿却也难以模仿的高中语文公开课。

他通过对李白的诗作《将进酒》的讲解让我们真正领略了语文课“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精彩。

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一、传统关注与现代理念的完美结合。

传统语文学习中,定位于“教书匠”老师主宰了整个语文课堂,机械的将教参的知识“填鸭式”的输给学生,僵化的教学模式,突兀的作者介绍,笼统的字词辨义,肢解的课文分析,这些都使语文陷入了”有效教学”的困境。

但我们也应看到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对基础知识的关注和对教师基本功的重视。

在程翔老师的这节课中,他引导学生通过对题目《将进酒》的多音字“将”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还”古今读音的区别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字词教学的重视和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意图。

而且他动情的朗读,简洁的板书,形象富有逻辑的语言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这点看,他并没有放弃对传统教学的关注。

但是他的课却一点不僵硬,反而处处体现了语文教学新理念的生动之处。

我们知道新程标准关于阅读作了新表述,他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整堂课程翔老师循循善诱,重点点播并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既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真正在阅读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技巧和人文底蕴的相辅相成
我们可以看出整堂课程翔老师并没有借助于多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来生成一个多彩的声画世界来给你直观的感受。

可在这简单中我们还是感受到了李白的悲欢醉狂,其实这主要来源于他对课程的巧妙安排和对教学技巧的灵活应用。

他首先让学生把握住了李白诗豪放、浪漫的特点。

然后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思想。

以作者悲-欢-醉-狂感情发展阶段为主线,合理的插入背景介绍。

巧妙实在的问题设计充分发挥了其联系推动作用。

像“李白在什么情景下写这首诗?”“高堂明镜悲白发”‘悲’的是什么?“人生得意须尽欢”‘欢’是发自内心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隐含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钟鼓馔玉”“古来圣贤”都不如“饮者”的追求?每一个问题都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环环相扣,不可替代。

所以很值得我们模仿。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巧妙于无形的设计不是简单习得的,而是老师深厚的教学能力和人文底蕴的淋漓展现。

正是程翔老师多年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使他具有了较高的教育教学素质,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这才使他的语文课严谨却不乏灵活,稳重内敛而又自由生动,随性的“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我们若没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做支撑,只是简单的机械模仿,那就只会陷入邯郸学步的境地,落得个东施效颦的丑态。

三、真诚平和与儒雅气质的魅力感染
语文课最大的的性质特点就是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阅读、写作的技能和运用语文工具生活的能力,而且它还担负着塑造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和情操、审美判断的责任。

老师的人文素养无疑对语文课人文性的解读和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就是:课堂上,老师让一个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来朗读课文,那个学生推荐了声音洪亮的班长,如果一般的老师可能就让班长读了,甚至直接会点一个举手
的或是朗读好的同学。

而程翔老师却是问他为什么不推荐自己。

在学生说了自己胆小的原因后,更是给予了鼓励。

“班长经常做演讲,胆够大了,太大了就坏事啦,就因为你胆小才要练一练,是吧?你说你推荐谁?”真诚朴实的话语,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学生战胜了怯弱,树立起信心诵读了起来。

我想,他的这话中包含了对班长适当藏锋芒的预警,和这个同学树立勇气自信的期望。

这一小小的举动可能影响的就是两个同学的以后的发展。

这应该才正是教育的旨归,通过语文的学习学会做人。

这虽然只是一堂语文课,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程翔老师是在用生命去讲演,他儒雅的气质与李白的豪放浪漫融为一体,或者说在这堂课中他已经把自己变成了李白,让所有人感受到了那份醉意,那份疏狂,那份酣畅淋漓的美感。

有志于做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的我们,肯定要学习他那巧妙地教学艺术,更不可忽视的是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

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提高中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