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

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

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我们也看到,职高生毕业生总体质量不高,社会竞争力不强,在校生中存在厌学现象,教育管理比较困难等等诸类问题,本文试图从职高生来源、特点等入手展开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寻求如何培养职高生成长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职高生现状分析培养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已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职业技术学校。

各类学校对教学设施,实验设备以及实习场所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投入。

使职业高中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实施高职考后,打开了职高生升大学的大门,给职业高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毕业生的总体质量不高,社会竞争力不强。

在校的职高生中厌学混日子的学生多,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多,学生管理困难,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可谓费尽心机,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在当前职高规模已获长足发展时,怎样对职高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真正将其培养成为一个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是迫切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对此,我们必须对职业教育的主体——职高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孙子曰“知已
知彼,百战不贻”,只有我们对职高生的现状作充分的分析和了解,有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职高生来源、特点及其分析
职业教育是远在普通教育之后发展起来的。

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影响,绝大多数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成龙的唯一途径是读普高升大学。

于是就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奇观。

显然进入普通高中成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首选。

于是,考不上普高的初中生才读职高是不争的事实。

应该说职高生的主流是好的。

他们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心灵纯洁,思想上进,可塑性强。

但职高生的结构较之普高、中专要复杂得多,学生起点参差不齐,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并有生源素质逐年下降趋势。

职高生从生源上看,其普遍的一个特点,正如不少教师所说的一个字“差”。

的确,职高生学习成绩差是客观现实,但是,并不能说这些职高生的智力和成绩一样差。

根据成绩推测智力的方法有一定的正确率,但这种方法,并不能保证结果的正确无误。

因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与学业成绩之间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且其相关系数不但与学科有关,还与年级有关。

随着年级的提高相关系数反而下降,因此,我们决不可因为这些学生成绩差,而将他们看“死”了,认为都是些笨孩子,“不可教也”。

同时,造成学生学业成绩差是多方面的,除了智力差异以外,下列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在成绩差异中起着不忽视的作用:(一)态度差异;(二)动机差异;(三)情绪特点差异;(四)意志特点差异。

就这些差异而言,职
高生和普高生差异很大。

在态度上,不少职高生表现为不愿意接受所要学的知识以及指导其学习的老师,即厌学;在学习动机上,表现为家长要他学,老师要他学,也就是说,缺少最能发挥学习效能的内部学习动机。

在学习上也就缺少内在推动力。

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未能考上普高,产生失落感,而丧失了学习动力;在情绪特点上,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波动大,有冲动行为,逆反心理表现明显。

在意志特点上,则表现为没有努力目标,有努力目标的,一遇困难就知难而退,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

而有些则表现为“三分钟热度”。

当然,造成这些学生成绩差的外部因素,还有社会的、家庭的以及学校的和教师的等诸多因素影响。

(一)、社会因素
社会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综合体。

中学生正处在“半成人”的尴尬时期,品德发展可塑性大,出现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和幼稚、知与不知错综复杂而又矛盾的动荡性。

黄色书刊、黄色录象、以色情为主的信息、爱情武打小说、电视、电影,还有摆阔气、讲排扬的“拜金主义”、寻衅闹事、打架斗殴的流氓无赖、抽牌算命、烧香拜佛的封建迷信等不健康的东西对缺乏免疫力的中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起负导向作用。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一般来说,父母不合,家庭崩溃(指父母离婚或因故死亡、出走),独生子女、计划外出生的孩子,双亲嗜好烟酒、麻将、经营“三室一厅”或靠非法手段致富的个体老板,父母长期外出经商、办厂,只顾自己赚钱,不顾
好子女教养的“守财奴”和学生不良思想品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三)、学校教师因素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当然包括所谓的差生。

那么差生在学校中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教育心理学家曾对优等生和差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过研究,发现差生在学校中其实很可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多次剥夺了差生的学习机会。

一是提的问题偏难,二是难被提问,三是好不容易被提问,又有被批评甚至冷嘲的可能。

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消极了,进而,学习上不懂的地方多起来了,最后,造成学生厌学。

因此,很大一部分差生是由于缺少教师的关爱而造成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进入职高的初中生,有不少是自知成绩不理想,在普高中,有可能跟不上,没法获得成就感的体验,正因为在初中得不到关注和厚爱,对进入职业高中有一定的期望,希望在职高中有所发展,获得成就的体验。

所以,对于职高学生,我们更应该充分了解他们,关心他们。

了解他们的特点,分析他们成绩差的原因,因材施教,为他们营造更多的成就机会,才能让他们走出成绩差、不愿学,不愿学,成绩更差的怪圈。

二、职高生的培养思路
综上所述,职高生在学习成绩、遵纪守法等方面表现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因于其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欠缺。

根据这一状况,觉得引导和培养职高生的发展与成长,应从以下几方面确定思路。

(一)、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信念,激发学生成功内驱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