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卫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卫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1.1卫生经济学:是研究卫生生产、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揭示其中的经济规律,优化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

1.2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①适应了中国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②有利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③有助于认识和把握卫生领域中的经济规律④
2.1卫生服务需求:是指卫生服务的消费者(患者)在一定时期、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两个基本条件:有购买愿望、有购买能力
2.2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的关系(先有需要后有需求)
Ⅰ没有认识到的需要(医学专家已判定,但自己位认识或察觉到)
Ⅱ认识到的需要(健康出现状况已经被患者认识或觉察,有需要,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就诊,放弃就医,没有形成需求)前两种潜在需求
Ⅲ需要=需求(消费者有购买愿望且有支付能力)
Ⅳ没有需要的需求(本来没有需要,医生诱导需求)过度需求
2.3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消费者信息缺乏、需求的被动性、卫生服务利用效益外在性、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2.4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⑴经济因素
卫生服务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卫生服务的价格、医疗保障水平、消费者偏好(质量偏好)
⑵人口学因素
人口数量、人口性别、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所处环境、人口文化层次、人口家庭结构
⑶科学技术因素⑷时间价值因素⑸供给因素⑹医疗保障制度
2.5 消费者均衡点
当消费者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在切点处,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最大,这个点称为消费者均衡点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每一元钱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
2.6、总效用(T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M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2.7 无差异曲线特点
①同一坐标平面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效用水平越低。

②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③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的。

3.1卫生服务供给
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两个条件:生产者有提供的意愿、生产者有能力提供
3.2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垄断性、及时性与即时性、准确性、专业性、连贯性
3.3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提供者动机、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和设备、设施条件、支付方式、卫生政策
4.1 卫生服务市场:是指卫生服务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由卫生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由三个相关市场组合:卫生服务要素市场、卫生服务市场、卫生筹资市场
4.2卫生服务市场的分类
①按卫生产业职能分为:卫生防疫服务市场、预防保健服务市场、医疗康复服务市场、医教科研服务市场
②按地域分为:农村卫生服务市场、城市卫生服务市场
③按卫生消费层次分为:必需基本卫生服务市场、必需非基本卫生服务市场、特需卫生服务市场
4.3 卫生服务产品类型
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必需消费品、特需消费品(私人产品)
4.4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性
①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殊性②卫生服务市场经济主体的特殊性③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④存在垄断与诱导需求⑤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小⑥医疗需求与供给的不确定性⑦医疗服务市场价格不是经充分竞争形成的⑧提供者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4.5卫生服务市场失灵的表现
①卫生资源利用率不足②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不足③卫生事业发展结构性失衡④卫生服务市场公平性缺失
4.6卫生服务市场失灵的原因
⑴市场机制存在缺陷
市场机制存在自发性与盲目性、滞后性、微观利益性、解决宏观能力缺乏、缺乏公平性⑵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卫生产品的公共性导致市场供给不足、信息不对称不利于卫生服务的有效利用、垄断带来低效率和技术进步受限、效益外部性影响卫生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⑶中国卫生服务市场存在功能障碍
卫生服务市场发育不完善、存在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不适当现象
5.1卫生筹资:研究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卫生领域的资金筹集、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5.2中国卫生资金的筹集渠道
⑴政府筹资
优点:广覆盖、资源范围广、治理模式简单缺点:不稳定性、富人收益更大、卫生服务提供的潜在性失效、对政治压力的敏感性
⑵社会保险
优点:资金充裕、对政府预算依赖性不强、风险分担
缺点:将许多人群排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复杂而又昂贵的管理费、增长的成本、对慢性病和预防服务覆盖不足
⑶个人现金支付
优点:公立医疗机构可获取发展资金、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抑制了非必需的卫生服务需求、防止穷人陷入困境、顾虑人群需求更为有效的卫生服务、良好的心理导向作用
缺点:抑制了卫生服务需求、减少了政府财政预算、影响了公众健康、补偿贫困人群制度操作困难、公共预算可提高初级保健的分配效率、消费者的理性行为
⑷社会筹资
优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不排斥其他筹资方案的存在
缺点:面临可持续性问题、为贫困者获益水平有限、卫生服务提供的影响有限
5.3卫生支付方式分类
⑴①按支付对象供方支付(按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需方支付(起付线、封顶线、支付比例)
②按时间节点预付制、后付制
⑵常见的支付方式
按项目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分项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预付制、按绩效付费
6.1卫生总费用(TEH):是货币形式作为综合计量手段,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全社会用于卫生保健支出的资金总和
6.2卫生总费用核算(NHA),也称国民卫生账户,是指采用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以整个卫生系统为核算对象,建立卫生费用核算指标和核算框架,专门研究卫生系统的资金运动过程
7.1医疗服务成本:就是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7.2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缺乏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缺乏成本核算的方法学研究、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对象复杂、参考文献少、实际成本不等于合理的成本
8.1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由于疾病、失能、伤残、早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防治疾病而消耗的经济资源
包括: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疾病间接经济负担、无形经济负担
9.1卫生人力资源:是指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以延长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各类卫生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10.1卫生服务效用:是指人们对不同健康水
平和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
卫生服务效果:是指卫生服务方案实施后产生的健康结果的改善
卫生服务效益:是指对健康干预后所获得健康结果的货币测量,实质上是卫生服务效果的货币表现
10.2贴现:是指不同时间发生的投入和产出折算为同一时间的投入和产出的过程
贴现率:贴现使用的利率
10.3成本-效果分析(CEA):是指评价使用一定量的卫生资源(成本)后的个人健康产出的方法和过程
①成本相同,比较效果的大小②效果相同,比较成本的高低③成本和效果均不相同④预算不受约束
10.4成本-效益分析(CBA)
10.5卫生经济学评价:应用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相联系进行比较评价
10.6卫生经济学评价步骤:
明确待评价的方案、明确评价目的、各个方案投入的测量、每个方案产出的测量、投入产出分析定量评价、确定方案得出结论11.1药物经济学(PE)是在通用领域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医药领域的特殊性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11.2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12.1 卫生经济政策:是在特定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关于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地方公共政策之一,是规定卫生事业总体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关于卫生资源筹集、配置、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和规划的总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