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学设计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重力大小、方向。
2、教学难点:对重力概念、重力方向的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区别。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分组实验、实验数据分析、启发引
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本节内容教学,注重观察和实验形
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根据八年级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采用实验法。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第 1 章到第 7 章研究的都是常见的简单的物理现象,而从第 8 章到第 18 章研究的是物理现象中的力、热、电等内容。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在 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现象、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 律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 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特点是对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本章在知识和能力培养方面都是重点的一章。 本节课的主题:重力是八年级物理第章第二节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常 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 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本节课主要通过实 验探究,采用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和讲解法,使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 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等知识。 教材通过“苹果落地”和“抛出去的石块向地面下落”两个例子使学生认识重 力的存在.然后用实验研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方法是用弹簧测力 计测出质量成倍数关系的钩码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的大小跟 质量的比值,由此得出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并由此关系,得出重力的计算公式 . 关于重力的方向,教材说明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 就是重力的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种讲法比直接告诉学生重力 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更符合逻辑. 由于物体重心的位置跟形状、质量分布情况有关,教材关于重心的问题只做了 简单介绍. 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中的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正确理解地球上不同地方 的重力方向是不同的,都是指向地心。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比七年级学生有很大变化 和提高,但还不完善,由于定势思维及它们头脑中的原有观念、思维的片面性及凝 固性等不利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会认为重力就是人们所说的重量,也就是 质量,日常不科学的说法对学生产生了误导。他们不知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 力计测出,一点感性的认识都没有。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掌握压力和压强的有关知识,多 种物理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应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 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 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教材明确给出质量是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讨论,对
实验数据要展开讨论。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如何去主动,自觉地获取新知识、
探究新问题,获得新的技能、技巧。教学中用实验、归纳得出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
系,用实验判断重力的方向,启发学生画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的关系
的? 设计实验:你能设计实验证明
吗? 教师演示:(媒体展示图片或
借助课本)如图 8-18 所示,将小 球悬挂在该装置的横杆上,待小 球静止时观察细线的位置。将该 装置倾斜一个角度,观察小球静 止时细线的位置.
交流:该装置未倾斜时,重力 方向与横杆是什么关系?在倾斜 之后,重力方向与横杆还是这种 关系吗?想想,重力方向有什么 特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学生演示;其余 学生观察,思考.
创设一种 活动,引发思 考,激发学生 的探索欲望.
通过找施力
试 着 找 出 施 力 物 物体和学习信
体.
息快递建立重
学习“信息快递”. 力的概念力的方向 猜一猜:重力的方向是怎样
2/4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教学环节
新 课 引 入
1.重力的概 念
教师活动 师出示一小球,找一学生按下 列方式扔出,观察现象. 1.自由下落;2.竖直上抛;3. 平抛; 4.斜向上抛. 提问:这些现象有共同的特点 吗?这是为什么呢?----引入课 题. 1.重力的概念 师:上述活动中我们都很容易 找出受力物体,那么施力物体是 什么? 信息快递:这种由于地球的吸 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生活中常把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简称为物重;物体重力的大小可 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师:简介重垂线、水平仪。 思考:如何用这个重垂线和三角 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
猜测、设计实验.
观察演示实验,思 考交流问题. 了解重垂线、水平 仪. 思考、交流.
通过猜测、 设计实验、交 流、思考等活 动,使学生了 解重力的方 极其应用.
3.重力的 方向.
4.重力势 能
3.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
关系
想一想:
通过问题
(1).在生活中你能感觉到物体
设计引导学
的质量越大,其所受到的重力也 猜测.思考.讨论. 生 联 系 生 活
越大吗?
交流与评价.
经验进行猜
(2).请猜一猜.物体重力的大小
测.根据实验
与质量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目的和器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方向;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4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1)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2)尝试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科学猜想; (3)通过组织学生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 现象; (2)通过用重锤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己应用知识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