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光现象过关检测卷

第四章 光现象过关检测卷

第四章《光现象》过关检测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m/s,当光由真空进入到光的介质中时,光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3×108变小【解析】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真空中光速最大,约为3×108m/s;所以,当光由真空进入到光的介质中时,光的传播速度变小。

2.人坐在游船上,从水面上可以看到天空中的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游动的鱼,前者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后者属于光的 ________现象.【答案】反射;折射【解析】平面镜成像属于常见光的反射现象,而平静的水面可以看作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分析白云在水中飘动的现象;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反射改变的现象;根据光的折射现象进行分析鱼儿在水中游动.解:因为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白云在水中所成的像,因此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现象;看到水中的鱼儿在游动,是鱼儿反射的光线通过水和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看到鱼儿在水中游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答案为反射;折射.3.如图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高温的岩浆使冰盖___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导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减少,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答案】熔化反射【解析】火山喷发时,高温岩层放出热量,被冰盖吸收,冰吸热化成了水,由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过程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射向地面的射到了遮挡在地球上空的火山灰尘上,又向空中反射回去,导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减少,所以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4.同学们一定知道抗战时的“驼峰航线”吧!一名盟军记者写了一篇报道,其中有一句是“山下盟军坠毁的飞机残骸折射的太阳光在几千米的高空都能看见!”其中这句话有一个物理专业术语用法错误,请你写出此处正确的术语应该叫做;飞机坠毁的主要原因除日寇猛烈的炮火攻击外,还有就是高空中缺氧、大气压(选填“很高”、“很低”或“正常”),发电机不能正常运转.【答案】反射;很低【解析】“山下盟军坠毁的飞机残骸折射的太阳光在几千米的高空都能看见!”不是光的折射,而是光的反射现象;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高空中缺氧、大气压很低造成发电机不能正常运转.5.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高________m.【答案】2 1.70【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所以镜中的像与他相距2m;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且与物距是无关的,所以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高仍为1.70m.6.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此时入射角为________ 度,折射角________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增大入射角时,折射角_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30 小于增大【解析】[1][2][3]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由图可知入射角为30°,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现象中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7.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激光从地面发向月球,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总共用了2.5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________ .(近似认为光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108米)【答案】光速大于声速 3.75×108m【解析】发生雷电时,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光速比声速快的多,所以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速c=3×108m/s,时间是2.5s的一半距离s=3×108m/s×2.5s2=3.75×108m8.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次声波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km/s.【答案】340;等于;3×105【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3×105km/s.9.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证明太阳光是.光的三原色是、绿、蓝.如图,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现色光.【答案】七;复色光;红;蓝【解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2)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3)太阳光透过透明的物体后,只显示这种透明物体的颜色.解:(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上到下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3)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光,因此白屏上只呈现蓝色色光.故答案为:七;复色光;红;蓝.10.各种不同色光中,红、、蓝叫做色光三原色.光纤通信是利用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答案】绿;激光.【解析】红、绿、蓝叫做色光三原色,它们按不同比例组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光;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来回反射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故答案为绿;激光.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改变下列哪个因索时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A.孔的形状B.物体的大小C.物体到孔的距离D.像到孔的距离【答案】A【详解】在小孔成像现象中,像的形状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物体到孔、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像的大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A符合题意.12..把一支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筷子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图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答案】A【解析】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A点的像在A′点,如图所示:所以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水内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故选A.1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C.泰州冬天的最低气温为10℃D.苏科版九上物理课本重约为2.5N【答案】D【解析】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A错;台灯的功率约为40W,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A,故B错;泰州冬天的最低气温为-6°C ,故C错;苏科版九上物理课本质量约为0.25kg,重约为2.5N,故D正确;应选D.14.太阳、玻璃、电影银幕、烛焰、月亮中,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烛焰 B.太阳、电影银幕 C.太阳、玻璃 D.太阳、月亮【答案】A【解析】太阳、玻璃、电影银幕、烛焰、月亮中,太阳、烛焰可以自身发光,是光源;而玻璃、电影银幕、月亮均不能自身发光,不是光源。

15.小明面向南站在太阳光下,影子在他身体的左侧,这个时候是()A.下午 B.上午 C.正午时 D.夜晚【答案】A【解析】首先要理解影子的形成过程,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是影子.解:根据对影子形成过程的理解,可知影子在身体左侧,光源一定在身体右侧,人面向南方,左侧是东,右侧是西,由此推断太阳光在西边,当时是下午.故选A.16.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A.低一些 B.高一些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17.古人的诗词、成语和俗语中有很多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描述与物理知识不对应...的是( )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光的直线传播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折射C.镜中花,水中月———光的反射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答案】B【解析】A.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这是由于光是由直线传播的,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故A正确.B.对影成三人中的“影”一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一个是由于光的反射在杯子中形成的像,不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C. 镜中花,水中月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D.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挡住了人的视线,所以看不见了.故D正确.1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A.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就形成影子;手影就是利用手挡住光线而形成各种各样影子的图形的;符合题意;B. 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空气中发生折射,当从上面看水中的鱼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

因此有经验的渔夫在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C. 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会聚光线的能力,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是利用光的反射;不合题意;D. 光的色散是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19.“月有阴晴圆缺”这一自然规律从光的角度看是由于光的()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D.色散【答案】A【解析】月相反变化,是由光的直线直播形成的,当太阳、月亮、地球在不同的位置时,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被照亮的不同部分,根本是光的直线传播.选A.20.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C.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D.在估测大气压值时,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选用较大容积的注射器【答案】D【解析】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纸锥的锥角不同受到的阻力大小也不同;人眼能够看清物体,是因为物体有光线进入人眼,探究平面镜成像时,观察的是棋子,而不是平面镜;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光的热效应时,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从而使示数变化更加明显;用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测量大气压时,注射器容积越大,测力计变化越小,测量误差越大.A、锥角大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增大,方便时间的测量.此设计合理;B、物体成像要清晰,就必须让物体(棋子)有足够光线射向平面镜才能成像,所以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此设计合理;C、用温度计观察红外线的热效应时,把玻璃泡涂黑,是因为黑色吸热速度最快,可以使示数变化明显.此设计合理;D、大气压变化值不变,注射器容积越大,测力计变化越小.此设计不合理.故选D.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1.如图所示,SO是发光点S 发出的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作出准确的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__________)【答案】【解析】过入射点O做法线,从而确定了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左侧,并确定了入射角的大小.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2.如图,A、B为某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