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历史
10.博物馆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 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 “起初①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接下来 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后来 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最后
历史
④还趁机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达150万平方千米。”显然导游
历史 ( D )4.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
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 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 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 确认识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 C.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
历史
( B )5.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
以桐写道:(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晚清大臣刚毅记 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主剿义和团 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教民樊国果记载: “(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据此可知 A.历史叙述随时代变化而不同 B.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C.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 D.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
把史实的顺序弄错了,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C)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
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历史
( C )1.1902年2月,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 过:“我们在刚刚过去的‘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
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
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
历史 ( D )9.《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 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 “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上述材料表 明 A.中国已经完全成了美国的殖民地 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历史
( C )6.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 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开创了用条约形
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 ③列强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开始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④清政
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历史
( D )7.有一份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 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
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历史
( C )8.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 展趋势而言,反映的历史实质是 A.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D.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历史
( D )3.“我本来是决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 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阻拦他们,
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地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地闹,
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结合所学,可判断慈禧
所称的“他们”应该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
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所说的“暴乱”是指
A.虎门销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历史
( C )2.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
阻止了帝国主义
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
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
位。”“ ”处应填写
A.林则徐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