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ppt课件
发生医院感染。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9ippt
10
促发因素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
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严格地执行无菌 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2:医院规章制度不全,无健全的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住院部没 有入院卫生处置制度,致使感染源传播。 3:缺乏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不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系统地连续观察在医院的人群中医院感染发生的 频率和分布以及影响感染的有关因素,并根据监测过程中发 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其中,监测的常用指标包括: 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医院感染续发率、医院 感染漏报率
备注:图片来源说明
19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灭菌操作程序: 注意事项:
1 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9ippt
12
【客观因素】
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
如内窥镜、泌尿系导管、气管插管脏器移植
Hale Waihona Puke 使病原体容易侵入机体(1)使用抑制免疫剂等后,致使病人自身免疫
机能下降而成为易感者;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9ippt 9
【医院管理不当 】
1.探视制度不严 可由探视者带入污染食物、物品等而引起医院感染。 2.医院内隔离、消毒制度执行不严格 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接触 污染物后不洗手消毒而又去处理其他病人;食品、食具被污染未处理等都容易
备注:图片来源说明
3
【院内感染定义 】
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 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1、隔离患者
注意事项:
2 做好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全面提高认识
3 抓好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把好监控质量关 4 完善管理制度,要严格按法律法规、制度
院内感染教学
整体目录
1 3 2 3 4 5 3 6 3 7 3
定义
分类
特殊表现 发生的原因 促发因素 常见感染 预防与控制
【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也称医院感染。医院是病人密集
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从而 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 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 危害。
肺部感染
病毒性肝炎
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
3
第* 页
肺部感染
正文 . 第一章
LOGO
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 重影响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如 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 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 等病人中。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 中约占23.3%~42%。肺部感染对 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 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胁性大, 病死率可达30%-50%。
离不严,则易发生交叉感染。
7
【条件致病菌感染】
许多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由于病人抵抗力降低
,而造成自身感染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9ippt
8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化学药物 】
(2)应用多种抗生素或集中使用大量抗生素, 使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致使
器等侵入性诊治手段,不仅可把外界的微生
物导入体内,而且损伤了机体的防御屏障,:
病程延长,感染机会增多
(3)环境污染严重,如感染患者的病房,厕所 等, (4)由探视者或陪住人员把病原菌带入医院的 可能性增加。
13
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1.无明显指征用药 病人患一般伤风感冒,却使用抗生素治疗。 外科病房不经任何化验证明,常使用抗生素预防。 2.广谱抗生素局部应用,容易产生抗药菌株。 3.用药配伍不当
4.利用抗生素进行“心理”治疗或作试验诊断性应用等。
总之,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病人抵抗力降低,抗药菌株增加
,从而使医院感染增多。
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交叉感染
条件致病菌感染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 抗菌化学药物
医院管理不当
【交叉感染】
1.病人入院时正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入院 后发病,此时病人就是该病的传染来源。与其同 室居住的病人,就有被传染发病的可能. 2.不同传染病,收容在同一病区,如果消毒、隔
3.虽然一病室收容同一种传染病病人,但如 果感染的病原体型别不同,也会发生交叉感 染, 4.入院时误诊,也会发生交叉感染。 5.住院病人或医院工作人员是病原携带者, 可引起住院病人感染、甚而爆发。
/9ippt
4
第* 页
院内感染
1
分类
正文 . 第一章
LOGO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 全身各个器官、各个 部位都可能发生院内感染。
通常根据感染发生的部 位、病原体的来源和种类 等对院内感染进行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 可分为内源性 和外源性感染。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进行分类 可分为细 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 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
3
第* 页
病毒性肝炎
正文 . 第一章
LOGO
病毒性肝炎不仅在健康人中可以 传染,在病人中更易传染。无症 状感染者,经消化道传染,病人 排出带有病毒的粪便,未经消毒 处理,污染了水源或食物,人们 误食了未煮沸的水或未煮熟的食 物而被传染,即粪-口传染。还 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通过输 注血液制品,密切性接触而传染
3
第* 页
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
正文 . 第一章
LOGO
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皮肤或皮 下组织化脓、各种皮炎、褥疮感 染、腹内感染等。住院病人中凡 有气管插管、多次手术或延长手 术时间、留置导尿、应用化疗、 放疗、免疫抑制剂者,以及老年 病人,均应视为预防医院感染的 重点对象。
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监测 】